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实验名校昆明湖校区2023-20240学...

更新时间:2024-05-20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请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1.  下列估测比较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一张物理试卷纸的质量约为50g B . 教室课桌高度约为80cm C . 昆明四月份的最高气温可达到48℃ D . 台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1.8A
  • 2.  我国在信息、材料、能源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量子计算机中的电子器件都是由超导体制成的 B . “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 .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D . “华龙一号、核电站反应堆内的核反应是可控的核聚变
  • 3.  如图所示,将干冰置于试管中,试管中冒出大量“白气”,一段时间后试管外壁有白霜形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试管外壁的白霜就是干冰 B . “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C . 试管中干冰升华需要放出热量 D . “白气”是试管中的干冰升华形成的
  • 4.  随着智能家居大众化,很多家庭开始选择指纹门锁。当指纹核对成功开关闭合,电机转动带动锁芯打开门锁。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与指纹锁开锁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理现象,对其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的覆杯实验纸片不会落下,是因为纸片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B . 图乙中高温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出过程能量的转化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C . 图丙中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抽气过程中,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 D . 图丁中手摸静电球,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形成的
  • 6.  如图所示的四个运动情境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手用力握住撑杆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B .
    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可以跳得更远,这是利用惯性
    C .
    若滑冰运动员正在滑行时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运动将立即停止
    D .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不动时,举重运动员所受重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7.  对课本《机械能》这节中的四幅图进行了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①摆锤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 图②运动员起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C . 图③高处滚下的小球在C点动能达到最大值 D . 图④卫星在近地点动能最大,远地点势能最大,机械能守恒
  • 8.  利用图甲、乙、丙三个装置所进行的三个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三套装置中被加热物质的质量都要相同 B . 进行三个实验时被加热物质都必须加热相同的时间 C . 三套装置都用被加热物质升高的温度来体现热源放热的多少 D . 三个探究实验中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 9.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40N的拉力F将重为60N的物体竖直匀速提起,物体在10s内上升了2.5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滑轮的重力为20N B . 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400J C . 绳端拉力的功率为20W D . 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为60%
  • 10.  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 B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p>p C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p'>p' D .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F>F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 11. (2020·云南) 科技改变生活,大多数科技产品需要有半导体芯片的支持才能发展,目前领先全球的是5nm工艺芯片技术,5nm=m。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发光二极管,简称LED。电流由正极经过LED流向负极时,LED发光;反之,电流不能从负极流向正极,LED不发光,这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导电性。
  • 12.  英国物理学家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我们把功率的单位定义为他的名字。现在的高铁都是用的电动机驱动,乘客在高铁站台候车时一定不要越过警戒线,如图所示,否则高铁进站时,乘客易被“吸”向车身而造成伤害事故,这是因为空气的流速越大,压强越

  • 13.

    小阳设计一个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如图甲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天然气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天然气发生泄漏时,人们能闻到臭鸡蛋的气味,说明 。若天然气浓度增大,则电压表的示数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

  • 14.  制作傣味食物调料的柠檬夹如图甲所示,其工作原理如图乙。其中OA=4OB,当F2=8N时,F1N,它属于 杠杆(不计柠檬夹自重)。

  • 15. (2024九上·丰都县期末) 如图所示,“曲水流觞”是古代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将酒盏漂浮在清冽的溪水上随溪流动,会降低酒的温度,这是通过方式在改变酒的内能;酒盏里质量为100g的酒在漂流过程中,温度从30℃降低至25℃,会放出J的热量。【c=3.4×103J/(kg·℃)】

