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06 浏览次数: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图1~图4为长江和黄河流域的部分出土文物图。这可以说明( )

    A . 手工业标准化的趋势明显 B . 早期王权国家已经出现 C . 长江和黄河流域文化同源 D . 文明间存在交流与传承
  • 2. 《管子》记载: “良田不在战士(不赏给战士) ,三年而兵弱” “甲兵(军事) 之本,必先于田宅(农业生产) ”。这些主张( )
    A . 适应了兼并战争需要 B . 不利于小农经济成长 C . 有利于缓和土地兼并 D . 标志土地私有制确立
  • 3. 秦统一六国后修建了长城,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图5~8为秦长城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4. 汉初,诸侯王的爵位由嫡子继承,庶子无继承资格。汉武帝时,大臣主父偃认为这样会无法传扬儒家仁孝之道,建议诸侯王分封子弟为列侯。按汉制,侯国隶属于郡,与县地位相当。汉武帝同意了这一建议。这一建议有利于( )
    A . 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B . 壮大地方割据势力 C .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D . 增强皇室的凝聚力
  • 5. 北朝至隋唐时期,少数民族纷纷拟构“黄帝”祖源,追溯汉族先祖,上至北朝统治者,下至政府官员,皆有此行为。这说明此时( )
    A . 中国北方完成民族交融 B . 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C . 少数民族努力探寻族源 D . 民族间隔阂逐渐消失
  • 6.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撰诗评价古代某工程: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诗人认为该工程( )
    A . 促进了扬州发展 B . 结束了国家分裂局面 C . 推动了南北交流 D . 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 7. 图9为唐朝画家阎立本于贞观三年应诏而作的《职贡图》,描绘了唐太宗时婆利国和罗刹国千里迢迢前来朝贡的情景。使臣或长须连鬓,或肤色黝黑,或大袍裹身,或赤膊袒胸,仅围短裙。该作品( )

    A . 体现了域外风情与华夏文明的交汇 B . 真实再现了唐朝与域外国家的交往 C . 呈现了开元盛世下对外关系的发展 D . 反映了民族交融成为社会发展主流
  • 8. 唐朝的均田制取消了奴婢与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的规定;也取消了4岁以上丁牛每头受田30亩,一户限 4 头的规定。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
    A . 促进奴婢人身解放 B . 限制地主扩占农田 C . 鼓励农户改进生产 D . 提高农民生产意愿
  • 9. 宋代规定屡次应举不中者达到一定年限时,可凭借“特奏名”获得一官半职,在年龄上也无限制,以此表达朝廷对考生辛勤应考的体谅,大大缓和了应举者可能落榜的心理压力。该规定旨在( )
    A . 完善科举制度 B . 增加录取人数 C . 引导向学风气 D . 保障社会稳定
  • 10. 1141年,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订立和议。规定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其称臣,每年向其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该政权( )
    A . 建立者与鲜卑同源 B . 推行南北面官制 C . 曾出现“大定之治” D . 都城在宁夏一带
  • 11. 北宋废除了过去工商之家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到了南宋,任何人,只要没有触犯法律的前科,身上没有残疾,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些变化( )
    A . 实现了社会成员的平等 B . 表明了抑商政策的废除 C . 有利于门第观念的淡化 D . 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 12. 宋代出现了众多书写异域的著作,如沈括的《熙宁使史契丹图钞》、朱彧的《诸蕃志》《萍州可谈》 《岭外代答》等。这些著作都是据作者见闻记录,所叙述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动植物产等趋于客观真实,与以前志怪笔记中的异域想象大异。这反映了当时( )
    A .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自觉意识 B . 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治学态度 C . 开疆拓土经略异域的雄心壮志 D . 革故鼎新富国强兵的时代精神
  • 13. 内阁作为皇帝和群臣之间的沟通纽带,它一方面对群臣奏章进行“初审”、上呈;另一方面为皇帝提供顾问支持,缓解政务疲劳,传达皇帝旨意。由此可见,内阁的设置( )
    A .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降低了行政效率 C . 制约了君主专制 D . 方便了皇权运行
  • 14. 康熙指定少数亲信官员将地方舆情、粮食收成、自然灾害、粮价之类信息亲自缮就奏折,单独呈送皇帝,地方大员、中央官员不得与闻。康熙此举( )
    A . 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 . 推动了农业的稳步发展 C .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 D . 保障了地方物价的稳定
  • 15. 以下是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引进中国后的相关记载。这说明( )

    贵州《遵义府志》

    “包谷杂粮,山头地角,无处无之”

    陕西《扶风县志》

    “近则贫瘠地中包谷,盖南山各民新植,浸及于平原矣”

    《陶文毅公全集》

    “河南一省,半山半水,深山弯谷,地气较迟,全赖包谷”

    A . 玉米种植消除了粮食危机 B . 玉米适应性强 C . 玉米种植改善了生态环境 D . 玉米传播迅速
  • 16.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将鸦片改称“洋药”,规定:“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惟该商止准在口销卖。一经离口,即属中国货物; 只准华商运入内地,外国商人不得护送。”这表明( )
    A . 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B . 清政府有效遏止了白银流失 C . 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 . 外商完全垄断了中国鸦片贸易
  • 17. 南京国民政府曾经隆重表彰了自秦至清 40 位民族英雄,其中“率部出国,击败法军,克镇南、复谅山、摧强敌、扬国光,为中西战争第一大捷。治军四十余年,于时号为良将”,表彰的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冯子材 D . 邓世昌
  • 18. 在变法开展之前,康有为就公开表明与旧官僚体制为敌; 康有为在接受光绪帝召见时说:“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尔! ”这反映了维新派( )
    A . 态度坚决措施彻底 B . 缺乏策略急躁冒进 C . 准备充分斗志昂扬 D . 握有实权雷厉风行
  • 19. 图10为庚子年的战争时事木版画《天津城埋伏地雷董军门大胜西兵图》。该木版画可以用于研究 ( )

