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评历史试...

更新时间:2024-05-08 浏览次数: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右图古人类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在中国出现这一生活状况最早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元谋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 2. 距今10000 年左右,长江中下游出现了我国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这一农作物是( )
    A . B . C . D .
  • 3. 《史记》记载:大禹治水,曾13 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的事迹重点体现了中华民族( )
    A . 艰苦奋斗的精神 B . 无私奉献的精神 C . 爱国主义的精神 D . 民族主义的精神
  • 4. 《尚书》中有“尧让舜”“舜让禹”的记载。文献反映当时部落联盟首领的选举实行(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5. 下图是我国古代部分朝代或历史时期变迁示意图。空白框中应分别填( )

    A . 商朝 东周 B . 战国 西周 C . 商朝 战国 D . 战国东周
  • 6.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表明分封制( )
    A . 避免了分裂割据 B . 开始于东周时期 C . 以分封同姓为主 D . 使周公成为皇帝
  • 7.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工具的制造突出表现为( )
    A . 打制石器 B . 磨制石器 C . 青铜铸造 D . 铁器冶炼
  • 8.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甲骨文出现在我国(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汉朝
  • 9. 下表是商鞅变法的部分内容。找出大大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内容编号( )

    政治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⑤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⑥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军事

    ⑦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A . B . C . D .
  • 10. 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这一年是( )
    A . 公元230 年 B . 公元前230 年 C . 公元221 年 D . 公元前 221 年
  • 11. 2021年,中国考古发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还有陶器、铁器,没有金银铜锡。这个墓的主人是西汉皇帝( )
    A . 秦始皇 B . 汉高祖 C . 汉文帝 D . 光武帝
  • 12. 看右图表,指出西汉统治者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A . “罢黜百家,崇尊儒术” B . 实施“推恩令” C . 盐铁专卖 D . 北击匈奴
  • 13. 公元前207 年,秦朝灭亡。其根本原因是( )
    A . 统一文字 B . 统一货币 C . 秦的暴政 D . 统一度量衡
  • 14.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于是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百家争鸣 C . 楚汉之争 D . 光武中兴
  • 15. “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
    A . 中外文明交流 B . 民族融合加强 C . 大一统局面形成 D . 军阀割据出现
  • 16. 汉武帝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他在长安兴办( )
    A . 大学 B . 私学 C . 佛学 D . 太学
  • 17.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是在( )
    A . 西汉时期 B . 西周时期 C . 东汉时期 D . 东周时期
  • 18. 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 . 《汉书》 B . 《史记》 C . 《诗经》 D . 《春秋》
  • 19. 佛教是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宗教。它发源于( )
    A . 古埃及 B . 古巴比伦 C . 古印度 D . 中国东汉
  • 20. 220年,汉献帝被废掉,魏国建立。与这一事件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曹操 B . 司马炎 C . 司马睿 D . 曹丕
  • 21. 在东晋,社会出现了“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的历史现象。这说明( )
    A . 北方人口南迁 B . 南方社会动荡 C . 北方长期战乱 D . 南方经济开发
  • 2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短暂统一过全国的政权是( )
    A . 西魏 B . 东晋 C . 北魏 D . 西晋
  • 23. 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建康是今天( )
    A . 陕西西安 B . 河南洛阳 C . 江苏南京 D . 湖北荆州
  • 24. 圆周率是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
    A . 顾恺之 B . 祖冲之 C . 贾思勰 D . 王羲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 小题,共52分。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右图表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右图历史人物生活在什么时期? 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概括其治国思想。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列图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是哪一年修建的什么水利工程图? 它是谁主持修建的? 对成都有什么意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是什么形势图? 什么战役为它的形成起了决定作用?其中蜀国是谁建立的? 吴国加强与东南海岛联系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通西域的结果,使广大的西域地区从此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西域各族人民加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毫无疑问,汉朝的民族交往交融,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基础,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汪高鑫《汉代的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建立于哪一年? 定都在哪里?西域主要指今天我国哪个地区?为“通西域”作出重大历史贡献的人是谁?结合史实说明“汉通西域的结果,使广大的西域地区从此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1. (1)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一少数民族,在谁领导下,通过改革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概括他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