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ㅤ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写卷首语】

    丁丁在制作成长记录册时,要写一段文字作为卷首语。

    请你用楷书把冰心奶奶的这句话摘抄下来。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转眼间,这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半年的学习与生活,每一次欢笑,每一次进步,都将成为我美好的回忆。正如冰心奶奶所说“

  • 2. 【相片里的温暖】

    丁丁在翻看相片之后,写了一段话来回顾他的生活足迹,字音、字形和文字表达等方面需要推敲,请阅读后帮他解决。

    这些片记录了我成长的足迹,每当翻看它们时,记忆中那忘的一幕幕就会qīng xī____地浮现在眼前。看!这张相片展现的是运动会获奖时我shǒu wǔ zú dǎo____的样子;那一张记录了我在jià rì____里营的快乐时光;这一组我参加“小小故事家”比赛的相片,见证了我从jǐn zhāng____到自信的成长变化;在刚刚过去的“元旦联欢”活动中,我还____第一次____,我的心里不由yáng yì____着成长的喜悦。

    1. (1)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将词语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2. (2) 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xiāng nán lòu B . xiàng nán 1ù C . xiàng nàn lù
    3. (3) 根据语境,文中横线上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破天荒 挑大梁 B . 破天荒 开绿灯 C . 占上风 挑大梁
  • 3. 【旅途中的发现】

    暑期里,丁丁和家人到草原游玩,用照片、日记等形式记录了他的旅途经历。

    1. (1) 下面是丁丁拍的几张照片,他想用“忽然、一会儿工夫”等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写一段话,描绘天空中云的变化,请帮他完成。


      草原上空的云瞬息万变。 

    2. (2) 丁丁的旅行日记里有3处错误,请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8月11日 星期五 晴

      真的是“把扇丢,立了秋”啊,立秋刚过,幕色初降,一只只鸟儿就开始向穴里飞去。 

    3. (3) 如果你是丁丁,会如何用动作描写来表现旅行中的快乐呢,写一写吧。

      写“快乐”:

  • 4. 【成长足迹】
    1. (1) 王老师对同学们说:“要想更好地呈现成长记录册,建议你们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丁丁要把王老师的建议转述给请假在家的小明,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老师对我们说,要想更好地呈现成长记录册,建议我们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B . 王老师对大家说,要想更好地呈现成长记录册,建议你们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C . 王老师对我们说,要想更好地呈现成长记录册,建议你们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 (2) 丁丁将本学期阅读过的神话故事进行了整理。

      ①根据丁丁搜集的图片,写出下列神话故事的名字。 

      ②本学期,你和丁丁一起阅读了《中国神话故事》,请依据书中内容选择合适的人物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试吃了三百多种草药,根据药性为人们治病; 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 是中国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A.仓颉

      B.燧人氏

      C.神农

      ③丁丁用一句话描述了后羿的神奇之处,请你也选择任意一个神话人物,用一句话描述人物的神奇之处吧。

      后羿——拉开万斤力的弓,搭上千斤重的箭,瞄准太阳一箭射去,太阳被射落了。

    3. (3) 丁丁把学过的古诗进行了梳理,根据提示帮他完成表格。

      诗句

      我的发现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句诗启示我们:只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我从诗句中看到的景象是: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从诗人李清照的诗句中感受到了她深深的爱国之情。

  • 5. 【成长里的感言】丁丁回顾这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在成长记录册中写下了自己的成长感言。请帮他把恰当的成语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所谓“”,我们要正视自己,扬长避短。遇到好机会时,要大胆展示自己,因为“”,抓住良机,努力进步吧!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二、阅读体验
  • 6. 根据【阅读理解一】和【阅读理解二】的材料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阅读理解一】

    材料一:昆虫的名片

    草丛间的歌手

    名称:蟋蟀

    住址:草丛中

    外形:棕褐色,头型较方,有两根长长的须。

    本领:会唱歌,歌声清脆嘹亮,还带点儿颤音。

    夜晚的光明使者

    名称:萤火虫

    住址:草丛中

    外形:体型为小型或中型,身体细长而扁平,腹部末端下方有发光器。

    本领:会发光,能够控制身上的发光器,调节亮度。

    材料二:金蝉脱壳(节选)

    ①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ㅤㅤ

    ②这天傍晚,下了一阵毛毛雨。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我向菜园跑去。菜园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在夕阳映照下显得更加翠绿。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我轻手轻脚地爬上树,躲在一个枝丫后面,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 ㅤㅤ

    ③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chù)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爬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ㅤ

    ④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批注:____

    ⑤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高兴得几乎叫起来!

    1. (1) 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写了 和 三种昆虫。
    2. (2) 根据【材料一】,这两种昆虫的共同特点是(   )
      A . 都会发光 B . 都会唱歌 C . 都住在草丛中
    3. (3) 【材料二】开头写到“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句话中的“事”指的是(   )
      A . 金蝉脱壳的过程 B . 我向菜地跑去 C . 蝉尾出壳的情景
    4. (4) 读【材料二】第③自然段,我们发现金蝉脱壳时身体各部位是先后出来的,顺序是(   )
      A . 背→头→脚→尾 B . 背→脚→尾→头 C . 背→头→尾→脚
    5. (5) 【材料二】第③、④自然段写的是金蝉脱壳的过程,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批注栏中。
    6. (6)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想一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写一写。
  • 7. 阅读。

    我的童年(节选)

    我读书时有非常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看小说。我叔父是个古板的人,把小说叫作“闲书”,闲书是不许我看的。在家里的时候,我书桌下面有一个盛白面的大缸,上面盖着一个用高粱秆编成的“盖垫”(济南话)。我坐在桌旁,桌上摆着“四书”,我看的却是《彭公案》《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红楼梦》大概太深,我看不懂其中的奥妙,黛玉整天哭哭啼啼,为我所不喜,因此看不下去。其余的书都是看得(①)。冷不防叔父走了进来,我就连忙掀起“盖垫”,把闲书往里一丢,嘴巴里念起“子曰”“诗云”来。 

    到了学校里,用不着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我往往躲到假山背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的大看起来。常常是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有时候到了天黑,才摸回家去。我对小说中的绿林好汉非常熟悉,把他们的姓名背得(②),连他们用的兵器也(③),比教科书熟悉多了,自己当然也希望成为那样的英雄。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指头往大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到几百次,上千次。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沙粒,用手猛戳,最终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能够戳断树木。我颇想有一个铁砂掌,信以为真,猛练起来,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血直流。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遂不再练了。

    (有删改)

    1. (1) 第一自然段中,叔父说的“闲书”指的是(   )

      ①“四书”
      ②《彭公案》
      ③《济公传》
      ④《西游记》
      ⑤《三国演义》
      ⑥《红楼梦》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①③④⑤⑥
    2. (2) 在短文①、②、③处依次填入符合语境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如数家珍 津津有味 滚瓜烂熟 B . 滚瓜烂熟 津津有味 如数家珍 C . 津津有味 滚瓜烂熟 如数家珍
    3. (3) 读第二自然段,梳理“我”迷恋闲书的三种突出表现,将下图补充完整。

    4. (4) 第二自然段中的“常常是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有时候到了天黑,才摸回家去。”这句话中的“摸”字可以换成“走”吗?为什么?
    5. (5) 读短文,请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三、真情表达
  • 8. 习作

    ㅤㅤ这次成长记录册展示交流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丁丁丰富的内心体验。在你的学习与生活中也会有印象深刻的事,想一想,选择其中一件,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写清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