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1-09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江苏) 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B . 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 . 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 . 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
  • 2.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 . 乙表示细胞内液 C . 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乙、丙中 D . 丁中O2浓度一定比甲中高
  • 3. (2022·浙江) 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 . 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 C . 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D . 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
  • 4. (2022·济南模拟) 失温症是指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时出现的各种症状。失温症的症状取决于体温下降幅度,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抖与意识混浊;中度失温时发抖症状消失,但精神错乱的状况会加剧。在重度失温的情况下,会有反常脱衣现象,也就是患者开始脱去衣物,这也同时增加了心搏停止的风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环境寒冷是引发失温症的主要原因,夏季运动不会发生失温现象 B . 成人中度失温时发抖症状消失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的调节功能增强所致 C . 重度失温时,人意识模糊感到热,此时皮肤毛细血管中血流量上升 D . 轻度和中度失温时,可通过加大运动量抵御寒冷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 5. (2020·全国Ⅰ) 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 .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 .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 .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 6. (2022·全国甲卷) 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 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 B . 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 C . 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 D . 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
  • 7. (2023高二上·高邮月考)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 . 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C . 脊髓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D . 脑干中有些部位可以调节人体的呼吸、心跳等生命活动
  • 8. (2022·海南) 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 . 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 C .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 D . 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 9. (2020·全国Ⅲ)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 B . 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C . 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 D . 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
  • 10. (2023·沈阳模拟) 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内环境中的HCO3-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 B . 水杨酸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 C . 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 D . 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
  • 11. 某同学以玉米胚芽鞘为实验材料探究了α-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见表:

    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

    6

    NAA溶液浓度(mol/L)

    0(蒸馏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

    胚芽鞘增长度(mm/d)

    +2.6

    +3.2

    +3.9

    +5.1

    +3.1

    +1.8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说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 . 浓度为10-4 mol/L的NAA溶液也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C . 1号培养皿为对照组,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 D .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 mol/L左右
  • 12. 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乙烯 B . 植物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来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C . a浓度的激素②抑制细胞伸长,b浓度的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 除了激素的作用外,阳光、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 13. 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血清葡萄糖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24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280

    mg/dL

    150~220

    促甲状腺激素(TSH)

    5.9

    μIU/mL

    1.4~4.4

    A . 该男子患有糖尿病,可口服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B . 该男子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 C . 该男子的总胆固醇偏高,可能会引发高血压 D . 血液的生化指标应保持恒定,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
  • 14. (2023·湖北) 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2+),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心肌收缩力下降 B . 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C . 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 D . 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
  • 15. (2020·全国Ⅰ) 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 . 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 . 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 . 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 16. (2021·浙江) 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B . 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C . 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D . 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
二、综合题
  • 17. 图一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图,图二为人体某组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虚线内物质构成的环境称为,其中A代表
    2. (2) 填写图一中D、E系统的名称:D;E
    3. (3) 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4. (4) 营养不良的病人,因④中降低,导致水分滞留在(填序号)中,形成组织水肿现象。
    5. (5) 如果图二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④⑥⑦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处。
  • 18. 如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使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引起 肌肉收缩。分析回答:

    1. (1) 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的组成部分,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 电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2. (2) 图中释放Ach的结构是神经元的(填“树突末梢”或“轴突末梢”),Na+通过方式由通道进入肌细胞内。
    3. (3) 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4. (4) 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故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症状。
  • 19. (2022高二下·湖州期中)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精神压力、感染病原体、肾脏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都会引起内环境失调。图1是人体某组织局部示意图。图2是①②③3名受试者在摄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人体内血糖含量变化示意图,a 代表仅对②号受试者静脉注射了一定量的某种激素。

    1. (1) B液水分的主要来源有A液、C液及。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可能会出现现象。
    2. (2) 食盐过多也是引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盐饮食会导致血液量增多的原因是
    3. (3) 图2中②号注射的激素在人体内由细胞分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促进该激素的分泌。
    4. (4) 若对①号受试者静脉注射了一定量的②号同种激素,发现曲线下降程度很小,可能的原因是。检查发现,该个体是在感染某种病毒后导致机体对该激素的敏感性降低。
  • 20. 一类人血液恶性肿瘤与B淋巴细胞恶性增殖相关。检测发现,恶性B淋巴细胞细胞膜上存在一种特异表达的蛋白质——CD19(如图1),而其他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存在CD19。研究人员通过制备CAR-T细胞(如图2)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疾病。CAR-T细胞是细胞膜上具有嵌合抗原受体(CAR)的T细胞。CAR是一种主要包括胞外结合区、跨膜区和膜内信号区的融合蛋白(如图3)。胞外结合区可特异性识别CD19,跨膜区起到链接胞外结合区与膜内信号区的作用。胞外结合区与CD19特异性结合后,可激活膜内信号区导致该T细胞活化,从而具有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将CAR-T细胞输回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进行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通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能够发挥功能,从而识别和清除癌变的细胞,但患者此功能较弱,其发生血液恶性肿瘤风险更高。
    2. (2) CAR-T细胞对恶性B淋巴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是
    3. (3) 将CAR-T细胞注射入病人体内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对注射物进行抽查、检测(填序号)。

      ①CAR-T细胞数量   ②CAR-T细胞活性   ③是否无菌   ④是否含有CD19基因

    4. (4) 利用CAR-T细胞进行治疗时,患者不出现免疫排斥,试分析其原因是
  • 21.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果农为了提高果树的挂果率,通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侧枝的生长,其原理是
    2. (2) 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的作用。为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插条用浸泡法分别放在4种浓度的2,4-D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2,4-D浓度/(mg/L)

      0

      8

      12

      16

      20

      枝条生根数/条

      18.5

      45.5

      52.0

      23.0

      15.2

      ①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与植物激素相比,其优点是

      ②用沾蘸法处理插条,与浸泡法相比,所用浓度(填“较高”“较低”或“相同”),所需处理时间(填“较长”“较短”或“相同”)。

      ③从实验的结果可知,与浓度为8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6mg/L的2,4-D溶液对插条的影响是否体现两重性?。原因是

      ④若要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进一步实验,从表中数据判断,实验时2,4-D浓度的取值应设在mg/L范围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