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题目
  • 1. 古诗文积累,班里的同学有各自喜欢的方式,请你根据提示,帮他们完成积累。

    小宇:我喜欢用摘录的方式抄写经典语句。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子曰:②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子夏曰:③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小文:我喜欢以品析的方式积累古诗词。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以④ “”一句想象团聚的场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

    小美:我更偏爱于用主题整合的方式进行积累。

    诗歌中不缺乏豪情的体现。“⑤。”是刘禹锡在明丽秋景下,愈挫愈奋,诗情豪迈;“⑥ 。”是谭嗣同渴望冲决罗网、追求个性解放的豪情。

  • 2. 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宋代]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 . 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 . 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 . 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 . 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铁马冰河”的梦境是诗人热衷战争的表现。
  • 3. 阅读文学社发布的倡议书,完成下面小题。

    倡议书

    同学们:

    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可见,书是生命最好的养料。为建设读书氛围,创建书香校园,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要好读书。一个人只有坚持阅读,才能保持精神富足,面对分歧,才能避免极端(1)xiá ài,学会求同存异;面对选择,才能避免(2)suí shēng fù hè,学会独立判断;面对发展,才能避免思想禁锢,学会(3)páo gēn wèn dǐ。

    要读好书。市面上的书籍质量 ____,只有真正的好书才能让人进步。经典犹如美不胜收的风景,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所以,同学们读书要从经典读起,增长智慧,探索____。

    要善读书。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读书,意味着要学思结合。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多交流、多探究、多实践,阅读过程中____,方有大收获。

    与好书相伴,与经典同行。我们倡议:让阅读融入生活,点亮人生!

    南实文学社

    2023年11月30日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 (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参差不齐 奥妙 吹毛求疵 B . 参差不齐 奥秘 精益求精 C . 良莠不齐 奥秘 精益求精 D . 良莠不齐 奥妙 吹毛求疵
    3. (3) 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指出语病类型并修改句子。

      语病类型:,修改: 

  • 4. 七年级101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人们已经广泛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____,____;书籍好像一盏明灯,它能指引我们踏上前进的方向。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

    1. (1) 请仿照前后句子的格式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2. (2) 活动现场需悬挂一副对联,不适合的一项是( )。
      A .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B . 脚下行路千里远,腹中贮书万卷多 C . 轻研竹露栽唐句,细嚼梅花读汉书 D .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 5. 班级围绕《朝花夕拾》《西游记》两部名著,开展“名著研读”分享会,请你参与。
    1. (1) 活动一:成长足迹画人生轨迹

      人物

      成长足迹

      我的批注

      鲁迅

      (儿时)绍兴→(求知)南京→(学医)

      →(弃医从文)回国

      从人物的经历,我得到的

      成长启示是:③

      孙悟空

      (出世)花果山→(学艺)灵台方寸山

      →(被压山下)②→(求

      经)西天取经路上→(得经)灵山

    2. (2) 活动二:成长有痕——说成长故事

      有人说,成长需要自我修炼;也有人说,成长需要他人相助。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下面其中一个人物的经历作简要说明。

      《朝花夕拾》中的鲁迅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二、文海徜徉·阅读(41分)
  • 6. 赏读雅趣·古诗文阅读(17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注释:①后主:刘备之子,名禅(shàn),小名阿斗。继位之后由诸葛亮辅佐。②余饶:宽裕。③仰:依赖。

    (诸葛亮《言家事》)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非宁静无以远 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年与时

    2. (2) 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别治生,长尺寸/静修身,俭以养德 B . 卒,如其所言/悲守穷庐,将复何 C . 于臣在外任/后狼止而前狼又 D . 悉仰于官,不别生/险躁则不能
    4. (4)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若 臣 死 之 日 不 使 内 有 余 帛 外 有 赢 财 以 负 陛 下

    5. (5) 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定格为智慧的化身。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 7. 品读自然·抒情散文

    鳝鱼骨的滋味

    ①在北京,刚刚飘起小雪的日子,听说更北的地方还有一波寒流将至。围炉吃火锅,是对寒流最好的准备了。朋友们特地带我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红灯笼、黄木板,每一桌上都有一口热气腾腾的铜锅。

    ②朋友点了一个大号的酸菜白肉锅,加了几盘羊肉。我也点了几个菜,特别点了爆炒黄鳝和韭黄炒鳝。跑堂的过来,看了看菜单,好意地探询:“先生,您点了两道鳝鱼呢!”