     图兵西然大門軍董雷地伏埋域津天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中法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0. 20世纪前期,陈独秀曾撰文指出,清朝皇帝溥仪比寻常人还要可怜,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被人们抛在粪缸里,再也不能号令全国了。在此陈独秀( )
    A . 抨击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 反对无能权贵通过“新政”掌握政权 C . 揭露袁世凯以革命党要求施压清政府 D . 赞扬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21. 近代中国某理发店在门外贴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的告示:“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保我主权”等口号响彻神州大地。这些告示、口号反映的事件( )
    A . 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B . 促成巴黎和会中国外交胜利 C . 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D . 彰显了中共的领导组织能力
  • 22. 20 世纪30年代,江西地区流传出一首歌谣《红军北上》,内容有: “一束茶花万里香,送别亲人上北方,打败鬼子回家转,那时人民乐洋洋。”这首歌谣反映的事件是( )
    A . 北伐 B . 长征 C . 全民族抗战 D . 人民解放战争
  • 23. 1942年,延安上自中央领导、八路军总司令,下到食堂伙夫、单位门卫,每个公家人都有生产任务。朱德总司令在王家坪开荒种了三亩菜地,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所在地的山坡下,至今还保存着毛泽东当年亲自耕种过的一块菜地。此举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生产坚持抗日战争 B . 精减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 . 团结民众建立民主政权 D . 廉政建设提高执政水平
  • 24. 图11漫画反映的战役( )

    A .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C . 打退了敌人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 人民解放军从此数量上取得优势
  • 25. “中央原以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城市,应该能为新中国经济做出贡献,现在上海不但活不起来,反而需要各解放区向上海输血。……不解决上海的问题,国内的经济形势就不会好转”。为解决“上海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是( )
    A . 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 B . 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C .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 26. 在战士们即将出国作战时,文教干事将苏联的共青团歌改了词,“我们用鲜血换来的一切,宁死也不能让给敌人,中国青年武装起来万众一心……”它唱出了战士们的心声——我们用鲜血换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换来的中国人民站起来,绝对不能让给敌人!这次作战的胜利( )
    A . 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B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 .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 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
  • 27.

    图12是创作于1958年的宣传画《新来的拖拉机手》。该作品反映出( )

    A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显著 B . 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 C . 一五计划成就影响农业生产 D . 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 28. 图13 为部分省市区(北京、上海、云贵川) 1964年、1966 年和 197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示意图。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 . 改善了国家工业布局 B . 优化了国民经济结构 C . 完善了国家工业体系 D . 推动了西部农业发展
  • 29. 1979年是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大包干”后的第一年,生产队获得了大丰收,全年粮食生产量高达6.6万公斤,比之前增加了近4万公斤,这一年是小岗村自农业合作化运动以来第一次有了充足的粮食向国家交了公粮。小岗村丰收的原因是( )
    A . 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释放农村生产力 B . 土地经营方式调整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 . 对外开放政策刺激农业生产扩大规模
  • 3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该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八大 B . 中共十九大 C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 .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3 小题, 31题13 分, 32题14 分, 33题13 分, 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政府在政治统治、军事镇守、经济发展之外,通过儒学教化软实力的建构,在根基性的文化及信仰层面建构起西南边疆与内地一致的统一体:广设府州县地方官学和官办书院;提供科场优惠政策;建立乡贤名宦祠,供奉清朝政府提倡的儒家正统思想的代言人。清朝在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宏伟过程中,能够因地制宜的为边疆和地方预留一定的自我表达空间,不仅有利于国家意识形态和“ 大一统 ”政治思想的推行与渗透,还有力地促进了边疆和地方新秩序的稳定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对国家主流文化和王朝国家的认同。

    ——摘编自郎玉屏《清代西南边疆儒学教化研究》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在西南边疆治理的举措及目的。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西南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效果。 
  • 3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详尽而透彻地分析了贯穿中日双方一切大小问题和一切作战阶段的全部基本要素,并对这些因素以及由它们交织而形成的态势的变化进行前瞻性分析,得出中国抗日的历程是艰难的、持久的,但结果一定是中国取得胜利的结论。在这一科学预见的指引下,毛泽东不仅将游击战和运动战提升到战略高度,而且指出,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论持久战》破除了全国人民思想上的迷雾,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战的力量。

    ——摘编自许恒兵 申一青《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战略智慧》、 赵虎《新时代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的思考——重读<论持久战>》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 
    2. (2)  据材料概括《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全民族的抗战”所作的努力。 
    3.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论持久战》发表的意义。 
  • 33.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国家生存和发展、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新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在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迈向民族复兴的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变化。邓小平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新变化,逐步形成了关于时代问题的新判断,为改革开放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由此推动世界格局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将以什么样的身份、发挥怎样的作用,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摘编自徐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交工作的历史经验》

    1. (1) 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建立后前30年外交的主要任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新中国的外交努力。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 世纪 70年代后邓小平的新判断及此时外交政策制订的目的。 
    3.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交的战略思想及举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