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1...

更新时间:2024-02-02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36分)
  • 1. (2022八上·罗湖期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
    A . 关心社会发展 B . 遵守社会规则 C . 掌握学习方法 D . 培养批判精神
  • 2.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需要我们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下列同学的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 铭铭抽空照顾小区里的空巢老人 B . 尧尧积极关注新闻,了解社会发展 C . 东东独立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 D . 小莉主动承担责任,打扫教室卫生
  • 3. 吉安市某县获得2023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荣誉称号。在首届电商年货直通车活动上,网络主播将腐竹、板鸭、葡萄等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摆满了直播桌,推销家乡的农副产品。这种农副产品营销方式(    )

    ①加快了乡村实现同步富裕步伐

    ②拓宽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③体现了网络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有利于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4. 近年来,由于网络交友方式非常便利,网络交友用户迅速壮大。有的同学在学校里非常内向,不太与同学交流,但是在网络上却十分活跃,还组建了网上交流群。这一现象说明(    )
    A . 网络可以完全替代现实中与同伴的交往 B . 网络世界的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C . 网上的朋友都可以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 D . 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唯一方式
  • 5. (2023·扬州) 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完成对话、撰写、翻译等任务。这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我们应(   )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③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 

    ④顺其自然,推动网络进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某校八年级学生要到素质教育训练基地开始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真正有个“亲密接触”。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这一活动作用主旨的是(    )
    A .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B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7. “有一天,我上着QQ、逛着淘宝、摇着微信,突然就有人发信息给我:说我中宝马了先要上税,孩子车祸交医药费……要你转账都是忽悠。”这一逗趣内容提醒网民要(    )

    ①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

    ②远离网络,以免自己受骗上当

    ③明辨是非,享受安全网络生活

    ④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1八上·昌黎期中) 基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低龄未成年人的刑责范围作出重大修改,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将承担刑事责任。这一修改说明(   )

    ①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②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他律

    ③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学生小华对人们的交通出行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发现部分司机在早晚高峰车行缓慢时心急火燎,即便排在队伍后段,也冲着头车大按喇叭催促;一些行人任性地过马路、任意闯红灯、边过马路边刷手机。解决小华发现的上述问题,你的建议是(    )

    ①司机要提高驾驶素养,遵守交通秩序

    ②行人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

    ③当地政府制定相关法律,维护交通秩序

    ④交警要加重对违章行为的经济处罚力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3·河南)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对以下情况的处理,能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
    A . 正在攻克难题时有客人来访,小光认真做题不予理睬 B . 买早餐时店主无意中多找了钱,小乐发现后立刻退还 C . 朋友和别人发生争执,小海不问缘由帮朋友斥责对方 D . 碰到昨天刚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小岩装作没有看到他
  • 11. 吉安市某中学在校内设立了诚信水站。水站无人看管,自助付费。水站开设之初,偶尔会有个别同学拿水不交钱,但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 . 小节无害,一瓶水不值钱,没什么大不了的 B . 诚信水站的设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C . 诚信水站会助长同学占便宜的心理,应取缔 D . 没有做到百分之百的诚信,诚信水站就没有实际意义
  • 12. 某校开展“校园之星”评比活动。同学们推荐了李星同学,推荐理由见下表:

    理由一:期末考试,李星得了100分,他发现其中一道题老师批阅错误,便及时向老师说明情况,最后只得了90分。

    理由二:周末,李星答应和同学一起踢球,但妈妈让他帮忙干家务,他向妈妈说明情况后,和同学一起去踢球。

    根据同学们推荐的理由,李星同学应被评为(    )

    A . 诚信之星 B . 服务之星 C . 学习之星 D . 文明之星
  • 13.   2023年7月18日,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孙某某受贿案,对被告人孙某某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其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孙某某的行为是(    )

    ①行政违法行为    
    ②一般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3年7月10日,邵东市人民法院依法对7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集中宣判。被告人李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邵东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追缴违法所得,上缴国库。对此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期徒刑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    
    ②李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

    ③有期徒刑是附加刑,罚金是主刑    
    ④李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江西省吉安市水丰县肖某某逾越职权,在工作中失责弃守,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涉嫌滥用职权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取财物,涉嫌受贿。肖某某的事例告诉我们(    )
    A .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B . 没有履行法定义务就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C . 国家对公职人员的违法处罚更严厉 D . 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 16. 下列思维导图中,①和②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 严重社会破坏性法律要求 B . 严重社会危害性法律标志 C . 社会暴力性法律观念 D . 严厉的强制性社会和谐的保证
  • 17. 春节临近,私营业主李某还拖欠农民工老张的工资五万多元,老张多次讨要未果。老张较为合理的做法是(    )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叫人把他家里的东西搬走