    ③“对了,我喜欢吃鳝鱼!”

    ④“老师怎么爱吃鳝鱼的呢?”朋友问。

    ⑤我沉思了一下,就在水汽淋漓的火锅店里,简单地说起一段往事。小时候,我家门前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摊子黄昏才开张,那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我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⑥为什么要低着头呢?

    ⑦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高,我们根本吃不起。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姐妹很多,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

    ⑧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⑨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

    ⑩为什么洗也不洗?

    ⑪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⑫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把葱花,关火。鳝鱼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

    ⑬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虽然吃不起鳝鱼与面包,但是鳝鱼与面包是有钱就吃得到,鳝鱼骨和面包皮却是只有深爱我们的妈妈才做得出来。

    ⑭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用的固然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术。

    ⑮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油锅时忽然就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⑯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到外地念书。偶然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⑰“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的,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一边怀念那一段艰苦的岁月。”我对北京的朋友说。大家听得入神,纷纷夹起鳝鱼,细细咀嚼,当然,有故事加味,鳝鱼也变得别有滋味了。

    ⑱晚饭后,在飘着小雪的北京街头漫步,想到我们的生命正是鳝鱼骨这类看似微贱的东西,累积出无价的意义,使我们感到丰盈。谁能告诉我,鳝鱼骨一斤多少钱?面包皮一袋多少钱?市场里捡来的青菜一斤多少钱?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⑲妈妈早已离世,在北京的雪夜中,我想到再也喝不到清炖的鳝鱼骨汤,再也不能,一口一口,细细体会妈妈的深情。

    ⑳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空中飘落的雪花。

    1. (1) 本文写了作者与鳝鱼骨的故事。梳理⑤—⑰段“我”的经历和感受,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小时候,闻到炒鳝鱼的香味,渴望吃到 →① → 从外地上学回来,喝到妈妈熬的鳝鱼骨汤,充满感动 →② 

    2. (2) 对这篇散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写“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的,总会点两道来吃”,只是为了强调小时候穷吃不起,长大富裕了,想吃多少都可以。 B . 第⑱段以一连串的问句排比,强调了鳝鱼骨这类看似微贱的东西,如果承载着爱,就能丰盈我们的生命,具有无价的意义。 C . 作者在第⑲段中,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两个“再也”,强烈表达了喝不到妈妈熬的鳝鱼骨汤的遗憾和对妈妈的思念。 D . 文章结尾写“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空中飘落的雪花”,既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又起到了烘托情感的作用,使作者怀念母亲的情感得以艺术地表达。
    3. (3)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作者品出了鳝鱼骨的哪些滋味。
  • 8. 悟读人生·写人记事散文

    老父尚能撑撑船

    徐九宁

    ①家住河边,有一艘船,是最基本的家当和必需。

    ②我家也是,从一开始的木质船,到后来的水泥船,一艘又一艘地换。

    ③过河、赶集、打鱼、运送货品、去圩心里干活,凡事种种,皆需坐船的。也只有船,可以让我们行动自如,如履平地。

    ④船,虽然换了一艘又一艘,但撑船的人,却始终未曾换过,他便是我父亲。

    ⑤儿时长长的暑假,我常要和父亲坐船去圩心干活。去时,父亲在船尾撑船,我只管坐在船沿边玩水,让碧蓝、清澈、凉凉的河水,从手掌上流淌过,倍感舒畅。

    ⑥干活归来,全身都累,我跳进停泊在树荫之下的船里,将帽子朝脸上一盖,倒头便睡,还是由父亲撑船送归。

    ⑦父亲喜欢用竹篙撑船,为此他专门在屋后种了一片竹林,以便可随时取用新的、好用的竹篙。他用竹篙撑船时,左一下,右一下,既用蛮力,也用巧劲,该蛮时蛮,需巧时巧,在竹蒿上自由切换。蛮巧之间,船便在河面上荡开一层层水纹,载着生活之重,浮水而行。

