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集训(16)古代文明的多元与互...

更新时间:2024-04-16 浏览次数:18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上·腾冲月考) 某《民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人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 . 种姓制度 B . 津贴制度 C . 封建制度 D . 福利制度
  • 2. (2022九上·南海期末)  如图为两种不同形式的“金字塔”。对其蕴含的共同历史信息解读恰当的是(  ) 
    A . 体现建筑艺术高超 B . 代表大河文明最高成就
    C . 反映王权至高无上 D . 是各自政治制度的缩影
  • 3. (2023九上·香洲期末) 罗伯特·福西耶在评价某法典时说: “它既是对古代罗马法制传统的总结,也是对自罗马到拜占庭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演变的反映,它不是复旧和倒退,而是以承认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该法典是( )
    A . 《十二铜表法》 B . 《法学汇纂》 C . 《罗马民法大全》 D . 《法理概要》
  • 4.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
    A . 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 B . 古代埃及的军事基地 C . 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D . 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
  • 5. (2022九上·顺德期末) 古希腊医学家提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关注的“不是疾病,而是病人;不是诊断的诡辩和对疾病原因的解释,而是病人的预后”。希波克拉底认为医生有三样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这表明古希腊(    )
    A . 民主政治发达 B . 人本主义思想的产生 C . 贫苦病人众多 D . 轻视医学治疗的作用
  • 6.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 . 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 .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D . 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 7. 在雅典城邦,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的官员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并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的制作人,后从各部落中抽签选出评委,再评出获奖者。雅典戏剧的选定、制作和评选过程反映出雅典城邦( )
    A . 艺术氛围浓厚 B . 贫富差距严重 C . 民主意识强烈 D . 人文主义流行
  • 8. (2022九上·顺德期末)  如图为古罗马斯巴达克起义示意图。据此可知,该起义(  )
    A . 源于奴隶地位低下 B . 推翻了奴隶主统治 C . 参与人数多 D . 涉及范围广
  • 9. 下图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搜集的一组世界古代建筑的图片,这些古代建筑所蕴含的共同的历史价值是( )

    A . 能佐证当时社会等级界限分明 B . 体现最高的建筑与雕刻艺术水平 C . 见证欧亚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D . 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第一手史料
  • 10. 《十二铜表法》规定: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 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 ”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 )
    A . 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B .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了公民法的阶段 C .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D . 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 11. (2023九上·长沙月考) 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说道:“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接着他又说:“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对材料中“民主政治”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 .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 具有广泛的平等性 C . 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D . 具有轮番执政的特点
  • 12.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 )
    A . 梭伦时期 B . 伯里克利时期 C . 屋大维时期 D . 查理·马特时期
  • 13. 古希腊有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他博学多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这门新的学科。他也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培养的学生曾经建立了一个地跨 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帝国的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据此叙述推断文中“他”和“他的学生”分别是( )
    A . 德谟克利特、凯撒 B . 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 C . 苏格拉底、屋大维 D . 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
  • 14. (2022九上·阜阳期末)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雨果的预言有他的历史依据,因为欧洲大陆上的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就源于(    )
    A . 查理曼帝国 B . 克洛维王国 C . 罗马帝国 D . 拜占庭帝国
  •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5至 11世纪之间,与拜占庭帝国相比,西方是原始的、无足轻重的,但是,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正在为一个新文明奠定基础,而拜占庭却在靠其辉煌的、又令人无法忍受的遗产生存。直到其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作者认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 )
    A . 兼收并蓄 B . 承前启后 C . 守旧保守 D . 野蛮落后
  • 16. 西欧庄园由领主住所、村舍、教堂、耕地、水磨房等设施组成; 在庄园里领主对农奴行使征税权等,拥有武装力量和控制灵魂的教堂。这反映了庄园( )
    A . 是近代欧洲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B . 是领主统治下独立自主的政治组织 C . 是封闭的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 . 是经济生产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
  • 17. (2023九上·双流期末) 郭方在《全球通史·中古时代》提到“像古今众多出身于平民的皇帝一样,查士丁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但如果说他的‘武功’让罗马帝国的版图大大扩展,那真正让他名垂千古的却是其‘文治’的成果。”属于查士丁尼“文治”成果的是(   )
    A . 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B . 抗击十字军东征 C . 命人编订《汉谟拉比法典》 D . 战胜奥斯曼帝国
  • 18. (2022九上·南海期末)  大化改新期间,日本以唐都长安为模型,首先在奈良,然后在京都建立了帝国新都。不过其中的庙宇、楼阁、神龛和花园都具有日本的特征。由此可见,日本文化(  )
    A . 具有相对独立性 B . 保守特征明显 C . 以建筑技术为主 D . 源于模仿中国
  • 19. (2023九上·长沙月考)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它们的共同点有 ( )
    A . 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 . 都改变了原有国家性质 C . 都是自下而上的形式 D . 都有向中国学习的内容
  • 20. 下面图示中①处方框中应填写的是(  )

