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三)

更新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1七下·滨州月考) 即使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    )

    ①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②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有学者指出, 中国古代盛世的成功,往往都有吸收外来文明因素的作用。唐朝时期,能印证此说法的是⋯⋯⋯⋯⋯⋯⋯⋯⋯⋯⋯⋯⋯⋯⋯⋯⋯⋯⋯⋯( )
    A . 日本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 . 北方的游牧民族普及饮茶之风 C . 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D . 佛教经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
  • 3. (2022七下·泉州月考) 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这样描写“啼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材料反映了唐朝(   )

    ①城市商业繁荣   ②民族之间交融   ③社会风气开放   ④诗歌创作丰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唐高祖(李渊),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下列与唐高祖有关的是( )

    ①长安称帝 ②平定全国

    ③贞观之治 ④任用魏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材料中的“物”指的是( )

       

    A . 耧车 B . 筒车 C . 水排 D . 曲辕犁
  • 6.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B .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C .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D . 宋太祖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7. (2022七下·泉州月考) 中日山水相连,中国文化对日本有深远影响。从 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图片信息的诗句是(   )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珎 日本使用的文字 唐朝长安城 日本平城京
    A . 洛阳家家学胡乐 B . 冲天香阵透长安 C . 千金散尽还复来 D . 唐风洋溢奈良城
  • 8. (2023七下·广州期中)  有人曾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这一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 . 建立科举制 B . 开通大运河 C . 统一全国 D . 编订户籍
  • 9. (2023七下·广州期末)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禄山出蓟城南,大阅誓众,以讨杨国忠为名,榜军中曰:有异议煽动军人者,斩及三族”。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宦官专权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藩镇割据
  • 10. (2023七下·海珠期中)  唐诗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并举。下列诗句蕴含唐朝民族交融信息的是(  )
    A .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 . 九天间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旋
    C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D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 11. (2023七下·开州期末) 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描写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 黄巢起义 B . 赤壁之战 C . 八王之乱 D . 安史之乱
  • 12. (2023七下·成都期末) 唐太宗十分重视都督、刺史的选拔与任用,将能赡养百姓、劝课农桑作为官吏考核的标准。在此措施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反映唐太宗时出现治世局面是因为( )
    A . 贯彻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 B . 将以法治国作为执政原则 C . 具有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 D . 实行无为而治的施政策略
  • 13. (2023七下·成华期末) 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实行了约1300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关科举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注重才能,机会均等 B . 唐玄宗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C . 唐末重文轻武,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D . 元朝开始八股取士
  • 14. (2023七下·覃塘期末) (2分)与“在郾城大败金军“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赢得人民的支持”“遭到秦桧陷害”信息相关的人物是(  )
    A . 岳飞 B . 文天祥 C . 戚继光 D . 卫青
  • 15. (2016七下·盐城期中)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导致以上和好局面出现的因素主要有(  )

    A . 唐蕃会盟 B . 澶渊之盟 C . 靖康之变 D . 元朝建立
  • 16. (2023七下·忠县期末)  请仔细观察如图历史地图,请你判断属于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疆域图(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元朝 D . 明朝
  • 17. (2023七下·忠县期末)  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 . 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 . 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 . 民族关系发展的时代 D . 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 18. (2023七下·唐山期末)  下列是王安石变法的两项措施,其共同目的是(  ) 

    措施

    内容

    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也要交纳役钱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A . 增加政府收入 B . 减轻农民负担 C . 增强军事力量 D . 提高文官地位
  • 19. 结束了五代动乱的宋朝统治者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虽都是武人出身,但他们都深深懂得“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以文德致治”的道理,因而他们采取了重文政策,对科举取士给以很大的关注。其“关注”的具体措施是( )
    A . 创立进士科 B . 进士科开始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C . 开创殿试制度 D .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升进士地位
  • 20.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体现了( )
    A . 中国制瓷业发达 B .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 . 禁止对外贸易
  • 21. “它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曾与金国、大理、西夏、吐蕃及 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材料中的“王朝”都城位于今天的( )
    A . 陕西西安 B . 河南洛阳 C . 浙江杭州 D . 河南开封
  • 22. 有史籍在介绍中国古代某机构的前身时说,“领以国师”,秩正二品,“掌浮图氏之教,兼治吐蕃之事”。这里的“某机构”指的是( )
    A . 秦朝的典客制 B . 宋朝的枢密院 C . 元朝的宣政院 D . 清朝的理藩院
  • 23.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体现了元朝(   )
    A . 开创了内河航运的新局面 B . 陆路和海路交通畅通无阻 C . 开始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D . 修建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
  • 24. 历史学习讲究“论从史出”。要论证“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这一结论,下列史实可以作为论据的是( )
    A .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进行管理 B . 元朝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管理 C .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进行管理 D .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
  • 25. 据《岛夷志略》记载,澎湖“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 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十一锭二十五两,别无差科”。元朝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行政机构是( )
    A . 万里石塘 B . 江浙行省 C . 澎湖巡检司 D . 北庭都元帅府
二、材料分析题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人口数据统计表

    时间

    人口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

    37140000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41419712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52919712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1699030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

    15762432

    材料二: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不理朝政,苛捐杂税严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起义军在他的带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材料三:王欲代唐,使人谕诸镇……夏四月壬戌,更名晃。 甲子,皇帝即位。 戊辰,大赦,改元,国号梁。

    ——《新五代史》

    1. (1) 从《唐朝人口数据统计表》来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后人口急剧减少,这一现象与哪一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 (2) 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 他领导的起义有何影响?
    3. (3) 材料三记载了唐朝灭亡时的情形,其中的“王欲代唐”中的“王”指的是谁?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4. (4)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概括唐朝衰亡的原因。
  • 27. (2023七下·增城期中)  文物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印记,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 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 

    ——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传统就是古板?传统文化就是老一套?错!关键是用什么表现形式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被受众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接受。 2021年河南春晚有一个叫《唐宫夜宴》的节目突然“出圈”。作品讲述的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设宴,一群体态丰腴的小妮们赴宴表演途中发生的趣事。节目主创陈琳和团队成员每年都到博物馆采风。当在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看到唐三彩乐舞俑生动的舞蹈形象后,她开始思考:如果舞蹈能赋予唐乐舞俑灵魂,她们会带领现代人看到一个怎样的大唐? 

    ——摘编自河北青年报:《是谁复活了这群“唐朝小胖妞”?》

    1. (1)  写出材料一所属的史料类型,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反映的唐朝社会风貌。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3. (3)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 28. 科技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古代重大科技成果所占比重对比

    ——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编制

    材料二: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极其辉煌的成就,其中有许多成就是划时代的,它们的对外传播,也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材料三: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混战的局面,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宋元文化突飞猛进, 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1. (1) 从材料一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 (2) 依据《宋元科技传播示意图》,简述活字印刷的传播路径。任选图中的两项重大科技成就,谈谈它们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