    ⑧年轻时,父亲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船上度过的。船是他的助手、伙伴,他是船的主心骨,他和船,是河面上一幅流动的朴素之画,是连接两岸的飘动之桥,是撑开明亮日子的责任担当,也是父子之情的载体表达。

    ⑨有一年秋天,我从县城的学校步行回家,到达家门口的河对岸时,已是半夜。我站在河埂上,朝对面大声叫父亲,想让他把船撑过来,渡我过去。

    ⑩那时乡下,还没有手机和电话,只能靠喊叫。

    ⑪河面很宽,我担心睡熟的父亲不一定能听到。但只喊了三四声,家里的灯便亮起来,随后,门被打开了,父亲听到了。

    ⑫那晚的月色很好,我看见父亲拿起竹篙,下了河,上了船,开始左一下,右一下地将船撑了过来。月光打在河面上,也洒在父亲身上和小船上,他撑船的一举一动,清晰地倒映在水中,让我仿佛觉得自己有两个父亲。

    ⑬类似这样的接渡,有很多次。再晚,都有父亲撑船来接我,渡我过河,伴我回到温暖的家中,真好啊。

    ⑭这些年来,父亲愈发老了,头发白了许多,人也显得不如往日精神,蔫蔫的,背尤其弓得厉害。但船,依然由他来撑,每年我也回不了几次家,回去,就尽量找个理由,让他带我撑撑船,到河上走走,让他觉得自己还未老,还是能撑得动船的。

    ⑮我当然也是会撑船的,但一直以来,父亲都不太愿意把竹篙交由我。在他看来,我是一个撑笔杆的人,只要撑好笔杆,写好报道和文字,就足够了。人生有三苦,撑船排在首位,父亲不要我来继承他的竹篙,他希望我能走出去。

    ⑯虎年春节,我回乡陪父亲过年,赶上了一场大雪,一夜之间,天地间苍茫一片。天亮开门时,我看到家中那艘用了很久、有太多斑驳的水泥船,孤单地停泊在寒风瑟瑟的河边,船头、船尾、船心,都盛蓄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似乎要被压垮,再也负不了重,行不了远路了。

    ⑰我便与父亲商议:要不我给您买一艘新船吧?父亲连连摆手,说,老船还能用,而且用顺手了。他还____(A.忧伤B.无奈)地说,再过几年,我去世了,你们都在外地,也就极少会回来,家里也不需要船了,买了岂不是浪费?

    ⑱我竟无言以对。是啊,移居城市的我,是不太需要一艘船的,买后确实是多余,停放在那儿意义不大。想想,还不如趁着老父尚能撑船之际,多挤出时间,常回来陪陪他。

    ⑲珍惜眼前人,船在,撑船的父亲还在,这便是当下的我拥有的最美之事,一定要去好好拥抱啊。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2年第7期,有改动)

    1. (1) 选文围绕“撑船”组织叙事材料。默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撑船”的事件

      父亲撑船和“我”去圩心干活。

      某年秋天

      这些年来

      父亲撑船带“我”到河上去走走。

    2. (2) 为准确地表达出人物当时的心情,请从括号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恰当的词语,填入第⑰段画线处,并说明理由

      他还(A.忧伤 B.无奈)地说,再过几年,我去世了,你们都在外地,也就极少会回来,家里也不需要船了,买了岂不是浪费?

    3.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他是船的主心骨,他和船,是河面上一幅流动的朴素之画,是连接两岸的飘动之桥,是撑开明亮日子的责任担当,也是父子之情的载体表达。

    4. (4) 父爱如山,请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 (5) 联系全文,分析标题《老父尚能撑撑船》的含义和作用
三、妙笔生花·写作(50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次“遇见”,也许遇见一本书,启迪你人生的方向和航程;也许遇见一朵花,带给你沁人的美丽和欢喜;也许遇见一个人,带给你些许的温馨和感动……遇见是一种阅历,遇见是一种缘分,遇见是一种幸福…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