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1-20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规范使用防腐剂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价值 B . 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C .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酒曲的处理:“乃平量一斗,舀中捣碎”,“捣碎”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 D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新醅酒”是纯净物
  • 2.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 的空间填充模型: B . 含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可表示为: C . 互为同位素 D . 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
  • 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 mol 中含有的电子数都为 B . 78 g 混合物所含离子数为 C . 1 mol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D . 1 mol 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数目为
  • 4. 我国科学家开发催化剂(Ru-CdS),实现光催化氧化反应。反应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MF的分子式为 B . HMF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C . 可用酸性溶液鉴别HMF和HMFCA D . HMFCA不能与碳酸钠反应
  • 5.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则甲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kJ/mol

    B . 500℃,30MPa下,将0.5 mol 和1.5 mol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 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kJ/mol C . 已知     , 则 D . 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kJ/mol
  • 6. 某小组为了探究影响溶液与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表所示。

    实验

    /mL( mol/L)

    /mL( mol/L)

    /mL( mol/L)

    /mL( mol/L)

    /mL

    褪色时间t/min

    1

    5.0

    1.5

    1.5

    0.0

    2.0

    8

    2

    5.0

    1.5

    2.0

    0.0

    6

    3

    6.0

    1.5

    2.5

    0.0

    0.0

    4

    4

    4.0

    1.5

    1.5

    0.5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实验1和2的结果说明溶液酸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B . 实验3中的反应速率为0.00375mol/(L·min) C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 时,实验3和4的结果说明催化剂更有利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7. 氨基甲酸铵())是合成尿素的一种中间产物。已知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 反应 , 达到平衡。下列叙述中不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同时消耗1 mol  B .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 . 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 .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 8. 已知常温时HClO和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现将pH和体积都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曲线Ⅱ为稀释时pH变化曲线 B . 从b点到d点,溶液中减小(HR代表HClO或 C . 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D . 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的体积较小
  • 9. 常温下,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 . 0.1 mol⋅L溶液: B . 向NH₄Cl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得到碱性溶液中: C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份溶液中 D .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中性溶液:
  • 10. 常温下,下列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水电离出来的 mol/L的溶液中: B . 的溶液中: C . 澄清透明溶液中: D . 与Al反应能放出的溶液中:
  • 11. 难溶盐可溶于盐酸,常温下,用HCl气体调节:浊液的pH,测得体系中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N代表的变化趋势 B . Y点溶液中存在 C . 氢氟酸的 D . 难溶盐的溶度积
  • 12. 1 mol HCOOH在Pd催化剂表面脱氢的反应历程与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反应历程用DCOOH代替HCOOH,得到的产物可能有HD和 B . Pd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参与反应 C . 历程中决速步骤的活化能为80.3 kJ/mol D . 以上反应历程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 13.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产物,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 反应进行到1s时,生成A的速率小于生成B的速率 C . 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为mol/L D . 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B和C,达到新平衡B的转化率增大
  • 14. 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或KOH溶液来调节0.01 mol⋅L溶液的pH,实验测得含砷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种微粒的浓度占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类比pH的定义,对于稀溶液可以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呈酸性 B . 水的电离程度:a点大于c点 C . d点溶液的 D . b点溶液中存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 15. 、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作为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实验室常用如下装置来制备

    已知:易潮解;CuCl不溶于乙醇和稀盐酸;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

    1. (1) Ⅰ.的制备
      实验开始时需要先打开A装置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盐酸,一段时间后再点燃D处酒精灯,目的是
    2. (2)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3) B装置所盛试剂为;E装置的作用是
    4. (4) Ⅱ.CuCl的制备

      将上述实验制得的粉末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盐酸,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气体,加热即可得到白色沉淀,将过滤后的白色沉淀用乙醇洗涤2~3次后,干燥即可得到CuCl晶体。

      加少量盐酸的作用是
    5. (5) 用 , 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为
    6. (6) 用乙醇洗而不用水洗的原因是
  • 16. 我国钛资源丰富,但钛矿品位低,且有一半的钛资源是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钒钛磁铁矿中,难以利用,因此需通过冶炼形成钛渣后再用于提取二氧化钛。利用钛渣(主要成分为 , 含少量铁的氧化物等)采用混合硫酸法制备 , 该工艺适用于高品钛。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

    ①六氯钛酸钾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 , 可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

    ③当离子浓度小于10⁻⁵mol/L时视为沉淀完全。

    与氧气反应产物含钛物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 (1) 为提高酸解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有。(任写一点)
    2. (2) 向溶液中加入KCl、HCl充分反应后,通过一系列操作可以获得晶体,请写出具体操作、过滤、洗涤、干燥。
    3. (3) 晶体进行加热分解生成和“残渣”,“残渣”是
    4. (4) 室温下,若 , 若要使得中的完全沉淀,需调节pH到
    5. (5) 为获取更为纯净的 , 应控制反应温度T高于
    6. (6) 某小组为测定绿矾产品的纯度,取12 g绿矾产品溶于稀硫酸配成100 mL溶液,取25.00 mL用0.1000 mol/L;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组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1

      2

      3

      /mL(初读数)

      0.10

      0.33

      3.20

      /mL(终读数)

      20.08

      20.35

      20.22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

      ②绿矾产品的纯度为%(保留小数点后2位)。

  • 17.
    1. (1) Ⅰ.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   kJ/mol

         kJ/mol

         kJ/mol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Ⅱ.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无污染的气体而除去。在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CO和4 mol NO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已知 , 则反应  0(填“>”“=”或“<”),理论上该反应在(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可自发进行。
    3. (3) 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填字母序号)。
      A . 升高温度 B . 增加CO的浓度 C . 缩小容器的体积 D . 改用高效催化剂
    4. (4) 压强为20MPa、温度为下,若反应进行到10 min达到平衡状态,该温度下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MPa(用计算式表示)。
    5. (5) 在D点,对反应容器降温的同时缩小体积至体系压强增大,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点A∽G中的点。

      Ⅲ.已知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某温度下,10 mL浓度均为0.1 mol⋅L的两种溶液,分别加水进行稀释,所得曲线如图所示[V表示溶液的体积,],回答下列问题:

    6. (6)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7. (7) 该温度下
  • 18.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
    1. (1) Ⅰ.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
      反应   , 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不同时,反应相同时间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260℃条件下选择(填“”“”或“”)

      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最快。不考虑价格因素,与NiO相比,选择作催化剂的优势是

    2. (2)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方程为 , 逆反应速率方程为 , 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速率常数的对数)与温度(T)的关系符合图中的两条线,其中表示的是(填序号)。

    3. (3) Ⅱ.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4) 要使溶液中的比值增大,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
      A . 少量硫酸 B . 少量NaOH溶液 C . 少量固体 D . 适量蒸馏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