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29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请在方格里规范,美观地书写下面的词语。

    绿树成荫     精彩纷呈

      

  • 2. 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ì sì)

    (jiān jiàn)

    (shāi sāi)

    (qiǎngqiáng)

     (lóng long)

    使(jì jí)

    (xiǎng xiàng)

    (shèng chéng)

  • 3. 看拼音,写词语。

    lǎn duò

    xūn táo

    tā xiàn

    lǚ lì

    fèng xiàn

  • 4. 选出下面这段话中相同字的不同含义,将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1. (1) 如果一个国家科技落伍了,国力就会衰落,随之而来的就是列强的落井下石。到那时,国家人民就要落难了。

      落:A掉入    B遗留在后面    C衰败 D陷入不利境地  E遗漏

    2. (2) 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调换思维去想问题,跟人说话的腔调要好,做一个有格调的人。

      调:A互换    B使和谐    C人的风格、气质    D混合    E说话的语气

  • 5. 读下面这段话,完成下面知识点。

    日本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执意将核污水排海,还扬言核废水经过加工处理后无毒。诡计多端呀!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我的鼻子都气歪了。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就是这么来回报大海的吗?世界的仁义之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到了。

    1. (1) 在上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气愤之情的词语:
    2.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冒天下之大不韪
    3. (3) 对于此事,你还会用哪些词语来表达气愤之情?
    4. (4) 文中用了一些俗语,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并写出相同意思的成语。
    5. (5) 找出文中一个褒义词.贬义词,写在下面,并分别再写出两个。

      贬义词:

      褒义词:

  • 6. 把下面句子浓缩成一个四字词语。
    1. (1) 男子在田地耕种,女子在家里纺织。
    2. (2) 老天爷是讲道理的,只要勤奋,就一定会得到它的奖励。
  • 7.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在坚持面前,困难胆怯了。(这句话写得好在哪?抓住“困难”的语言、动作、表情描写,具体写出“胆怯”来。)
    2. (2) 梦中,我来到了金碧辉煌的天宫。(把“金碧辉煌”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至少要有2处景物。)
    3. (3)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把这句话提炼成一句有情有境的诗,五言、七言皆可。)
  • 8. 积累运用。
    1. (1) 面对如今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的中国,你会联想到哪个动物、植物、物品或自然景物?选出2个,带到句子中,来赞美中国。
    2. (2) 面对身边贪玩懒惰虚度光阴的同学,我想送给他一句名言警句:
    3. (3) 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句古诗点燃了我们的爱国热情:
    4. (4) 如果你的身边有外国小朋友,你会给他讲的中国民间故事是:。你想通过这个故事来告诉他中华民族的闪光点是:
  • 9. 语言实践。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采取代号“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并表示已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至少5000枚火箭弹。以色列随即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目标发起代号“铁剑”的行动。给生活在加沙的200多万巴勒斯坦人断电,断水.断燃料和物质,并持续不断向加沙地带实施无差别轰炸。10月17日晚间,加沙城的阿赫利阿拉伯医院遭空袭,导致500多人死亡,截至2023年10月24日,巴以本轮冲突已致双方超7200人死亡,160万人流离失所。

    1. (1) 战争是可怕的。你脑海中浮现出的词语是:;诗句是:
    2. (2) 和平是宝贵的。你脑海中浮现出的词语是:;诗句是:
    3. (3) 如果你加入反战游行,你会在标语上写些什么?
二、<strong><span>阅读天地。</span></strong>
  • 10. 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钢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③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 (1) 用一句话来概括选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2. (2) 删去画横线的部分中的“上自”“下至”好不好?为什么?
    3. (3) 在第三自然段中,哪两个词让你心绪难平?在文中圈出来。这两个词写得好在哪?
    4. (4)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还要写选文前两个自然段?
    5. (5) 请为圆明园遗址拟写一条宣传语,以警示后人。不超过20字。
  • 11. 课外阅读。

    青海高原一株柳

    ①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A . 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②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褐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苍茫。B . 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形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③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④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C . 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⑤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生长。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

    ⑥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身于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D .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大之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1. (1) 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2. (2) 文中提到了边塞诗和送别诗,请分别写出一句来:
    3. (3) 文中画“——”的句子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联系前后文体会其情感变化。

      A、惊讶 B、C、D、

    4. (4) 文章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什么用许多笔墨写灞河的柳?
    5. (5) 文章第①段中,作者着力描写了高原环境的目的是什么?
    6. (6) 作者可不只是在写柳树。这株柳树让你想到了谁呢?想到了他什么经历?
三、习作乐园。
  • 12.  

    同学们,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们一定思绪难平吧,你一定会联想到些什么,并大有感触吧。请以“读了《圆明园的毁灭》的启发”为作文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情感要充沛,观点要明确:立足课文,更要走出课文,发散思维,联想扩延,充实内容。字数4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