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

更新时间:2024-05-15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辈(xíng) 怅(wǎng) 士(shēn) 水(fú) B . (xǐng) 叨(xù) 撺(duo) 争(sòng) C . 子(měi) 旋(wò) 然(yǎn) 藻(yùn) D . 静(tián) 绊(jī) 烧(zhuó) 杂(chén)
  •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宽恕 相得益章 陨石 洗耳恭听 B . 愕然 无可质疑 寒噤 消声匿迹 C . 烦燥 天衣无缝 农谚 慷概淋漓 D . 祷告 迫不及待 翩然 一拍即合
  • 3.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 B . 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 , 让人十分钦佩。 C . 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让人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 D . 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 4. (2023九上·云梦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有专家认为,进入夏季的高温天气后,或许有助于降低甲型流感病毒的扩散速度。 B . 新能源产品产量增速快,今年4月,仅光伏电池产量的增长率就超过69.5%左右 C . 5月26日,中国乒乓球队混双组合轻松战胜对手,夺得2023年德班世乒赛冠军。 D . 能否构建数字医疗的新形态、新格局,对医疗事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5. (2019八上·龙岩月考)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 ④①③②⑤ B . ④③①②⑤    C . ④①②⑤③   D . ④②⑤③①
  •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7. 古诗文默写。
    1.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2. (2) 城阙辅三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3) 微君之躬,。(《诗经•式微》)
    4. (4) 窈窕淑女,
    5. (5) ,天涯若比邻。
    6. (6) 气蒸云梦泽, 。
    7. (7)  ,悠悠我心。
    8. (8) 一日不见, 。
  • 8. 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倡导低碳生活,共享美丽家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请写出一条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
    2. (2) 3班级准备本周五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倡导低碳生活 共享美丽家园”演讲比赛,班主任在公办楼遇到兰兰,于是让她告诉班长让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兰兰该怎样对班长说?
  • 9. 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 (1) 文段选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对小说主人公 的一段经典心理描写。
    2. (2) 仿照下面班长阅读这部名著后写的提要(他是从上面文段概括的),请你也用一句话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提要。(提示:可以根据全书核心内容去概括,也可以联系保尔的精神品质去概括。要求:字数相同,句式可不同。)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献身事业,保尔年华不虚度。
  • 10. 诗歌鉴赏: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埃。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 (1) 这首诗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 
    2. (2) 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 
      A . “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 . 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C . 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 . 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
  • 11. 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礕头山①。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②之音,惊川聒谷,漰渀③之势,状同洪河④。北流入阳水。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惠④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礕(pī)头山:和上文“阳水”,均在山东青州。②澎赑(pénɡ bì):瀑布形成的轰鸣声。③洪河:古多指黄河。④郭金、紫惠:人名。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清冽(     )

      日光下(     )

      出海岱(     )

      此水时有通塞耳(     )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心乐之 B . 石井水注之 C . 漰渀之势 D . 乃记之而去
    3.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弥日嬉娱,尤慰羁心。

    4. (4) 【甲】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表面上是写鱼,实则是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瀑布”这一景物的用意是?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 1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

    唐 淼

    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之间,1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

    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

    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

    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

    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

    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气温还高达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7.7℃。后来,温度降至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

    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气温为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温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

    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选自《北京日报》)

    1. (1)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

    3. (3) 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 1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陪父亲看戏

    苏正新

    ①一个春寒料峭的周末,我从城里回家乡的小镇,去看望住在我妹妹家的父亲。由于临时有事,启程晚了些,到了妹妹家已经要吃午饭了。

    ②吃完饭,在客厅里跟父亲喝茶聊天,一向爱聊天的父亲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我问他是否有事,他说没事。妹妹进来说,父亲要去看戏。

    ③原来,镇子里新开辟了一个农贸市场,请来县剧团以示庆贺,演的是老戏。父亲是个戏迷,早就打听着这一好消息。因为我刚回来,父亲觉着应该在家陪我聊聊,可是又惦记着看戏的事。

    ④一听看戏,我也来了兴致,因为许多年没在老家看戏了。不过,我对那些老掉牙的老戏倒不怎么感兴趣,目的是再重温一下在乡村看戏那种情景。于是,我提出跟父亲一块去看戏,父亲听了高兴得像个孩子,提起马扎就要走。

    ⑤戏台搭在露天市场上,从妹妹家到市场有三里多路。我要搀扶父亲,父亲却不肯,非要自己走不可,父亲一辈子就是这么个犟脾气。路窄,看戏的人多,说说笑笑,欢天喜地,我跟在父亲后边。年轻时如铁塔一般高大壮实的父亲,如今毕竟老了,腰背弯得非常厉害,人整个地缩了一大截。望着父亲那佝偻的背影,我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看戏的情形。

    ⑥那时,在农闲时节,镇上有时会请来剧团演出,一般是在晚上。我们村离镇子有五六里地。父亲没上过学,不识字,却十分喜欢看戏,尤其是老戏。他对戏中的那些人物和情节如数家珍,甚至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许多段戏文,高兴的时候还自个儿哼上几句。因此,一有演出,父亲就带上我徒步去镇子上看戏。戏台前面的好位置,早就让镇子上的人占去,我们大都是站在后边,远远地看戏台。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我一边吃着父亲买来的糖球之类的,一边洋洋得意地看戏。其实,那时我年龄小,根本看不懂那些装扮怪异、拖着长腔的老戏,只是爱跟着父亲来凑热闹。吃完了糖球,不多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父亲就把我驮在背上或抱在怀里。几乎每次散场,我都是由父亲背回家的。

    ⑦想着如烟的往事,看看年迈体衰的父亲,心中陡然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楚。

    ⑧人山人海,挨挨挤挤,我搀扶着父亲,终于寻到了一个靠近戏台的好位置。刚刚坐定,戏就开演了,演的是吕剧《王定宝借当》,这是父亲最爱看的老戏。父亲满面喜色,仰着头,着脸,不停地吧嗒着旱烟袋,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台,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父亲那十分投入忘情的样子,我在心里偷偷地直发笑。

    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是城里一位要好的同学打来的,催促我赶紧回去,说晚上去某宾馆参加同学聚会。我犹豫片刻,看看身旁陶醉于戏中的父亲,断然回绝了同学的邀约,说在老家陪父亲看戏。

    ⑩红日西沉,戏才演完。父亲饶有兴致,似乎意犹未尽,一路上唠唠叨叨,评说剧情和角色,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

    1. (1) 文章以“陪父亲看戏”为题,有什么好处?
    2. (2) 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3. (3) 作者说“陪着父亲看戏,我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请说说“我”幸福的原因有哪些。
    4. (4) 从全文来看,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 14. 阅读《社戏》节选,完成各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1. (1) 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双喜的形象特征。
    2. (2) 简要赏析选文第①小节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特色。 
    3. (3) 选出对选文的内容解读错误的一项( )
      A . 选文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主要内容的叙写的。 B . 第④小节“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里“八癞子”加上引号是表明特定称谓。 C . 选文中的六一公公是一位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老人,并不是真的“小气鬼”。 D . 选文主要是以小时候的鲁迅的视角来记录这些人和事,所以显得很真切。
四、表达与写作(共50分)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让我们看见了生命的绽放;

    一个蹒跚肥胖的的背影,让我们看见了动人的亲情;

    一次阅读名著的旅程,让我们看见了人生百态……

    在成长过程中,每一次对外部世界的“看见”,都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触动我们的心灵。

    请以“看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