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4-07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 下面是小文同学编辑的板报内容。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在天安门广场中心wēi( )然____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人民政府为纪念1840年以来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的先烈而兴建的,纪念碑的设计与建造汇集了全国著名的文史学家、建筑家和技高一chóu( )的工匠。碑身正面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它____着对谱写了光辉业绩的人民英雄的缅怀之情。2014年,国家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从2018年开始,每年9月30日,国家都要在这里____地举行纪念仪式,怀念革命先烈。

    1. (1) 将下列字、词依次填在文段中括号和横线上,正确一项是( )
      A . ①(魏) ②矗立 ③(筹) ④荟聚 ⑤郑重 B . ①(巍) ②直立 ③(酬) ④凝聚 ⑤慎重 C . ①(巍) ②屹立 ③(筹) ④凝聚 ⑤郑重 D . ①(魏) ②挺立 ③(酬) ④汇聚 ⑤慎重
    2. (2) 看到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同学们赞叹道:“毛主席的书法真是( )!”
      A . 笔走龙蛇、苍劲有力 B . 高山流水、飘若浮云 C . 画龙点睛、字字珠玑 D . 行云流水、巧夺天工
  • 2. 下列加点字读音、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sū) 驰(chénɡ) 囫囵吞枣 唯妙唯肖 B . 静(tián) 笑(cī) 余音绕粱 轻歌漫舞 C . 入场(juàn) 婆(suō) 张冠李戴 自做自受 D . (nüè) 笑(nínɡ) 别出心裁 天籁之音
  •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伯牙琴(弹) 笑问从何处来(指诗人自己) B . 少选之间(不久) 两山排闼送青来(推开窗) C . 拊掌大笑(拍手) 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城) D . 志在太山(泰山) 尾搐入两间(大腿)
  • 4.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粉墨登场    ②字正腔圆    ③脱颖而出    ④个性鲜明

    戏曲,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每当锣敲起来,鼓打起来,生旦净丑就会一个个____。他们的唱腔____,他们刻画的人物____。然而,这离不开演员们台下孜孜不倦的努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了过硬的功夫,才能从同行____。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①④③②
  • 5. 下列文章的题目,拟题方式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 《我的战友邱少云》 B . 《开国大典》 C . 《少年闰土》 D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B . 《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多处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从不同层面表现了壮士们的英雄气概。 C . 小说《桥》篇幅虽短,但情节跌宕起伏,冲突不断,更以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D . “颜筋柳骨”之“柳骨”,指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玄秘塔碑》是其行书代表作之一。
  • 7. 下列不能表达“匆忙的早晨”这个中心意思的材料是( )
    A . 妈妈从菜市场买菜回来,急忙做早饭。 B . 公园里,一群晨练的老人正在打太极。 C . 大街上,人们手拿早点,行色匆匆,赶着去上班。 D . 我快速吃完早餐,背着书包跑出家门。
  • 8.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关注故事情节,有助于理解人物形象,下面“长坂桥张飞退曹军”这一情节,主要表现了张飞( )的特点。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A . 英武神勇 B . 不徇私情 C . 神机妙算 D . 谨慎多疑
  • 9. (2024六上·南充期末) 对下面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春节来临,人们在探亲访友的同时,喝酒难以避免。但是切记: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千万不能喝酒!不然可能会致命!专家提醒,正在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即使是少量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都有可能引发头痛、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危险状况。

