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三模)地理试...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创建地域专属品牌,构建收购、 包装、定价、销售为一体的全链式管理体系,形成了以“供应链中心+线下实体店 +线上直播间”为发展模式的农产品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山区农产品“难被人知晓、难卖好价格”困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发展地域专属品牌的特色农业,有利于
      A . 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B .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C . 快速开拓异地市场 D . 减少广告宣传投入
    2. (2) 供应链中心的作用是
      A . 确保农产品高产稳产 B . 抬高商品销售价格 C . 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 D . 保障商品品质稳定
    3. (3) 为了保障农产品顺利外销,目前该县相关企业首要任务是
      A . 积极接洽物流配送企业 B . 积极研发网络销售平台 C .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D . 大力兴建道路交通设施
  • 2. 位于粤东北的林寨四角楼是典型的客家围屋 (见图1)。建造过程中先用石块砌 筑起墙基,接着用掺以小石子和糯米汁的生土夯筑而成,并在建筑的四个角加建高出房屋一至二层的瞭望阁楼。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建筑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 . 光照充足,草场广布 B . 降水丰沛,土质黏重 C .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 . 河流宽阔,流速缓慢
    2. (2) 林寨四角楼最佳选址是
      A . 朝东陡坡 B . 朝西陡坡 C . 朝北缓坡 D . 朝南缓坡
    3. (3) 客家围屋体现的地域文化主要是
      A . 重农轻商 B . 社会公平 C . 人地和谐 D . 御外凝内
  • 3. 干旱程度异常快速发展的现象称为突发性干旱。不同的植被因其特性对干旱的反应有所不同。黄土高原植被对突发性干旱反应迅速,而秦岭植被对突发性干旱反应则滞后1个月,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黄土高原最容易受到突发性干旱影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 林地 B . 草地 C . 建设用地 D . 未利用土地
    2. (2) 秦岭植被对突发性干旱反应滞后的原因是
      A . 大气降水多 B . 空气湿度大 C . 土壤湿度大 D . 蒸腾作用强
    3. (3) 当突发性干旱发生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加强水源管理调度 ②改种耐旱作物品种

      ③加强旱情监测预警 ④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为了满足用水需求,我国台湾省近年来陆续增设海水淡化厂。图示意台湾岛地形及海水淡化生产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台湾岛较长的河流大部分注入
      A . 东海 B . 南海 C . 黄海 D . 太平洋
    2. (2) 从自然环境条件考虑,下列各地中最依赖海水淡化厂的是
      A . 宜兰 B . 台东 C . 新竹 D . 澎湖
    3. (3) 海水淡化厂对附近海区的主要影响有
      A . 海水密度下降 B . 海水盐度上升 C . 海洋生物增多 D . 海水温度下降
  • 5. 底辟构造是一种地质现象,主要由地下较深处的高塑性岩石(如盐岩、石膏、黏土等)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向上拱起, .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奥奇克盐岩底辟构 造分布在新疆温宿县,当地存在多个深度达数百米、底部与地下河连通的竖直方向洞穴。完成下面小题。
    1. (1) 奥奇克盐岩底辟构造的演化过程是(   )

      ①盐岩沉积        ②盐岩背斜构造发育

      ③底辟构造发展        ④底辟刺穿扩张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①④③
    2. (2) 当地竖直方向洞穴的成因最可能是
      A . 岩浆侵入 B . 岩层断裂 C . 流水溶蚀 D . 人工开凿
  • 6. 山西省陶寺古观象台始建于公元前2100年,由13根沿圆弧分布的夯土柱 组成,柱间形成12 道竖缝。古人站在观测点以竖缝为参照,通过观测日出方位 来确定节气,安排农事。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 (见图),研究发现一年中的日出方位介于 I 缝和XI 缝之间呈有规律的移动。完成下面小题。

    1. (1) 每年10月上旬,冬小麦开始播种,可能观测到日出于
      A . I 缝 B . Ⅲ 缝 C . V 缝 D . VⅡ 缝
    2. (2) 某日日出于I 缝,该日日落时观测者的影子朝向
      A . 东北方向 B . 西北方向 C . 东南方向 D . 西南方向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strong><span>。</span></strong>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千年的流淌与沉淀,在入海口形成了中国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 河湿地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鱼类、鸟类在此栖息,盛产黄河口刀鱼、三疣梭子蟹等。表1为1919-2019年问黄河年均输沙量统计。

    年份

    1919-1959

    1960-1979

    1980-1999

    2000-2019

    输沙量(亿吨)

    16

    14.7

    7.9

    2.4

    1. (1) 依据表中资料,绘制柱状统计图 (要求标注图名及坐标的标题),并概括输沙量的变化特点。
    2. (2) 简述黄河湿地的存在对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橄榄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极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除鲜食外,橄榄还可以制成各种蜜饯、果汁、果酱、果酒等加工品。橄榄树多分布在低丘缓披上,闽江 中下游两岸是中国橄榄规模种植分布最北的区域。闽江水口水电站大坝建成后,橄榄种植区向库区上游方向扩展了约50千米。图4示意水口水电站周边区域。

    1. (1) 依据橄榄树生长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橄榄树的生长习性。(表述时要求体现“自然环境特征”与“生长习性”对应关系)。
    2. (2) 分析闽江中下游橄榄种植区的北坡在冬季较易遭受冻害威胁的原因。
    3. (3) 分析水口水电站建成后,橄榄种植区向库区上游方向扩展的原因。
    4. (4) 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当地橄榄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山前发育有大面积古湖相(湖泊环境)沉积。研究表明,该区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较为剧烈的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图示意古湖区某地层剖面沉积序列,其中ka 表示“千年”。

    1. (1) 判断该古湖最近一次销失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
    2. (2) 分别从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古湖最近一次消失的原因。
    3. (3) 指出距今130~54ka 期间古湖流域降水量变化的显著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