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春季】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7 异域风...

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15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元主题阅读
  •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彩色的非洲

    彭仁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作为彩色之源的赤道骄阳,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好似透明的,蓝宝石。到了旱季,蓝天之上没有一丝云彩,浩瀚的天穹显得并不十分高远,蔚蓝的天和湛蓝的海,在地平线上交汇,你会觉得非洲的蓝天似乎离我们更近些。

    充沛的阳光和雨水,使得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无论是乡村、市郊还是城里,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盆里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为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 , 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 , 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到了开花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长河。人在街上走,就像置身于花海深处。还有一种叫作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维龙加国家公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有数不清的红羽鸟、各种颜色交织的五彩鸟,有美丽温顺的梅花鹿,更有非洲雄狮、河马、金钱豹和象群。也许你会说,这些动物在我国的动物园大都会看到。可是多达一万四千多种的非洲蝴蝶,只有在非洲才能大饱眼福。仅仅是被人称为蝴蝶王国的刚果,蝴蝶就有几千种。单单在一家宾馆我们就看到几百种蝴蝶。那些蝴蝶是经过防腐处理后制成的精美工艺品。其颜色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在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令你目不暇接,不住地发出赞叹。这还是凝固的色彩呢。你若到盛产蝴蝶的奥旺多省去,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蝴蝶世界,细细聆听这彩色小天使飞翔的轻微音韵,简直如同步入仙境。

    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非洲人的绘画——无论是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都是彩色的;非洲人的工艺品,无论是黑木雕、灰木雕,还是象牙雕,都是彩色的;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更是彩色的。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旁身穿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动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更深刻地领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妙不可言:

      大饱眼福:

    2. (2) “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这句话应该放在(    )
      A . 第二自然段开头 B . 第三自然段开头 C . 第四自然段开头 D . 第五自然段开头
    3. (3) 下列句子中,写出非洲动态美的是(多选)(    )
      A . 到了旱季,蓝天之上没有一丝云彩,浩瀚的天穹显得并不十分高远,蔚蓝的天和湛蓝的海,在地平线上交汇,你会觉得非洲的蓝天似乎离我们更近些。 B . 无论是乡村、市郊还是城里,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盆里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 C . 你若到盛产蝴蝶的刚果共和国奥旺多,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蝴蝶世界,细细聆听这彩色小天使飞翔的轻微音韵,简直如同步入仙境。 D . 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旁身穿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动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更深地领悟非洲彩色的美。
    4. (4) 本文采用结构,写出了非洲”“““(摘录文中四字词语)的特点。
    5. (5) 本文条理清晰,从四个方面描绘了彩色的非洲,请根据文意完成下图。

    6. (6) 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句子中描写花的颜色的词语有“”等,这些词语在句中的作用是

      ②“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兰树之花的颜色和

    7. (7) 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校园中花儿的特点。
  • 2. 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难于用语言来描绘的。

    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国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黯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 (1) 找出文章中心句。
    2. (2) 短文第3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叙述的。
      A . 时间变化 B . 空间变化 C . 地点变化
    3. (3) 短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    )。
      A . 小艇美 B . 天空蓝 C . 夜色美 D . 风光美
    4. (4) 填空题。

      ①威尼斯的三绝是

      ②作者在描写威尼斯夜色美时,写的三种植物是:

    5. (5) 读了短文后,你感受到威尼斯之夜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
  • 3. 阅读。

                                                                                                      我爱鄱阳湖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边,我太爱鄱阳湖了。

        鄱阳湖大得很,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如果说万里长江是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金飘带,那鄱阳湖就是镶在金飘带上的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无边无垠,好像和万里蓝天连接在一起。

        鄱阳湖更让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时,它像一面大镜子。要是一阵微风吹过,湖面上碧波荡漾,金光闪闪,叫人流连忘返。如果刮起大风,几百米水面白浪滔天,波涛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令人惊心动魄。

    鄱阳湖最叫人赞美的是它丰富的水产。这里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鲤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

        啊!鄱阳湖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爱鄱阳湖,爱它的美丽多姿,爱它的物产丰富。我为我们的鄱阳湖感到无比的自豪。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流连忘返:

      惊心动魄:

    2. (2) 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仔细读一读,再填空。

      把万里长江比作

      把鄱阳湖比喻为

      来比喻风平浪静时的鄱阳湖。

    3. (3) 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鄱阳湖有哪些特点。

  • 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田园诗般的荷兰乡村

    佚名

    小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牧场和小河湖泊。小屋两旁的花园显然没有经过特别的整理,随意长着稀疏的树木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在最大的一块地方,放了一个木质的.圆桌和四把椅子,大概是想让来这里的人享受一下这里的空气和安静。一条小小的溪流穿过石桥,叮叮咚咚地流着。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溪流给看上去有些荒凉和寂寞的花园增添了生机和趣味,让人感觉到了它的纯朴和自然。小屋后面是长满青草的小山坡,其间开着白色、黄色、红色的小野花,还有一片片开着紫色花朵的灌木丛,不远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里依稀还能看见小木屋,环境童话般幽静而雅致。

    站在小山坡上放眼望去,满眼的绿色。寂寂的田野,远远近近,层层叠叠,诗意盎然,清雅浪漫,接近一种童话般的单纯,一种田园牧歌的意象。眼前的景色完全成了文森特的一幅作品,我也成了画中人。

    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天空出奇的清朗,一轮又圆又大的满月挂在天空,水洗般清亮。我洗去一身浮尘,躺进软软的被窝里。我的灵魂舞蹈着,扇动轻盈的翅膀,在银蓝色的云彩上飞翔,去寻找《小意达的花儿》里鲜艳的郁金香、蓝色的风信子,还有小小的白色樱草花

    1. (1) 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小屋,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其中写得较详细的是
    2. (2) 文末省略号的作用有(多选) (    )
      A .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 . 表示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 C .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D . 表示静默或思考。
    3. (3) 作者在描写荷兰乡村风光时,采用了(    )的写作方法,让我们对荷兰乡村既有整体的了解,也有具体的认识。
      A . 总分结构 B . 分总结构 C . 点面结合
    4. (4) 如何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
  • 5. 阅读短文。

    密西西比河风光(节选)

    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②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③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槭树伸延到鹅掌楸,从鹅掌楸伸延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④丛林中无数的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⑤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1. (1) 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 (2) 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 (3) 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各有什么特点?

      东岸:

      西岸:

    4. (4) 请根据平时在自读批读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从选文中任选择一处做批注

      所选内容:

      批注:

  • 6. 课外阅读。

    荷兰散记

    细细长长的运河,清澈如镜,一道一道纵横去来。弯弯的拱桥,多情地把柔美的影子留在潋滟的波光里。干干净净的屋子傍河而立,一幢一幢小巧玲珑,好像是奶油做成的,可爱绝顶。微风过处,一架一架傲然挺立的风车,便自得其乐地大转特转。

    这里,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站在运河旁边,我心神(恍惚   侊惚)根本分不清眼前的一切究竟是真实的景致呢,还是我不小心掉进了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名画里。

    风车,可以说是荷兰最大的标志。荷兰地势低洼,大部分土地低于水平面,需要不断地排水,风车因此应运而生。根据粗略的统计,全荷兰大约有两千架风车。过去,风车除了用来排水外,还同时兼有榨油、锯木、灌(概   溉)、碾磨农作物等用途。时转势移,风车原本担任的这些工作,已经由其他更先进、更现代化的方法取代了,目前“仍操旧业”的风车,只有四五百架,其他的,已变成旅游业不可或缺的点(缀   掇)品了。

    春天的荷兰,着实美得令人心醉神迷。郁金香狂炽盛放,黑紫色的花心,被倒卵形的鲜花瓣小心翼翼地裹着;纤纤细细的花茎,托着风情万种的花瓣,为大地增添无限异彩。

    而披上冬装的荷兰,却又另有一番迷人的风姿。雪花落在运河旁边那一幢一幢色彩缤纷的小屋上,纵然是黑夜,却处处闪着晶亮的光芒,那种美丽,是安(恬   甜)而又宁静的。啊,美丽而令人心醉的荷兰!