    ③将他绑起来逼迫他偿还    ④晓之以理,通过协商解决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8. 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要通过合法途径,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B . 我们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 . 我们要义不容辞、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D . 青少年体力、心智尚未成熟,要坚决避免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每小题6分,共12分)
  • 19. 某中学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大家一致推荐中学生小江作为候选人。

    下面是小江的几个生活片段:

    生活片段

    推荐理由

    遇到老师总是主动问好

    ①____

    为同桌取得高分真心感到高兴

    ②____

    准时到达约定地点参加志愿活动

    ③____

    1. (1) 请你写出他被推荐的理由。
    2. (2) 结合推荐理由③,说说你应该怎样向他学习?
  • 20. 道德与法治课上,小江同学播报了以下两则案例,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论。

    案例一:李某在路上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李某限期归还手表。

    案例二:16岁的中学生王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王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

    评论:

    1. (1) 案例一中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案例二中王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2. (2) 案例一中苏某的行为启示我们
    3. (3) 案例二中王某的行为警示我们
三、概括与评析(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析,12分)
  • 21. 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攀攀升,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2022年,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技术与产业创新融合提速,数字产业化成果显著,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对经济社会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谣言因其传播迅速、煽动情绪等特点,给现实社会秩序带来了严重危害。为了有效净化网络环境,推进网络生态治理,提升广大网民对网络谣言的辨别力,公安部网安局在前期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周”活动,携手社会各界、互联网企业等,共同治理网络谣言痼疾,共筑清朗网上舆论环境。

    自2023年4月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惩处了一批借热点案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打击了一批造谣引流牟利的“网络水军”团伙,相关违法行为扰乱网络空间秩序,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不仅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等犯罪。截至2023年7月份,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1600余起,清理网络谣言信息42万余条,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1万余个,并依法对造谣传谣网民进行查处。

    1. (1) 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 (2) 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四、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共20分)
  • 22. 与法同行
    1. (1) ●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材料中“低龄未成年人刑责范围再调整”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

    2. (2) ●高中生袁媛路过一家照相馆时,发现自己的艺术照片被摆在橱窗里展出,而自己对此并不知情。袁媛随即找到照相馆负责人,在要求立即停止使用自己的照片遭到拒绝后,一纸诉状将照相馆告上法庭。之后的一天晚上,她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一歹徒正在翻墙入室,袁媛见状灵机一动,大喊一声:“爸,你该去公安局值夜班了!”歹徒闻讯而逃。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袁媛同学善用法律的?

  • 23. 互联网,让社会“蝶变”。
    1. (1) 【网络世界很精彩】互联网,就像点石成金的魔杖,不管“加”上什么,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互联网十通信”就有了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互联网十交通”就有了打车软件、网上购票,“互联网+教育”就实现了远程教学,“互联网+政府”就有了网上政府、云上政府建设……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网络世界的“精彩”之处。

    2. (2) 【网络世界充满爱】浙江临海的一位老人拄拐杖过马路时,由于行动缓慢无法在红灯亮起前通过斑马线。一女司机见状赶紧停车跑过去搀扶,还提出背他过去。女司机的义举在微信朋友圈和各大媒体广为流传,网友们纷纷“点赞”!

      网友们为什么要为女司机的义举“点赞”?

    3. (3) 【网络世界有规则】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使用社交软件时用表情包传情达意,真人表情包更是成为聊天时的热宠。但有家公司却因为制作和发布了演员葛优的真人表情包而被判侵权,需要向葛优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赔偿葛优25万元。

      这家公司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4. (4) 【网络世界有智慧】按照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部署要求,2023年7月,公安部组织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鄂湘鲁豫”区域会战,指挥山东、河南、湖北、湖南4省公安机关同步开展集中打击,成功抓获一大批涉诈违法犯罪嫌疑人,捣毁犯罪窝点3300余个,缴获手机、电脑、“两卡”等作案工具10.4万个(台),扣押现金、虚拟货币(USDT)等涉案资产价值5800余万元,取得丰硕战果。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不仅需要公安机关继续加大打击治理力度,更需要我们每个网民的努力。请你向大家推荐两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妙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