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联合摸底...

更新时间:2024-01-11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益沅桃城镇群(位置见下图)包括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桃江县行政辖区范围,城镇群GDP总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在全省的排名相对靠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益沅桃城镇群关键经济指标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 自然条件恶劣,不利经济发展 B . 交通条件差,与大都市联系少 C . 受辐射带动大,但远离大都市 D . 处于国家战略影响区域的边缘
    2. (2) 为加强与长株潭城市群的联系,益沅桃城镇群未来发展方向不合理的是( )
      A . 交通纳入区域整体规划 B . 产业发展与长株潭一致 C . 政务平台加强区域合作 D . 推进医疗教育区域共享
  • 2. 低碳食品是指在食品的生产、运输和消费环节中,耗能低、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食品。碳标签是一种将商品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指数标示出来的工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外地蔬果相比,本地蔬果属于低碳食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新鲜蔬果损耗较低

      ②过度包装较少

      ③冷藏保鲜投入较少

      ④销售价格较低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与当地反季节蔬果相比,应季蔬果属于低碳食品的具体表现是( )
      A . 产品品质更好 B . 运输距离较短 C . 设备投入减少 D . 生长周期缩短
    3. (3) 碳标签对我国未来农产品出口欧美国家的影响是( )
      A . 扩大农产品出口范围 B . 稳定农产品出口价格 C . 增加农产品的出口量 D . 促进农产品出口转型
  • 3.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如下图),黄河故道、断堤横贯全境,历史上受风沙等自然灾害威胁极大。为了防范自然灾害,60年代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在黄河故道上种植泡桐防护林。兰考泡桐被发现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近些年,当地大力发展民族乐器产业,吸引了众多民乐生产企业在兰考投资建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当年选种泡桐作为农田防护林的主要原因是( )
      A . 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 B . 树冠层面积大,遮阳效果好 C . 耐盐碱,生长速度快 D . 耐高温,抗旱能力强
    2. (2) 兰考民族乐器生产量较大,但出口量很少,主要是因为( )
      A . 出口品质要求高,产量小 B . 传统文化差异大,市场小 C . 制作技艺较落后,成本高 D . 国际运输成本高,利润低
  • 4. 自然生态类研学旅行基地主要是以山岳、林草、河湖、地质遗迹、地貌等资源为优势。与传统文化、国情教育、综合实践等类型相比,自然生态类研学基地数量较少。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国家级自然生态类研学基地的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河北、安徽、江苏省内自然生态类研学基地数量较多的共性条件是( )
      A . 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广阔 B . 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C . 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 D . 政策支持,产业基础较好
    2. (2)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自然生态类研学旅行市场占比超过华南地区,主要是因为( )
      A . 交通发达 B . 经济发达 C . 气候凉爽 D . 资源丰富
  • 5. 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准平原是一种大规模的夷平面,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经过一定的内力作用后,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后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也可因构造上升而形成高原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这种景观在丹霞地貌中较为常见。下图为广东丹霞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准平原的发育大致过程是( )

      A . a—b—c—d B . b—a—c—d C . d—c—b—a D . b—d—a—c
    2. (2) 流水作用在准平原形成过程中主要表现为( )
      A . 风化作用 B . 搬运作用 C . 侵蚀作用 D . 堆积作用
  • 6. 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呈现较弱增温或变冷的趋势,称为全球变暖“停滞”。1998~2012年,全球变暖“停滞”明显。科学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并没有真正停滞,而是能量的储存和再分配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能量转移至海洋中。其中,太阳活动、信风,海陆热力差异、人类活动等是影响全球变暖“停滞”的重要因素。下图为1980~2014年全球不同深度海洋累积的能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1998~2012年期间,海洋( )
      A . 能量主要储存在300~700m B . 不同深度储存的能量逐年上升 C . 能量储存最不稳定的是2000m~海底 D . 能量储存量变化最大的是0~300m
    2. (2) 下述现象最可能引起全球变暖“停滞”的是( )
      A . 太平洋信风增强 B . 森林大面积增加 C . 频繁的火山喷发 D . 大气中CO2浓度上升
    3. (3) 导致全球变暖“停滞”最明显的区域和季节是( )
      A . 北半球,夏季 B . 南半球,夏季 C . 北半球,冬季 D . 南半球,冬季
  • 7. 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独有的生态系统,通常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积而成,植被稀疏,但零星生长的植被特有性强,演化出新物种的概率高。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7月等温线及雪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流石滩最可能出现在( )
      A . 疏草寒漠带 B . 高山草甸带 C . 积雪冰川带 D . 灌丛草甸带
    2. (2) 流石滩生长的植被演化出新物种概率高的原因是( )
      A . 植被生长季较短 B . 物种之间交流困难 C . 降水量较大 D .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逢简水乡位于珠江口西侧,是历史上“桑基鱼塘”的重要基地之一,以栽桑养蚕为核心,逐渐成为繁荣昌盛的丝绸产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因无节制建设工业园区而导致环境恶劣,村民外流、民宅破败。近十年来,逢简水乡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以优美的环境为底色,以逢简文化创意村为目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岭南特色小镇,2020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下图为逢简水乡的位置示意图。

    1. (1) 分析历史上逢简水乡成为重要丝绸产地的有利条件。
    2. (2) 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逢简水乡丝绸产业逐渐衰败的原因。
    3. (3) 简述近年来逢简水乡旅游文创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布拉多半岛是北美洲最大的半岛,位于美洲大陆最东端,是前寒武纪时期古陆台的一部分。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拉布拉多半岛上冰川广布。现在拉布拉多半岛地表起伏较小,海拔不高,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半岛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分异明显,线段L以北为苔原带,以南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下图为拉布拉多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 (1) 判断拉布拉多半岛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 (2) 说明拉布拉多半岛地表起伏较小的主要原因。
    3. (3)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拉布拉多半岛自然带纬度地带性分异明显的主要原因。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黑碳是含碳物质(主要是石油,煤、木炭,树木、柴草、塑料垃圾,动物粪便等)不完全燃烧发生热解的产物。蓝碳是指世界上的海洋生物固碳,能够固定碳总量的55%。海洋的蓝色碳汇——特别是红树林、盐沼和海草——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部分埋在海洋沉积物里的碳,这就是“蓝碳”。

    材料二: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下图为我国沿海各省区(不包括港澳台)三类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单位:万吨)统计图。

    1. (1) 据图指出我国南北方地区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的异同。
    2. (2) 与黑碳经济相比,分析发展蓝碳经济的积极意义。
    3. (3) 据图简述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巩固蓝碳可采取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