  • 16.  气凝胶身轻如烟,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还是很好的吸音材料,它可以在100Hz~6300Hz频段内高效吸音。气凝胶能承受超过1000℃的高温,一寸厚的气凝胶与20~30块普通玻璃的隔热能力相当。有一种“全碳”气凝胶,它比氦气还要轻,体积为10cm3时,质量仅为1.6mg;它对有机溶剂还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全碳”气凝胶能吸收其自身质量250倍左右的液体,最高的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还有一种“飞行石墨”气凝胶,是由多孔的碳管在纳米尺度下交织在一起的三维网状结构,它虽然极轻,但弹性却非常好,几乎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1. (1) 气凝胶身轻如烟,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它的很小;
    2. (2) 气凝胶 (选填“能”或“不能”)高效吸收次声波;
    3. (3) “飞行石墨”气凝胶看起来呈现色;
    4. (4) 下列实际应用中,不能用气凝胶实现的是____(填字母)。
      A . 建筑物的保温层 B . 治理被石油污染的沙滩和海水 C . 压路机滚筒填充材料 D . 降噪的隔音层板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图和解答,答题中需要用文字说明的应简明要。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4分,第20题8分,第21题4分,共24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图和解答,答题中需要文字说明的应简明扼要。
  • 19.  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把半径为3cm、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A用组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得其重力为N,他用手竖直向上轻轻托起小球,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
    2. (2) 他又将小球A缓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小球受浮力作用且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当小球顶部距水面7 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9N,如图乙所示,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
    3. (3) 为进.步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小明自制了薄壁实验箱,左右分别是柱形箱B和C,B箱下部有一圆孔与C箱相通,他将上下表面是橡皮膜的透明空心立方体M放在圆孔上紧密接触,并向B箱中加入适量的水使M浸没且沉在箱底,如图丙所示.现往C箱加水至与M下表面相平时,M下表面橡皮膜( 选填受到"或”不受”)水的压力作用,继续向C箱中加水至M上下表面橡皮膜形变程度相同时,则M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再向C箱中加一定量的水,M上下表面形变程度如图丁所示,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这就是浮力产生的真正原因.
    4. (4) 同组小斌同学根据第(2)小题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和第(3)小题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巧妙地计算出图乙中小球A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N ( 圆面积公式:S=πr2 ,取π=3)
  • 20.  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并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
    2. (2) 小华为了准确的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 (3) 某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恰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一规律。
    4. (4) 小夏借用物理老师的眼镜继续探究。他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像变模糊了;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后,又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则可判断物理老师的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 21.  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赵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实验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5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30Ω,电源电压恒为4.5V,最大阻值为30Ω的滑动变阻器。

    1. (1) 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端(选填“A”或“B”);
    2. (2) 小赵首先用5Ω电阻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片,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迅速满偏,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____;(填字母)
      A . 开关断路 B . 滑片接触不良 C . 电阻断路 D . 电流表短路
    3. (3) 排除故障后,小赵依次完成了5Ω、10Ω、15Ω和20Ω电阻的实验并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描点并连线,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其数值为 
    4. (4) 后续实验中,小赵接入30Ω的电阻时应将滑片向 端移动(选填“A”或“B”),但是发现无法完成实验,在不改变实验数据的前提下,他只需换用滑动变阻器 (填选项)就能继续完成实验;

      A.50Ω,0.5A B.50Ω,0.3A C.100Ω,0.3A

    5. (5) 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除了有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小赵得到的结论是:
  • 22.  电子秤使用方便,测量结果直接由数字显示且有清零的功能,例如在某电子秤上放上245g的柱形容器,电子秤显示为245g,按清零键后,显示变为零;随后在容器中倒入50g水,电子秤显示50g,物理兴趣小组用刻度尺、电子秤,改装密度计。

    1. (1) 改装如下:

      ①将柱形容器放在电子秤上清零,往容器内倒入适量水,读出电子秤示数m1

      ②用刻度尺测出柱形容器内水的深度h1做好标记;

      ③将柱形容器内水倒去,擦干,放到电子秤上清零,往其中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 ;

      ④测出 ;

      ⑤则待测液体的密度ρ=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和水的密度ρ表示)。

      根据这种关系可以在容器上标记对应密度,直接读出液体密度;

    2. (2) 兴趣小组用自己改装的密度计,测量酒精的密度,测得加入质量为m1的酒精深度为h , 若h1为5cm,则h cm。(ρ酒精=0.8×103 kg/m3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并代数值和单位计算,文字说明应简明扼要。
  • 23.  小淇家有一台“低温”、“中温”、“高温”三挡位的烤火炉,工作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已知 , 电压 , 烤火炉在低温挡工作时消耗电功率。求:

    1. (1) R1的电阻值;
    2. (2) 烤火炉在高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
    3. (3) 在用电高峰期,烤火炉在中温挡工作2min能使图乙中的电能表表盘转动80圈。这时烤火炉中温挡的实际功率。
  • 24. (2023·合肥模拟)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里盛满水,将一个底部粗糙的金属碗轻轻地放在容器中的水面上,水溢出一部分。将金属碗取出,水面下降了;再将金属碗沉入水中,静止在容器底部,液面又上升了已知水的密度为求:

    1. (1) 金属碗漂浮时的浮力;
    2. (2) 金属碗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3. (3) 金属碗静止在容器底部时,容器对金属碗的支持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