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春季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第三单元综合...

更新时间:2024-04-12 浏览次数:18 类型:复习试卷
一、基础运用
  • 1. 读拼音,写词语。

    xiāo sǎ

    méng lóng

    jì jìng

    wú yōu wú lǜ

    bǐng xī

    zāo yāng

    mǐn jié

    yì sī bù gǒu

  • 2. 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B . 汉字字体的演变历史: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 . 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D . 甲骨文是刻在贝壳上的文字,最初是由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发现的。
  •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 (2)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字形线条粗壮。
    3. (3) 普通话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 (4)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唐宋时期使用。
    5. (5) 《门内添“活”字》这个故事赞扬了杨修的聪明、机智。
    6. (6) 研究性报告有多种形式,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是可有可无的。
  • 4.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1. (1) 串串花惠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2. (2) 我们不胜奇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
    3. (3)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中厚的鸭子。
    4. (4) 猫会跳上桌来,在搞纸上采印几朵小梅花。    
  • 5. 口语交际。

    小明同学的字写得不好看,同学们劝他认真练习,他却说:“现在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很发达了,都有汉字输入功能,以后就不需要用笔在纸上写字了,字写得不好看也没关系。”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如何劝诫他?

  • 6.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 (1) 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   )
      A . 顾炎武 B . 王懿荣 C . 欧阳询 D . 陈双新
    2. (2) 下列属于内形外声的字是(   )
      A . B . C . D .
    3. (3) “ ”这个象形字的简体字是(   )
      A . B . C . D .
    4. (4) 把下列书法字体的特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古色古香    B.流畅    C.端庄    D.奔放

      ①楷书    ②草书

      ③小篆    ④行书

    5. (5) 下列字谜的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目不同心相连。(想) B . 一边是绿,一边是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秋) C . 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旧) D . 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四)
二、阅读鉴赏
  • 7. 课内阅读。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南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些龟甲、兽骨是古代的遗物,将形状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小的则被丢弃或扔进枯井。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直到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和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朝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对金石之学有很深的造诣。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造诣:

    2. (2) 村民把称为龙骨。他们把形状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小的。药铺将龙骨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
    3. (3) 村民为什么将龙骨上的刻痕打磨掉?
  • 8.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吟“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吟“大江东去”;____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 (1) 根据意思写词语。

      半开玩笑地回答。

      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2. (2)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G.激越时

    3. (3) 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①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②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 (4)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

    5. (5) 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三、习作天地
  • 9.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现在,国外学习汉字、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作为中国人,你一定对我们的方块字有特殊的感情,请以“汉字,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