    1. (1) 把短文中不恰当的字词划掉。
    2.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澈——               宁静——

    3. (3) 短文从几个方面展现了荷兰的美丽。
    4. (4) 找出文中描写郁金香的句子。
    5. (5) 荷兰最大的标志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目前它的大部分功用是什么?
    6. (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完文章后你的心情是否和作者一样呢?请简要地写出来。
  • 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仰望布达拉宫(节选)

    徐治平

    进入拉萨,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宫殿的剪影: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的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布达拉宫!”我在心中发出一声惊呼。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顶上。宫前是拉萨最宽阔、最漂亮的北京中路。站在铺着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仰望布达拉宫,只见一片青绿的草坪后面,横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围墙后面便是红山及其山顶上的雄伟宫殿。底部和东西两侧的宫墙为灰白色,称作“白宫”,正中顶部是褐红色,称作“红宫”。无论是白宫还是红宫,一排排窗口四周都涂了黑色,窗头那白色布帘在高原的劲风中波浪般猎猎飘动。白、红、黑三色的宫墙及窗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对比强烈,色彩鲜明。

    巍峨、雄伟、神圣、庄严,布达拉宫犹如伫立在世界屋脊上的一位长者、一位哲人。

    从红山西侧眺望,透过北京中路旁那三座白色佛塔金黄色的塔尖,看到的是布达拉宫的西侧,它屹立在巍巍山崖上,显得更为高峻、雄奇。

    绕到红山北麓的宗角禄康,在一个宽阔的人工湖北岸眺望布达拉宫,看到的是布达拉宫背后的宫墙,雄踞于陡峭的崖壁顶部。宫墙、峭壁、古柳的倒影一起映入湖里,使布达拉宫在雄伟中又增添了几分俏丽。

    倘若站在八廓街头中心大昭寺的金顶上放眼望去,又可看见布达拉宫雄伟的宫殿远远地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在拉萨,几乎随处都可以望见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 (1) 填空。

      ①布达拉宫的宫墙及窗户主要有三种颜色。

      ②作者先是透过看到布达拉宫的剪影,接着是站在仰望布达拉宫,后来又分别从几个不同角度眺望布达拉宫。

    2. (2) 布达拉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摘录文中有关词语回答。
    3. (3) 联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中“仰望”一词的理解。
    4. (4) “布达拉宫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 8. 我会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九龙壁

    闻名全国的艺术珍品九龙壁,是一座用琉璃瓦砌成的影壁。今天我游览了北海公园,亲眼见到了它。它那精美的造型使我赞叹不已。

    九龙壁,高 5 米,长 27 米,厚 1.2 米。在影壁的正反两面,用七色的琉璃砖分别镶嵌成九条巨龙。它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像是在腾云驾雾似的,要冲出影壁,飞向天空。你看,一条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它们瞪圆了双眼,怒目相视。黄龙叉开四爪,伸出了锐利的尖钩;那条紫龙也不示弱,傲慢地摆动着尾巴,轻蔑地照着对方,仿佛在说 你有什么了不起 敢和我较量吗 

    这对巨龙正在挑战,那对巨龙已经开仗了。只见蓝、白两条龙,翻滚在汹涌澎湃的碧涛之上,穿梭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这一场恶斗,真是惊心动魄啊!

    再看其他几条龙,也各有特色。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它们形态各异,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面对这刻画精致的九龙壁,我不禁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先,真是心灵手巧,独具匠心呀!九龙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 (1) 给第 2 自然段空白处填上标点。
    2.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赞叹不已:

      妙不可言:

    3. (3) 用“‖”给短文分成三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4. (4) 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 9. 课外阅读。

    埃及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约137米,相当于50层楼高。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 (1) 短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埃及金字塔?
    2. (2) 分别找出短文中描写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
    3. (3) 短文第3自然段介绍胡夫金字塔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
      A . 打比方 B . 列数字 C . 作比较
    4. (4) 你是怎样理解“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句话的?
  • 10. 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海水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连成一片。一阵风吹过,郁金香在风中摇摆,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穿着裙子在跳舞,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色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

        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小可怜似的模样,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 (1) 短文中重点写的花是(   )。
      A . 郁金香 B . 风信子 C . 百合花 D . 薰衣草
    2. (2) “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的原因是(   )。
      A . 有环保意识 B . 天生爱土地 C . 土地来之不易 D . 世界上地势最低
    3. (3) 短文第二段画横线的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 比喻 B . 拟人 C . 夸张 D . 排比
    4. (4) 短文中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郁金香的(静态  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5. (5) 短文通过几方面描写了荷兰人最迷郁金香?请你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