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4-19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听力测试。
  • 1. 听力。
    1. (1) “甲秀楼”在贵阳相当于四川成都的( )
      A . 黄鹤楼 B . 岳阳楼 C . 望江楼
    2. (2) 关于“甲秀”二字含义是( )
      A . 全因此处朱梁碧瓦,水光山色,堪称甲秀。 B . 寄托了“科甲挺秀,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望。 C . “甲秀”是见证历史以及文化发展的象征。
    3. (3) 甲秀楼作为贵阳的城市名片之一,下面最适合的介绍是( )
      A . “甲秀楼”是贵阳最具代表性建筑,建造牢固至今风采依旧。 B . 夜游甲秀楼可以欣赏南明河畔美景。 C . “甲秀楼”只能在外观看,是拍照打卡必到之处。
二、【任务】同学们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爱我中华”板报比赛。中华文化之美,在于汉字书法的挥洒自如,在于传统戏曲的唱腔形态,在于诗词歌赋中的字字珠玑……同学们收集了以下三个材料,想和大家一起领略中华文化之美。
  • 2.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1. (1)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上面这幅书法作品的美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是( )
      A . 笔走龙蛇 B . 妙笔生花 C . 栩栩如生
    2. (2) 你发现这幅作品书写风格和下面一位书法家相似的是( )
      A . 柳公权 B . 颜真卿 C . 怀素
    3. (3) 同学们还想在板报中加入“聊聊书法”这个话题的内容,以下话题不适合的是( )
      A . 王羲之的故事 B . 汉字真有趣 C . 我的书法之路
  • 3.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京剧中的人物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角色,“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1. (1) 为使介绍更直观,同学们配上了插图,四幅图的正确标注是( )

      A . ①旦 ②丑 ③净 ④生 B . ①生 ②丑 ③净 ④旦 C . ①生 ②净 ③丑 ④旦
    2. (2)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许多戏曲用语今天还在广泛使用,请你为下面语段选择恰当的词语。( )

      我们班的节目创编得特别好,这次是作为六一文艺演出的①____,该我们班②____了,同学们唱得③____,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声。

      A . ①对台戏 ②亮相 ③有板有眼 B . ①压轴戏 ②亮相 ③有板有眼 C . ①压轴戏 ②粉墨登场 ③花架子
  • 4.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1. (1) “流水高山心自知”,伯牙喜遇知音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最合适的一句是( )
      A . 他能听懂我的琴声 B . 他知道我弹的是高山和流水 C . 他听出了我高远的志向,宽广的胸怀。
    2. (2) 在朗读这部分的文言文时,停顿正确的一句是( )
      A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B . 善哉/乎鼓琴 C . 汤汤/乎若流水
  • 5. “拳拳爱国心,携手战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转眼到了第三年,方小明同学感触很深,他在板报中记录了自己的见闻与感受:

    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各种变化。出门戴口罩,进入公共场所扫码登记成了新的生活习惯。疫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却没改变我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中华民族迎难而上的意志坚如(pán)石,人人闻令而动。大家自觉投入到抗击疫情中,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凝心聚力,人人参与其中。

    1. (1) 方小明同学忘记了(pán)字怎么写,请根据语境,帮他选择正确的字是( )
      A . B . C .
    2. (2) 写到“坚如(pán)石”一词时,方小明同学还联想到了以下画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狼牙山五壮士从顶峰跳下深谷。 B . 风雨交加的夜晚,桑娜抱回邻居西蒙的孩子,等丈夫回家。 C . 邱少云为了不暴露队伍位置,忍受烈火烧身之痛。
    3. (3)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
      A . 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各种变化。 B . 中华民族迎难而上的意志坚定,人人闻令而动。 C . 没有局外人,凝心聚力,人人参与其中。
    4. (4) 方小明同学想用几个生动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合适的用“正确”表示,不适合的用“错误”表示。

      ①广场舞取消了,外婆没跳成。

      ②生活物资缺乏,社区人员送到家。

      ③开货车的爸爸加班一周都没回家,接到抗疫通知,又赶去支援。

      ④学校停课了,同学们都在家上网课。

    5. (5) 在板报的结尾,方小明同学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抗疫中平凡人物的品质,最合适的一句是( )
      A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 . 位卑未敢忘忧国。 C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三、看历史转折,学红军精神。(共17分)学校准备开启“看历史转折,学红军精神——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 6. 做好出发准备。

