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一)

更新时间:2024-04-12 浏览次数: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简答题
  • 31. (2023·云南) 东北虎、东北豹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的核心物种。因人类的活动,使其猎物濒临绝迹、栖息地受到破坏,分布区域被割裂成碎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以来,组建专业巡护队伍;成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实施退耕还林,有效恢复了森林植被;清除围栏、围网,恢复了东北虎豹迁移扩散通道,使东北虎豹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下图是该国家公园中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部分。
    2. (2) 请列出图中的一种消费者,并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 (3) 东北虎的领土范围非常大,它们常用尿液对其领地进行标记,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东北虎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
    4. (4) 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上述列举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东北虎豹的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 32. (2023·云南) 云南省元谋县是全国规模化栽培番茄的主产区之一,元谋番茄已成为知名区域品牌。下图中序号①~③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③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循环。
    2. (2) 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填序号)制造的。
    3. (3) 番茄收获后,低温储藏可(填“减弱”或“增强”)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
    4. (4) 番茄种植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写出一条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
  • 33. (2021·昆明) 人类的正常指和短指由一对基因控制,如图表示某家庭的遗传情况。

    据图回答问题:

    1. (1) 在遗传学上,女儿和儿子手指不同的现象称为
    2. (2) 据图判断,短指是(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 (3) 如果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4. (4)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填“体细胞”或“生殖细胞”)。
    5. (5) 若女儿与一个正常指的男性结婚,生出短指孩子的可能性是
  • 34. (2021·昆明) 昆明市松花坝水源保护区是盘龙江的发源地,也是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地。如图是该保护区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一部分。

    据图回答:

    1. (1) 松毛虫和食虫鸟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者。
    2. (2) 图中最短的食物链是:松树→→鹰。
    3. (3) 因某种自然原因导致食虫鸟大量减少,短时间内蜘蛛的数量会(增加”或“减少”),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数量又趋于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 (4) 保护松花坝水源必须保护好水源区的植被,这体现了生物会(填“适应”或“影响”)环境。
  • 35. (2019·云南) 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6月2日报道,今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被发现入侵云南,后相继在西南、华南地区出现,同时快速向广西、贵州等地迁飞蔓延。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事件引起了农业部的高度重视,目前按照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的地块,虫害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1. (1) 草地贪夜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动物。
    2. (2) 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发育。
    3. (3) 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填“生物入侵”或“物种引进”)。
    4. (4) 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它所具有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发生)来看,该行为属于行为。
  • 36. (2023·云南) 近年来,紫外线对人类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探究紫外线照射对小白鼠体重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健康且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对每只小白鼠称重,计算并记录各组第1天的平均体重。

    第二步:给每只小白鼠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和水,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饲养环境中紫外线忽略不计)。

    第三步:对甲组不做处理,乙、丙、丁组每天分别用相同紫外线照射1小时、3小时、6小时。

    第四步:第14天对每只小白鼠称重,并计算各组小白鼠体重的平均值及体重增长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1天平均体重(克)

    第14天平均体重(克)

    体重增长率(%)

    甲组

    18.32

    23.48

    27.17

    乙组

    17.00

    21.60

    27.06

    丙组

    17.66

    20.04

    13.48

    丁组

    21.84

    22.20

    1.6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组与乙组对照,实验组是组,变量是
    2. (2) 丙组的体重增长率比甲组降低了%,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实验后,同学们推测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小白鼠9小时,其体重增长率会比照射6小时更低。为此实验小组进行了戊组实验,除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小白鼠9小时外,其他步骤与上述实验相同。将相比,可验证同学们的推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