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09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神圣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这样一段碑文:“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可知,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新课题是( )
    A . 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B . 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 . 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D . 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 2. 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与楹联歌颂的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 金田起义 C . 黄海海战 D . 虎门销烟
  • 3. 黑龙江黑河市的瑷珲历史纪念馆的西侧,建有一面风铃墙,上面悬挂1858个风铃,寓意不忘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的割地之耻。这次“割地之耻”是指(    )
    A . 割北方领土给俄国 B .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 割九龙司给英国 D . 割台湾岛给日本
  • 4.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喻手足相残)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指的是( )
    A . 金田起义 B . 天京事变 C . 西征湘军 D . 东征受挫
  • 5. 观察右图目录:省略号代表的标题是( )

    A . 自由与进步 B . 侵略与反抗 C . 自强与求富 D . 民主与科学
  • 6. “面对与西方的冲突一败再败,当时的开明士大夫阶级发动了‘自强’运动,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工具来保护中国文明,即通过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保持中国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对这一段材料的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该材料中的“一败再败”指的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B . “开明士大夫”指的是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 C . “自强”的含义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D . “移植西方的机械工具”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 7. 下面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盈余图。图中信息能够反映出( )

    单位:万两(银)

    A . 清政府的财政盈余逐年增加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平等条约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C . 晚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D . 近代前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 8. 戊戌变法起于松筠庵中的“公车上书”,成于仁寿殿内的君臣召对,终于菜市口里的喋血刑场。其中“仁寿殿内的君臣”是( )
    A . 道光帝、林则徐 B . 咸丰帝、奕䜣 C . 光绪帝、李鸿章 D . 光绪帝、康有为
  • 9. 下列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内容的是( )
    A .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B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 .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D .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
  • 10. 下列口号属于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是( )
    A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B . “自强”、“求富” C . “救亡图存” D . “扶清灭洋”
  • 11.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12. 同盟会成立时北京城一茶馆里四兄弟聊天片段,甲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丙说:“我看过北京人在街头传送着我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消息”丁说:“我坐过轮船”。其中说谎的是( )
    A . B . C . D .
  • 13. 民国时期,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曾先后设置了自由县、平等县、博爱县和民权县四个模范县,其中博爱县和民权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县名的设置体现的时代思想是( )
    A . 自强求富 B . 变法维新 C . 三民主义 D . 民主科学
  • 14.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bē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 . 完全实现了革命目标 B . 彻底改变了社会性质 C .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D . 结束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封建制度
  • 15.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体的变化。下列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词汇有( )
    A . 民国、孙文、共和 B .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 C . 军阀、实业救国、鲁迅 D . 革命、中国共产党、抗日
  • 16.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下列描述符合“新的东西”的是( )
    A . 是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体系 B . 辛亥革命推动其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C .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发挥出重要影响 D . 李大钊对其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 17. 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是( ) 

    ①反对迷信 ②反对专制 ③反对军阀独裁 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由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

    ①运动中心扩展到上海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③工人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9. “从上海的石库门,到嘉兴的南湖,一叶小船,摆渡了暮霭沉沉的中国,开启了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崭新的一页。”对其中“崭新”的理解准确是( )
    A . 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B . 新的革命道路——俄国的道路 C .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D . 新的奋斗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 20. 1921年,中共“一大”在红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红船精神”的内涵是( )
    A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 . 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 C . 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D .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于牺牲的精神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中国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完成下表。

      战争

      战后签定的条约

      主要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

      《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2) 从“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 22.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1) 图①和图②人物的救国主张分别是什么?他们在向西方学习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 (2) 图③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即辛亥革命。对此,你如何评价?
    3. (3) 图④人物领导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 23. 在学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后,某历史兴趣小组设计了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中共成立】

    【中共“二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工人运动】“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 1922 年初到 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 100 多次,参加人数达 30 万以上。”

    1. (1) 结合右图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 (2) 中共“二大”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 (3)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次历史事件让中国共产党得到怎样的认识?
  • 2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下图。

    1. (1) 图中A段“开始下降”源于某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此次事件中出现的民族英雄有哪些?试举两例
    2. (2) 图中B段,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两例史实。
    3. (3) 从B段转为C段“升出一片光明……”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什么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