    08:40 44分钟 09:24

    贵阳北 遵义南 G3210

    14:45 38分钟 15:23

    贵阳北 遵义南 G2850

    15:18 47分钟 16:05

    贵阳东 遵义南 G1756

    17:25 38分钟 18:03

    贵阳北 遵义南 C6016

    19:07 40分钟 19:47

    贵阳东 遵义南 D1798

    购买须知

    预约须知

    随约随用 16:30前可订今日,预定后立即可用

    出票速度 平均3秒出票

    无需换票 无需换票,携带[入园码]或[身份证]直接入园

    有条件退 退款时,须选择对应游玩人。未消费可随时申请退款,退款不收手续费。过期未消费系统自动发起退款申请。一笔订单多张票不支持部分退款。下单后不支持改期。

    使用说明

    参观时间 8:30﹣16:30

    入园地址 遵义会议纪念馆大门

    1. (1) 研学活动只有一天的时间,所以我们到达高铁站的时间最好选择在( )
      A . 8:10左右 B . 8:40 C . 14:15
    2. (2) 关于网上预订遵义会议纪念馆的门票,理解正确的用“正确”表示,不正确的用“错误”表示。

      用“正确”“错误”表示网上预订门票后还要去现场取门票。

      ②一天中的任意时间都可以预约当天的门票。

      ③在会议纪念馆中参观的时间最长为8小时。

  • 7. 根据要求选择参观场馆,制定合适的参观路线。

    走进场馆大厅,在电子导览屏上显示了以下目录:

    1.在线预约

    5.展馆方位图

    2.乘车路线

    6.文创产品

    3.展馆导展

    7.藏品赏析

    4.公告资讯

    8.全国巡展

    1. (1) 你需要收集有关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和遵义会议开会时使用的长方桌的详细资料,从目录中能快速确定参观展馆的一项是( )
      A . 1、3、5 B . 4、5、8 C . 3、5、7
    2. (2) 参观时间有限,能最快速地了解毛泽东尽可能多的生平事迹的一条游览线路是( )

      A . 博古住址——红军警备司令部——苏维埃国家银行——毛泽东等住址 B . 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苏维埃国家银行——毛泽东等住址 C . 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苏维埃国家银行——毛泽东等住址
  • 8. 品读长征故事,感悟人物精神。

    研学结束后,你和方小明要向全校同学介绍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的红军长征发生的感人故事,请仔细阅读以下故事,完成相应任务:

    “云贵川”助力红军打下天险腊子口

    ①腊子口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由川入甘的必经门户,也是红军长征越过雪山,走过草地后要突破的最后一道天险。腊子口两边悬崖峭壁高耸百米,中间河流湍急,最窄处只有8米。中央红军越过草地后,敌人修建了坚固的工事,囤积粮食和弹药,意图长期固守。

    ②红四团先期到达腊子口,率先从正面发动进攻。冲锋了四五次,红军全部败下阵来死伤惨重,只能改变策略,采用正面攻击和侧翼袭击相结合的作战方案。但要实现侧翼袭击却很难。腊子口河道与道路两边的山峰高达上百米,几乎与地面垂直,抬头望去,除了峭壁边缘和山顶上斜伸出的一些树干外,整个石壁光秃秃的,几乎没有任何下脚的地方。

    ③正在大家发愁时,来自贵州的17岁苗族小伙“云贵川”毛遂自荐,说自己有办法带领突击队登上腊子口。“云贵川”是个攀岩天才。他中等身材,眉棱、颧骨很高,脸带褐黑色,眼大而有神。

    ④突击队小心翼翼地来到腊子口旁的峭壁下,“云贵川”赤着脚,腰上缠着一条用绑腿布接成的长绳,带着一个系着铁钩的长竿子。他用竿头的铁钩搭住石缝里长出的歪脖子树根或者岩缝,像猴子一样攀上了险峻高耸的绝壁。看着“云贵川”的身影越来越小,大家都屏住呼吸仰望着,生怕他失手从悬崖上摔下来。在大家的紧张注目下,他终于爬上山顶,放下绳索。靠着放下的绳索,突击队员在一连连长毛振华的带领下,拽着绳索,一个接一个攀到崖顶,迂回到敌人的后面。

    ⑤半夜时分,敢死队再次向腊子口敌人阵地发起猛攻。迂回到山顶的红军如神兵天降,居高临下,向敌人没有顶盖的碉堡和阵地投掷手榴弹,敌人死伤大片。正面进攻的敢死队手持大刀,身背马枪,勇猛地冲向敌人。两队上下夹击,打得敌人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⑥腊子口一战,标志着中央红军赢得了长征路上的最后一个险关之战,打破了国民党妄图用恶劣的自然条件“饿死”“困死”红军的阴谋。

