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7课外交事业...

更新时间:2024-01-17 浏览次数: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下·长沙期末) 英国国际关系学者汤姆•福迪曾说:“在全球不确定因素快速增多的情况下,中国是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堡垒。”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证明了这一观点。这表明我国( )
    A . 经济发展速度领先世界 B . 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升 C . 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D .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 2. (2023八下·闽清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下列史实反映出( )

    ☆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 维护祖国统一 B .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C . 捍卫领土主权 D . 取得外交巨大成就
  • 3. (2023八下·闽清期末)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 .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香港回归、邓小平理论 C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D . 中国梦、“一带一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4. (2023八下·市南区期末) 基辛格在《论中国》写道,“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泽东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一一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
    A . 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 .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C .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D .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 5. (2023八下·崂山期末) 2023年在美国孟菲斯动物园的大熊猫丫丫的回国之路引起众人关注,不禁让人想起1972年4月我国政府首次赠送美国的两只熊猫“玲玲”和“兴兴”,中美“熊猫外交”从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下列促成“玲玲”和“兴兴”赴美的直接因素是( )

     

    A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 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 6. (2023八下·崂山期末) 前不久,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东沙特与伊朗重新确立外交关系。另外中国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俄乌冲突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中国也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曾推动《巴黎协定》生效( )
    A .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 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C . 主导世界发展的作用已被认可 D . 始终坚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7. (2023八下·城阳期末) 有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这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的最小让步。从长远来看,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 “一个中国”原则 C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 . 《朝鲜停战协定》
  • 8. (2023八下·辛集期末) 下表信息反映了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                                                                                                                                                      

    年份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7年

    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136

    162

    175

    A . 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B . 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 . 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 D .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9. (2023八下·南宁期末) 准确识读历史大事年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从下面历史大事年表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的主题是( )                                                                                                                                                                          

    1955年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6年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66年

    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2012年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A . 科技与文化成就 B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C . 对外开放与科技成就 D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二、材料分析题
  • 11. (2023八下·昌平期末) 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彰显大国风范。

    材料一:

    材料二:经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多年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国际格局初露端倪。这为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提供了机遇。经过多方努力,到70年代初,我国外交工作打开新的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第二次建交高潮……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到197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有1 10多个,这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情况(部分)

    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 29 个国家参与的 ①
    1990年中国政府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 5 名军事观察员,开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 ② 成员,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峰会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
    2015年中国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6年中国签署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 2019年9月)》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些原则”的重要价值。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取得的外交成就。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取得突破性大发展的原因。
    3. (3) 完成材料三的表格。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方式。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