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按照课本中书写提示,书写下边晓年的文章《青山处处埋忠骨》片段,要求行款准确,书写工整美观。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中南海,毛主席的卧室。

    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

  •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带(běng)    持(jīn) B . 跄(liàng)    徘(huái) C . 绔(wán)    涟(qī) D . 壳(bàng)    旎(yī)
  •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抓耳挠腮    美妙绝轮 B . 晶莹澄澈    碧波万倾 C . 无边无垠    恍然大悟 D . 巍峨雄奇    谋材害命
  • 4. 下列带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荷香四(充满)        每逢佳节思亲(倍加更加) B . 能书画(擅长)        忽作玻璃碎地声(一种玉石) C . 喜不自(承受)        草满池塘水满(池塘的岸) D . 齿排班(牙齿)        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子女儿)
  • 5. 下面诗句与其他三句主题不同的是( )
    A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6. 下列选项中对于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榜文——告示    郎中——医生 B . 印信——印章    客舍——旅馆 C . 墨客——顾客    货郎——商贩 D . 大虫——老虎    箸子——筷子
  • 7. 下列句子中,哪一句加点成语用得不恰当( )
    A . 虽然课本剧表演难度大,但我们小组的同学心不在焉,乐此不疲 B . 妈妈一针见血地指出:常常上网玩游戏,看动画片,不喜欢阅读,学习成绩就不会提高。 C . 在革命战争年代,伟人们的雄才大略、神机妙算令人叹服,而其折射的智慧之光,至今仍熠熠生辉 D . 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我不禁肃然起敬
  • 8.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 )
    A . 动作描写 B . 心理描写 C . 神态描写 D . 外貌描写
  • 9. 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
    A . 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庄,这三个故事选自《西游记》。 B . 煮酒论英雄、智取生辰纲、火烧赤壁,这三个故事选自《三国演义》。 C . 结社赋诗、葬花吟诗、醉卧芍药丛,这三个片段选自《红楼梦》。 D . 倒拔杨柳、千里走单骑、醉打蒋门神,这三个故事选自《水浒传》。
  • 10. 下面哪种景色在家乡应城是看不到的( )
    A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11. 下面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军神》一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B . 《红楼春趣》和林庚的《风筝》都谈到放风筝就是放晦气一说,可见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C . 《从军行》这首诗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之涣的名作,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D . 《梅花魂》一文通过赞美梅花来赞美像梅花一样的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 12. 日积月累
    1. (1) 古诗中有“柳”,“柳”谐音“留”,《凉州词》中,“杨柳”指的是《折杨柳》曲,寓意别情,所以诗人写道:“。”
    2. (2) 古诗中有“河”有“江”有“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句:“”寄托了对朋友的深情;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诗句:“”写出了诗人对河山失守的愤懑。
    3. (3) 古诗中儿童是那样的天真可爱,“”写出了儿童学种瓜时的情景:“”描写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笛的情景。
  • 13. 综合实践性学习。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福文化”是中国的民俗文化,想要进一步了解“福文化”,我们可以搜集与之有关的资料。下列搜集资料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等地方查阅书籍。查找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书的类别找。 B . 在网上查找资料。查找的时候,我们要输入恰当的关键词。 C . 我们可以自己编写一些有关“福”的故事。
  • 14. “福”字巧探究。“福”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幸福,福气(跟“祸”相对);B.旧时妇女行“万福礼”:请选出下列句子中“福”字的意思。
    1. (1) 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前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2. (2) 中国共产党员以为人民造福为己任。
    3. (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15. “福”字一般出现在我国传统节日中(A.春节B.中秋C.重阳),下面图片中的“福”字采用我国传统工艺(A.书法B.绘画C剪纸.)来制作的,其字体是(A.楷书B.草书C.行书)。

二、阅读与理解(28分)
  • 16. 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言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出来了,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著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1. (1) 读一读,猜猜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①“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联系上下文,我大致猜出这句话的意思是讲

      ②“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这句话中“我且肏攮一个。”结合生活经验,我觉得它的意思就是

    2. (2) “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为什么“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凤姐、鸳鸯同情刘姥姥,不忍心与大家一起笑刘姥姥。 B . 她俩是宴席的主持人,要沉着大方,才不会使宴会大乱。 C . 此事是她俩一手策划的,但要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 D . 在贾母面前不敢放肆大笑,以免失礼。
    3. (3) 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的笑?
    4. (4) 文中对刘姥姥进行了什么描写,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请写出你的理解。
  • 17. 课外阅读

    最后的时刻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 (1) 题目“最后的时刻”指
    2. (2) 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狱中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说明了敌人的
    4. (4) 在接到转移监狱的通知,其实也就是死亡通知后,江姐做了些什么?
    5. (5) 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句子,分别运用了描写和描写,塑造了江姐的光辉形象。
三、表达与交流
  • 18. 童年是值得纪念的,每个人的童年时光都是独一无二的,童年发生的事或是兴奋的,或是遗憾的,或是悲伤的,或是让你受益匪浅的。如果能回到童年的某一天,你想回到哪一天呢?那一天发生了什么让你难以忘怀的事情呢?请以《我想回到那一天》为题,把“那一天”的故事写具体,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