    A . 阿拉伯人 B . 希腊人 C . 奥斯曼人 D . 意大利人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九上·綦江期末) 党的二十大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某班以“文明推‘ 动人类发展”为题开展探究活动,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任务一文明多元】

    【任务二文明延续】

    世界最早的四大古代文明中,唯有由华文而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并在当代再次复兴。古埃及文明,自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占领后,中经希腊人的托勒密王朝、罗马人和拜占 庭的统治,原有文明渐失底色,至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完全取代。古代两 河流域文明终结于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王国灭亡,进而波斯文明、希腊化文明在这里先 后登场,其后该地长期成为西方罗马文明与东方安息文明较量场所,至公元8世纪终被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替代。印度文明在三千多年间其地不时有外族侵扰甚至入主,印度文明只能说是断断续续地发展、零零星星地存在。

    ——刘景华《世界历史上文明兴衰之思考》

    【任务三文明发展】

    西方文明始自公元5世纪欧洲文明发端。欧洲文明形成中获得三方面的元素滋养:日耳曼元素是其根基,基督教元素是其灵魂,罗马元素是其生长土壤。16世纪 欧洲文明基本定型,在17-19世纪渐趋成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精神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它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以理性和科学为核心,重视个体发展,强调个体 本位,强调人对自然的斗争。在发展过程中培育了一些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即自由、自治、民主、法治、科学、进取、奋斗等。也形成了一些特有的观念,即个人主义、冒险、扩张、征服、功利计值、金钱崇拜等,这些观念对欧洲的崛起作用不小,但多是以牺牲他者利益为代价的,承载的负面能量太多。欧洲文明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维模式,如思维精细化、个体化、绝对化(非黑即白、非敌即友)等。总之,西欧的个体本位等观念有利于调动和刺激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不利于社会和谐,易于引发社会分化和社会冲突。

    ――刘景华《世界历史上文明兴衰之思考》

    1. (1) 上述材料属于实物材料的有( )(填入图片编号即可);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 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X”。

      A.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印度文明没有保存至今,均被外来文明取代。

      B.相比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没有宗教色彩。

    3. (3) 根据材料,概括西方文明的特点
  • 22. 大航海时代之前,世界是彼此隔绝和相对封闭的,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区域文明,它们交相辉映,谱写了人类伟大的历史篇章。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图三 雅典帕特农神庙 图四 美国林肯纪念堂

    材料三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材料四 阿拉伯人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 

     ——《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1. (1) 图一体现的是什么古代文明的成就?图二为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它来自于某一著名法典石雕拓片,说一说该法典名称及历史地位。
    2. (2) 对比图三、图四,请说出它们在建筑模式上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说明了什么?
    3. (3) 罗马第二次以宗教征服世界中的“宗教”是指什么宗教?请说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的名称,你如何理解材料所说“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
    4. (4) 根据材料,说一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