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合川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

更新时间:2024-01-12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 1. 下列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
    A . 路程 B . 瞬时速率 C . 加速度 D . 时间
  • 2. (2019高一上·山西月考)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 B .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 3.  如图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细绳将一个匀质钢球悬挂在A点,钢球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减小细绳长度,则细绳对钢球的拉力(  )

    A . 变小 B . 不变 C . 大小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D . 变大
  • 4.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测力计的量程必须相同 B . 两个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一定要垂直,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 C . 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可以不与木板平行 D .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至同一位置
  • 5. 如图所示,一工人手持砖夹提着一块砖匀速前进,手对砖夹竖直方向的拉力大小为F。已知砖夹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砖夹与砖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砖块不滑动,则砖夹与砖块一侧间的压力的最小值是(  )

    A . B . C . D .
  • 6. 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 s和6 s B . 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 s,随后向后运动 C .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5 s末 D . 4 s 后甲在乙前面
  • 7. 如图所示,倾角的足够长斜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的物块A与质量的物块B,用细线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物块A与定滑轮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用手(图中未画出)托着物块B,使其与定滑轮间的细线竖直。将物块B由静止释放,当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距离时(物块B未落地),细线断开。已知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释放物块B前,水平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 . 细线断开时,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1m/s C . 细线断开后,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D . 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时间为0.6s
二、多选题
  • 8.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分别是4N、6N、8N,那么这个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 . 1N B . 8N C . 15N D . 20N
  •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A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质量为m的小滑块B轻放在木板左端,经过一段时间恰好从木板的右端滑出,小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只增大m,则小滑块不能滑离木板 B . 若只增大M,则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变短 C . 若只增大v0 , 则小滑块离开木板的速度变大 D . 若只减小μ,则小滑块滑离木板过程中小滑块对地的位移变大
  • 10.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A、B、C三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用轻绳或轻弹簧连接,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三者保持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轻绳被烧断的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 B . 在轻绳被烧断的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 C . 突然撤去外力F的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 D . 突然撤去外力F的瞬间,C的加速度大小为0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7分)
  • 11. 实验小组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图中的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电压为交流V;
    2. (2) 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在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打下A点到E点的时间间隔为s;打下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m/s2(后两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若实验过程中电源的频率突然变大了,而同学们不知道,则实验的求出的加速度与正常情况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2. 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轻质橡皮筋弹力与长度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长木板的左端,皮筋另一端系一段细线,细线跨过长木板右端的定滑轮与小桶相连;

    Ⅱ:向小桶内注入一定质量的细沙,稳定后测量橡皮筋的长度l;

    Ⅲ:取出细沙,并测量细沙的质量m;

    Ⅳ:重复Ⅱ、Ⅲ步骤,获得多组对应的m、l数值;

    Ⅴ:描点连线,得到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完成下列填空:

    1. (1)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用、g来表示)。
    2. (2) 由于乙图中质量m没有包含小桶的质量,乙图中纵截距的数值橡皮筋的原长(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未考虑小桶的质量对劲度系数的测量影响(填“有”或“无”)。
  • 13. 2022年,我国某新型动车组进行进站测试。已知列车的初速度为 , 加速度大小为 , 设列车的运动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 (1) 末的速度大小v;
    2. (2) 整个减速过程中运动的距离。
  • 14. 用三根细线a、b、c将重力均为G的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细线c水平。求:

    1. (1) 细线a、c分别对小球1和2的拉力大小;
    2. (2) 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
    3. (3) 保持小球1、2的位置不变,改变细线c的方向后小球仍能处于静止状态,求细线c中最小的拉力F。
  • 15. 如图所示,传送带的倾角θ=37°,从A到B长度为10.25m,传送带以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A端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2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划痕,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和煤块质量变化,求:

    1. (1) 煤块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 (2) 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留下划痕的长度;
    3. (3) 若传送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逆时针加速转动,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摩擦力正方向,请写出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f与加速度a的关系式,并画出f-a图像(需要在图中标注出转折点的坐标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