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6 短文两篇 /爱莲说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爱莲说》自主过关

更新时间:2024-04-18 浏览次数:4 类型:同步测试
一、真题检测
  • 1. 文言文阅读

    (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清涟而不妖

      ②不蔓不

    2.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B . 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C . “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D . 本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
    3.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衬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 . 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 . 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 . 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放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4. (4) 下面是文中画线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种标点的合理性。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 (5) 你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 (6) 依据上文,谈谈“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
  • 2. 文言文阅读

    (二)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有仙则(出名) B . 是陋室(这) C . 可爱者甚(多) D . 陶后有闻(新鲜)
    2. (2) 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 温故而知新 C . 濯清涟而不妖 D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3) 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南阳/诸葛庐 B . 往来无白/丁 C . 中通/外直 D . 不蔓/不枝
    4. (4)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云:何陋之有?

    5. (5) 请根据【甲】【乙】两文填写表格。

      选 文/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不同的物象

      相同的志趣

      【甲】

      【乙】

       
  • 3. 文言文阅读

    (三)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晋书·陶潜传》)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濯清涟而不妖。濯:

      ②吏白应束带见之。白: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②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3. (3) 【乙】文中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质可用【甲】文中“ ”的语句来表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