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4-05-20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顺德模拟)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指出,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这昭示青年(    )
    A . 独立思考,标新立异 B . 青春飞扬,自信自强 C . 行己有耻,闻过即改 D . 积极进取,漠视挫折
  • 2. (2016八上·津期中) 青春的烦恼和困惑,如果能及时得到调适,就会尽量减少,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焕发出青春的活力。面对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而产生的烦恼,我们可以(    )

    ①到图书馆翻阅资料,学习青春期知识,了解自己生理、心理的变化    ②把烦恼闷在心里,这样的事情也不好意思与其他人交流

    ③在学习之余,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④增强自制力,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3. (2023七下·吴兴期中) “义愤填膺”“漫卷诗书喜欲狂”“闻风丧胆”“感时花溅泪”,分别反映的基本情绪是(    )
    A . 喜、怒、哀、惧    B . 怒、喜、惧、哀 C . 悲、喜、怒、哀    D . 哀、喜、悲、惧
  • 4. (2022七下·虞城月考) 陈独秀说:“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下列有利于青少年开发创造力的是(    )
    A . 学校开设课后延时服务 B . 杜绝家庭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C . 关停辅导机构,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D . 每年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
  • 5. 假期因为忙于看电视,作业完成得不认真,遭到老师的批评。你的正确的感受是(     )

    A . 自卑感 B . 骄傲感 C . 恐惧感 D . 羞愧感
  • 6. (2020·郴州) 属于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变化的是(    )

    ①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②身体外形发生变化

    ③内部器官不断完善

    ④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7. “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红了/我的天灰了……你快乐于是我快乐”,这段歌词诠释( )
    A .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B .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C . 人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D . 学会合理宣泄成为情绪的主人
  • 8. 男生通常被认为是富有竞争性、富有冒险精神、自信以及决策果断的,而女生则应该是温文尔雅、感性、温柔和善于理解体谅他人的。这是因为受到( )
    A . 生理差异影响 B . 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C . 性别岐视影响 D . 思维方式差异影响
  • 9.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通常是指( )
    A . 情绪 B . 情怀 C . 情感 D . 爱情
  • 10. (2022七下·小榄镇期中) 下边漫画中人物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

    A . 改变认知评价 B . 转移注意 C . 合理宣泄 D . 放松训练
  • 11. 小安生日这天,收到了姐姐送给他的期盼已久的生日礼物,是一个篮球,他高兴万分。其中影响小安情绪的因素是( )
    A . 周围的舆论氛围 B . 对某件事情的预期 C . 个人的生理周期 D . 自然环境
  • 12. 爱默生说:“相信自己能,便会攻无不克。”如果没有自信,袁隆平就不会创造杂交水稻高产的世界奇迹:南仁东就不会创造出巨型天眼的世界奇迹:中国航天人就不会创造飞进太空的奇迹。自信如此重要,是因为( )

    ①自信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②自信使人有信心尝试与坚持

    ③自信需要我们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④自信使人激发潜能与活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 13.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诗句中能体现自信品质和精神的是( )
    A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D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14. 种子只有不断改变自己,才能冲破土壤,长成参天大树。如果种子不去改变自己,它就永远只是一颗种子,既不发芽,也不扎根,只能在黑暗的土壤里慢慢死去。这启示我们( )
    A . 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开拓进取 B . 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标新立异的生活 C . 要关注他人和社会,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D . 要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劳动影响世界
  • 15. “行己有耻,君子不器”是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训。下列关于“行止有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B . 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C .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能力 D . 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去做
  • 16. (2023七下·钦州月考)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会产生强烈的成人感,对成人的意见有抵触情绪,但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有所变化。这是青春期矛盾心理的表现。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

    ①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②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③是我们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

    ④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妨碍我们健康成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韩信受胯下之辱,后来成为大将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大败吴国;司马迁受到酷刑,写成《史记》……这启示我们( )

    ①体验负面情感比创造正面情感更有价值

    ②某些负面情感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③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④体验负面情感能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8. 下列是几位同学对“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欣悦:情绪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②子琪:情绪是稳定的,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③佳怡: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感是相对稳定的

    ④浩然:情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9.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与如图所示关系一致的是( )

    A . 贫乏与充盈 B . 情绪与情感 C . 敬畏与情感 D . 自信与自强
  • 20. 下表是某校七年级兴趣小组的研究报告(节选)。分析表格内容,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

    研究主题:人的情绪与记忆的关系

    记忆内容

    情绪状态

    遗忘比重

    20个关键信息

    情绪良好

    1/20

    情绪低落

    1/4

    A . 一个人的情绪决定着他的智力水平 B . 人处于不同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C . 情绪的影响很大,要避免产生情绪 D . 不同的情绪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21. 简答题。

    针对某些同学乱扔垃圾、逃脱值日等情况,某校七年级(1)班召开以“行己有耻、止于至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以提醒同学们不要乱扔垃圾、当好值日生。但是有同学却说:“我能做到'行己有耻”,绝不乱扔垃圾、当好值日生,但是'止于至善'是一种不能至的最高境界,反正也达不到,就算了吧。”

    你认为该同学说的““止于至善”是一种不能至的最高境界,反正也达不到,就算了吧。”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名养路工人在当选为“公路卫士”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大家都以为我是个快乐的人,其实我活得很累,很多快乐是假装的。儿子落榜时,如果我不乐观,他会更难过;妻子住院半年,我忙前忙后,每天都很累,但我还是将笑容挂在脸上,就是怕她失去信心;父亲去世,我的内心一度空荡荡的,但人死不能复生,①我只能迅速调整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去,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②当一个人时,我会大哭一场,哭完后,在家人、朋友面前,我又是一个快乐的我。③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垮掉,也不敢垮掉。我假装快乐那也是一种快乐!笑是免费的,它伴随我渡过许多难关……”

    1. (1) 结合材料中画线的关键信息,说说这名养路工人用了哪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关键信息

      方法

    2. (2) 用情绪表达的相关知识说明养路工人“假装快乐”的原因。
    3. (3) 学以致用,养路工人朴实的语言对我们调节情绪有什么启示?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刘迪波作为志愿者,一对一陪同夏季奥林匹克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弗朗西斯科·里奇·比蒂。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刘迪波向外国友人传递出了中国青年的友善、团结与自信,讲述了一个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交相辉映的故事,还有沿途景点背后的中国成就:中华民族园背后的民族大团结、首钢园背后的工业遗产涅槃重生、京密引水渠背后的供水工程、延庆场馆的生态保护……他把旅途变成了妙趣横生的“中国文化小课堂”。他与里奇·比蒂先生结下的深厚友谊得到了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赞许,在国际奥委会举办的答谢招待会上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亲自授予奥林匹克徽章。

    1. (1) 在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刘迪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哪些美好情感?
    2. (2) 请运用“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的相关知识,谈谈刘迪波向外国友人讲述中国故事的意义。
    3. (3) 作为青少年,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