    ——摘自《中国青年报》“记者再走长征路”专栏文章,有删改

    1. (1) 方小明精读了文章的一个自然段,确定了腊子口的具体地点,并标注到上面“红军长征路线图”中。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 . 第①自然段标注A点 B . 第①自然段标注B点 C . 第④自然段标注C点
    2. (2) 为了讲好这个故事,方小明需要梳理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 腊子口是长征入川必经之路,开始红军全部败下阵来,后来取得了胜利。 B . 腊子口地势险恶,红军败阵改变策略,“云贵川”相助,红军迂回成功,取得最终胜利。 C . 在“云贵川”的帮助下,红军侧翼袭击成功,赢得了最后一个险关之战。
    3. (3) 在与方小明商量如何向全校同学讲述这个故事时,方小明认为第①②段画横线处的描写与主要人物无关,建议不用介绍,你不同意,下面能说服方小明的一句是( )
      A . 这些描写很精彩,加入介绍更能吸引人。 B . 要让别人对故事印象深刻,就要把故事细致地讲述出来,哪里都不能省 C . 有了环境的烘托更能感受到战斗的艰险,突出人物作用。
    4. (4) 文章为了突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有勇有谋的人物形象,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来描写,在选文的:( )
      A . ③④自然段 B . ④⑤自然段 C . ⑤⑥自然段
四、悟民族之魂,打精神底色。(共9分)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 9. 班级要举行“走近鲁迅”读书会。为读书会顺利开展,一、二小组做了以下准备:
    1. (1) 在查阅鲁迅的资料时,第一小组的同学发现资料很多,篇幅很长,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大家采用了一些阅读方法。以下方法中适合采用的用“正确”表示,不适合的用“错误”表示。

      ①通过看文章的题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面对一篇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通过找关键句了解其主要内容。

      ③一字一句认真读,这样才能清楚了解文章内容。

    2. (2) 第二小组收集了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有的人》,下面如同诗中鲁迅一样,“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是( )
      A . 变荒山为绿洲的老人 B . 为获取利益出卖国家的人 C . 像太阳一样温暖阿廖沙的祖母
  • 10. 在读书成果交流会上,三、四小组遇到以下困难,请你帮帮他们。
    1. (1) 第三小组收集鲁迅先生的故事,段落中画横线的句子他们不太理解,你认为可以用来帮助理解的名言是( )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A .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B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C .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2. (2) 第五小组想收集能了解鲁迅青年时期生活的作品,下面适合推荐的书是( )
      A . 《野草》 B . 《朝花夕拾》 C . 《呐喊》
五、献礼二十大,中国梦•少年志。(共12分)
  • 11. 学校开展“献礼二十大,中国梦•少年志”演讲比赛。为了准备比赛,方小明参加了“演讲与口才”兴趣小组,学习演讲。
    1. (1) 在兴趣课上,李老师告诉大家,好的演讲,首先要写好演讲稿。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有说服力呢?下面说法恰当的是( )
      A . 好的演讲稿一定是一气呵成的,没有字斟句酌的痕迹。 B . 演讲稿要选用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C . 演讲者使用的语言一定要丰富,演讲内容要多。
    2. (2) 在撰写演讲稿前,方小明收集了许多名人的故事,为契合《中国梦•少年志》这一主题,你认为下列材料适合引用的是( )
      A .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B . “书圣”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C .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3. (3) 在讨论选取什么事例放入演讲稿时,方小明与同学发生了分歧,下列做法正确的用“正确”表示,不适合的用“错误”表示。

      ①自己的想法最重要,不需要管别人。

      ②尊重不同意见,态度平和,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③意见不统一,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④每个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坚持自己观点。

  • 12. 在演讲稿《中国梦•少年志》中有这样一段话读起来顺序杂乱,经过重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②苦难成了他们抱怨命运的理由。

    ③最终获得了成功。

    ④而有的人不甘沉寂。

    ⑤有的人甘于沉沦。

    ⑥在苦难中奋起。

    A . ①②⑤④⑥③ B . ①④②⑤③⑥ C . ①⑤②④⑥③
  • 13. 写完演讲稿后,方小明演讲了一遍,觉得其中的一句“这英勇无畏的行为,这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世代传颂,永远学习!”总是讲不好,你认为最合适用的语气语调是( )
    A . 激昂 洪亮 B . 赞扬 低声 C . 陈述 大声
六、我手写我心,笔尖颂祖国。
  • 14. (2024六上·观山湖期末) 习作。

    要求:①根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以颂扬二十大后新风貌,颂扬美好品质为主题,题目自拟。②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③情节要吸引人,故事完整。④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450字左右。

    环境:冬至这天傍晚的美食街

    人物:羊肉店老板 出租车司机 学生李小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