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当huáng hūn临近时,天空渐渐染上了一抹绚烂的色彩,绽放出多彩的光芒。望着天边壮美的wǎn xiá,他xiào xī xī地挽着qī zǐ的手。生活或许xún cháng,但总会有wú qióng wú jìn的惊喜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 2. 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明明总是丢三(luò là)四,这不,又把书包忘在了教室的角(luò là)。
    2. (2) 她成为实至名归的(guàn guān)军,主办方为她戴上了金色的头(guàn guān)。
    3. (3) 面对敌人的(qiáng qiǎng)逼,他展现出了坚不可摧的决心和顽(qiáng qiǎng)的态度。
  • 3.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酬:①为了报答别人的劳动而付给的钱物;②实行;实现;④商业上指以优惠价格出售商品给顾客。

    1. (1) 为了拓展人脉,爸爸经常参加各类商务应活动。 
    2. (2) 她的文章发表了,获得了人生第一笔稿。 
    3. (3) 年少时的壮志未 , 如今已成为他心底的遗憾。 
    4. (4) 楼下的超市正在开业大宾,优惠多多,还有幸运大抽奖。 
  • 4.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浸略 牺牲 平衡 千真万确 B . 庄稼 协调 焦急 不记其数 C . 潜水 允诺 叮嘱 震天动地 D . 纵横 拘束 毁灭 兴高彩烈
  •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是( )
    A . 这尊雕塑的姿态非常优雅。他总是以乐观的姿态对待生活中的困难。 B . 他这个人很爱贪小便宜。东边市场的菜不仅新鲜还便宜 C . 今天的气候温和宜人,阳光和煦。她性格温和善良,对谁都和蔼可亲。 D . 他们开辟出上山的路。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 6. “我们应该时刻铭记饮水思源 , 珍惜父母的辛劳付出。”与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是( )
    A . 一个好汉三个帮 B . 吃水不忘挖井人 C . 打开天窗说亮话 D . 前怕狼后怕虎
  • 7. 根据下面的情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

    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先生目睹国家面临 ____,写下了《少年中国说》以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他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此文寄托了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也振奋人民的精神。经过几代“中国少年”的努力____,家家户户安居乐业。

    A . 生灵涂炭 B . 内忧外患 C . 国泰民安 D . 路不拾遗
  • 8. 下列诗句与《牛郎织女》无关的是( )
    A .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B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 .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D .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以多。
  • 9. 按要求修改句子。
    1. (1)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句)
    2. (2) 海力布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陈述句改转述句)
    3. (3) 地道战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惊人的奇迹。(陈述句改反问句)
  • 10.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古诗词中饱含着作者的心声与盛情。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 (1) “美哉,我少年中国,,壮哉,我中国少年,!”两句抒发高尚气节,立志做一个立身高处,德行高洁的人。
    2. (2) 岳飞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满江红》,留下了激励人们珍惜时间的名句:“
    3. (3) 林升在《题临安邸》中以讽刺的手法写下“”,不露声色地揭露统治阶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4. (4)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他忧国忧民,“”诉说了他希望祖国南北统一的遗愿,并嘱咐儿子在家祭时不要忘记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告诉他。
  • 11. 民间故事有些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期盼,有些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有些传承着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请介绍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

    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是《》,我喜欢它的理由是:

二、阅读理解
  • 12. 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1. (1)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精髓——

      壮观——

      珍奇——

    2. (2) 第①自然段中 都是表示朝代的字词,这些字词体现了圆明园所藏文物 
    3. (3) 阅读划线语句,句中的“闯进”可不可以换成“进入”?为什么?
    4. (4) 请在第②自然段中用“——”划出体现圆明园历史价值无比珍贵的句子。
    5. (5) 假如你见到圆明园的废墟,回想英法联军的暴行,此刻你会想什么?
  • 13. 课外阅读。

    女娲造人

    盘古开辟天地以后,那些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演化成鱼虫鸟兽。从此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世间充满了生机。

    不知什么时候,大地上出现了一位人手蛇身的女神——女娲。女娲一个人在广阔的天地间游走,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孤单。这天,看着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豁然开朗。想到这里

    她从池塘边挖了一些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不一会儿他的模样和女娲差不多,女娲将它放在地上,它居然活了。女娲见了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这种小东西,并把他们叫做“人”。这些“人”是仿照女娲的样子造出来的

    女娲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的。便不停地捏了起来,可世界太大了。女娲想了想,于是,伸入泥浆,蘸了好些泥浆向地上甩去。那些泥浆落在地上

    女娲高兴极了,她不停的挥着藤蔓,就这样,有的跑到水边,有的走进森林

    这一天,女娲看到地上躺着许多人,一动也不动。原来,他们已经鬓发斑白,死去了。女娲不禁暗暗着急。于是女娲便仿造万物,繁衍后代。人类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1. (1) 女娲想要造人的原因是什么?请在文章中用“ ”划出相关的语句。
    2. (2)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女娲是如何造人的,完成下表。

    3. (3) 结合上下文,想一想划线句中的“居然”一词体现了女娲什么样的想法?( )
      A . 女娲只是随手捏一捏,并没有想创造人类。 B . 女娲没想到能够成功,觉得非常惊喜。 C . 女娲只是想捏一个泥人,而不是有生命的人。
    4. (4)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女娲是一个 的人。
    5. (5) 民间故事中会有许多充满想象力而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认为这个故事哪个情节特别神奇?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6. (6) 民间故事的精彩纷呈,是祖辈想象力的一个见证。如果你来创造性复述这个故事,你会加入哪些情节呢?发挥想象力
三、习作
  • 14. 家是一个温馨的避风港,家人总是与我们分享爱和支持,一起度过生活中的美好时光,请你用文字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家人。

    想想你的这位家人在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4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