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八下·丰顺月考) “我国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制定的,反映了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这句话体现了(  )
    A . 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B . 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 C .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D . 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国家的武装力量是国家的根本力量,它的任务有(   )

    ①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②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③领导立法,严格执法,带头守法
    ④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在我国,冠以“人民”称号的建筑、单位随处可见,比如: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我国的军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等等。这归根到底源于(   )
    A . 国家的根本任务 B . 宪法的地位 C .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D . 党的最高理想
  • 4. 作为中国公民,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国家。下列内容正确的有(   )

    ①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②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③人民法院是我国的行政机关
    ④人民政府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出示了某部法律的两个相关词条(如下所示)。据此判断这部法律是(   )

    词条一:规定了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词条二:其他法律不得与它的原则相违背。

    A . 国旗法 B . 国歌法 C . 爱国主义教育法 D . 宪法
  • 6.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作为国之根本、法之源泉的宪法,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   )
    A . 以德治国 B . 依宪治国 C . 依宪执政 D . 依法行政
  • 7. 教育部印发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营养改善计划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为主,分级负责,各部门、各方面协同推进的管理体制,政府起主导作用。这一规定(   )
    A . 体现了我国人权主体非常广泛 B . 能保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C . 体现了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D . 彰显了政府依法执政,为人民谋幸福
  • 8. 八年级学生小强搜集了下列两幅图片用来制作手抄报。你认为这期手抄报的主题应该是(   )

    A . 规范权力,保障权利 B . 国家权力任性行使 C . 滥用权力,滋生腐败 D . 制度需要权力约束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国的象征和标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的规定,下列国家机关和场所中,应当悬挂国徽的有(   )

    ①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②石家庄东站
    ③石家庄市人民法院
    ④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我国宪法规定,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的制度是(   )
    A . 民主集中制 B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C . 社会主义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全国各地开展多种活动庆祝党的生日。回顾党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力量。下列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党的力量之伟大的有(   )

    ①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②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③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④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这说明(   )
    A . 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 B .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 C . 公民的权利不可剥夺 D .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 13. 你会告诫漫画中的领导干部(   )

    ①法定职责必须为

    ②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有权必有责,要积极担责

    ④用权会受罚,行使权力不任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这体现了(   )
    A .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十分广泛 B . 立法规范网络环境能杜绝一切违法行为 C .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D . 我国未成年人在网络保护方面享有特权
  • 15. 2023年12月4日,河北省政府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仪式上,全体人员面向国旗国徽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领誓人手抚宪法,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跟诵誓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
    ②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

    ③提高了宪法的地位
    ④说明宪法宣誓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公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它来自人民,更要服务和保障人民。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公权力不被滥用,是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是(   )
    A . 舆论监督制度 B . 党内监督制度 C . 行政监督制度 D . 宪法监督制度
  • 17. 图示法是明晰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A . ①刑法②民法典 B . ①宪法②劳动法 C . ①立法法②宪法 D . ①选举法②法律
  • 18.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推动宪法实施、开展宪法解释、推进合宪性审查、加强宪法监督、配合宪法宣传等方面,正在担负新的角色、发挥新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每年12月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已有形成惯例和制度之势。这说明(   )
    A . 我国改进人大工作,提高执法工作成效 B .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C . 健全宪法监督制度,就是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D . 地方各级人大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 19. 教育部连续10年在国家宪法日组织开展“宪法晨读”活动,连续组织8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微视频征集、法治实践、演讲等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教育部开展这些活动旨在(   )
    A . 规范权力运行,扩大公民权利 B . 完善宪法内容,保障宪法实施 C . 维护宪法尊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 D . 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 20. 践行宪法需要我们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下列做法能体现践行宪法的有(   )

    ①上学路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②爱护公共财产

    ③看到有人在军事重地拍照,及时制止
    ④看到校园霸凌行为,视而不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21题13分,22题11分,23题16分,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0月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坚持“两个不动摇”,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2022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署名文章,为推进新时代宪法制度建设和加强宪法实施监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对新征程上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提出明确要求

    材料二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裁入宪法。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材料三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依宪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等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和组成人员,这是2018年修宪以来第一次换届选举的代表大会。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党和宪法的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解读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
    3. (3) 材料三表明了宪法与国家机构怎样的关系?
    4. (4) 综合以上材料,说说宪法对国家的重要性。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的监察法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司法解释,有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各类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本地法律,都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报送备案的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对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依法予以撤销、纠正或者处理。

    材料二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备案审查等多种方式,监督宪法法律规定的国家大政方针和各项事业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监督国家机构是否依宪依法行权履职,监督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监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否得到充分的保障,不断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1. (1) 根据材料一,从宪法的角度解释合宪性审查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 (3)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宪法监督的重要性。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聚集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材料二  编纂民法典,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快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立法进程,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了重要保障。

    材料三

    出生:享有宪法规定的人格权

    6岁:上小学,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2岁: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60岁:退休,领取退休金,宪法规定公民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 (1) 结合材料一,谈谈党为什么是全体人民的主心骨。
    2. (2) 材料二彰显了怎样的宪法原则?
    3. (3) 材料三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