    A . 春节期间,人们探亲访友时难免喝酒。 B . 头孢类抗生素会与酒精产生不良反应。 C . 喝酒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D . 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千万不能喝酒。
二、梳理与探究(20分)
  • 10. 请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1. (1) 跟着诗词去旅行。江南风光美丽深邃,如杜牧笔下描绘的美景“,水村山郭酒旗风”;王安石赞友人庭院整洁“茅檐长扫净无苔,”;面对黄河,刘禹锡吟诵道:“九曲黄河万里沙,”。
    2. (2) 跟着诗词学品格。鲁迅是伟大民族英雄,对敌人横眉冷对,对孩子充满怜爱“无情未必真豪杰,”,对国人无限的赞美“我们从古以来,……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陆游虽生平凡,但心怀祖国:“位卑”;李纲用行动捍卫祖国的尊严:“祖宗疆土,
    3. (3) “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稻、麦、黍、;“五音不全”中的“五音”指:宫、、角、、羽。
  • 11. “快乐读书吧”专栏,整本书阅读。
    1. (1) 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小说,以日记的形式撰写的是,以革命历史为背景创作的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改写成的是。请在横线上写出书名。
    2. (2) 阅读以上小说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梳理小说的人物关系。 B .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C . 把自己当作小说中的主人公,与之一起经历成长中的“笑”与“泪”。 D . 由开始部分的主要人物展开想象,猜测故事的结局。
三、阅读与鉴赏(30分)
  •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竹节人》(节选)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材料二】父辈的童年更多是在田野间放逐,是与自然交心。斗蛐蛐儿、抓蜻蜓,吹麦哨……没有机器喧嚣的年代,大自然给父辈的生活带来不少乐趣。由于科技进步。电视机成为90后童年回忆里的标志性物件。而当动漫风潮袭来,90后则成了被风暴席卷的第一批孩子,虚拟宠物喂养玩具、四驱兄弟同款赛车,游戏卡片、弹珠超人……00后一出生就徜徉在互联网世界里,他们学会认识世界就是从父母手中闪着光的物品——长方形、会发音,父母还会对着物品做出各种表情开始的。它是什么?为什么如此吸引人?00后们模仿着大人的动作,很快可以对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上手。他们的童年是右手拿筷子,左手刷屏幕,在各种无意识的动作下逐渐认知世界的。

    1. (1) 阅读【材料一】无法解决以下哪个阅读任务(    )
      A . 写一份玩具制作指南 B . 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C . 体会传统玩具的乐趣 D .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2. (2) 【材料一】有两句话的末尾都写有“神气”一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3) 【材料二】讲述了几代人的童年玩具?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童年玩具,请分别描述出来?
    4. (4) 现在不少家长为自己孩子选择玩具时,对选择传统玩具还是选择新型电子玩具存在诸多疑虑。阅读了两则材料,请你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给这些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 13. 同学们对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好奇,请阅读吴伯萧的文章,一起走进先生的童年时光。

    ①深冬,酿雪的天气。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

    ②三味书屋是三间的小花厅。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是什么香呢?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这就是书香?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子曰”“诗云”,咿咿呀呀的读书声,街上都能听得到。

    ③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朝着行礼的地方。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A(朴素 朴实)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现在所有书桌旁边的椅子当然都是空的。想到几十年前若是遇到这种情形,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人都到哪里去了!”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B(严厉 严格)的喊声,同时记起鲁迅在文章里还写过: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腊梅。//

    ④我C(居然  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腊梅花。

    ⑤迈进后园,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⑥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⑦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D(奔走 行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肃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⑧是啊,的确要早。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1. (1) 请选择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A    B    C    D

    2. (2) 请根据文章分段,用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梳理出文章主要内容。

      ————

    3. (3) 找到描写梅花颜色和形状的词语或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地描写梅花?

      颜色:

      形状:

    4. (4) 短文的最后一段话给你什么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写写你的想法。
    5. (5) 本学期我们学习和阅读了关于鲁迅的许多文章,阅读下面材料,分别用一两个词语形容你从这些句子中看到的鲁迅先生,写在后面的短横线上。

      ①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出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选自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②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选自吴伯萧的《早》)

      ③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选自藏克家的《有的人》)

      ④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是全城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隔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

      (选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表达与交流(30分)
  • 14. 从以下两个专题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习作。(不少于500字,习作中不能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1. (1) 专题一:美好,无处不在。与家人相聚的温馨,与朋友相处的愉悦,与书籍相伴的充实,与美景相拥的慨叹……请以“遇见美好”为话题,围绕中心,选择合适材料,融入真情实感,将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2. (2) 专题二:不知不觉,我们已成长为阳光少年!我们又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担当,多了一份孝心……请以“瞧,我又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用一件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