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40分)
  • 1. (2021九上·中山期中) 下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B处所在地区的代表性文明是(    )

    A . 种姓制度、佛教 B . 分封制度、甲骨文和青铜器 C . 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D .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 2. (2018九上·武威月考) 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位传奇人物,他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征服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   )
    A . 伯里克利 B . 屋大维 C . 亚历山大 D . 穆罕默德
  • 3. 《文化桥梁:阿拉伯帝国的兴衰》中指出:“最初阿拉伯人是仿制希腊的星盘,但是在他们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推动下,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阿拉伯的星盘后来驰名欧洲。”下列最能体现阿拉伯人“兼容和创新精神”的是( )
    A . “阿拉伯数字”的改造和传播 B . 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C . 创作《天方夜谭》 D . 编写《医学集成》
  • 4. 法治精神源远流长。对如下法律地位理解正确的是( )

    ①《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十二铜表法》——欧洲法学的渊源

    ③《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④《独立宣言》——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5.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先后兴起了多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 9世纪中期,①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B .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空前庞大的帝国③ C . 1258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帝国④最终灭亡 D . 公元前2世纪,②进入黄金时期,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内湖”
  • 6. 若将“基督教的诞生”“封君封臣”“查理曼帝国分裂”等词语纳入同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 )
    A . 古代亚非文明 B . 封建时代的亚洲 C .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 古代欧洲文明
  • 7.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 8. 如图是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据此可知( )

    A . 租地农场的出现 B . 出现资本主义化的生产方式 C . 工业革命的兴起 D . 体现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 9. 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显著的不同点是( )
    A . 摆脱了被殖民统治 B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保留了封建残余 D . 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 10. 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能。于是,多数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学校。这表明中世纪的西欧( )
    A . 自由自治促进经济繁荣 B . 城市发展推动教育变革 C . 教育彻底摆脱教会控制 D . 大学兴起促进城市发展
  • 11. 19世纪中期两位诗人描写各自的城市,一位描写巴黎:雄鸡的报晓深远悠长,刺穿了

    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另一位描写曼哈顿:人行道布

    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 . 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城市的出现 C . 人们都认可了工业化 D . 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不同影响
  • 12. 史学家评价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下列符合此观点的是( )
    A . 使北方战胜了南方 B . 颁布了《宅地法》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C . 使美国开始成为独立的国家 D .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13. 以下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相符的是( )
    A . 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B . 由封建王公领导 C . 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 D . 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 14. 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瓦特改良蒸汽机 ②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③爱迪生发明电灯 ④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②①④③
  • 15. 林肯在演讲中说道:“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材料体现林肯的首要目标是( )
    A . 废除农奴制 B .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 争取国家独立 D . 维护国家统一
  • 16. 《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表现在( )
    A . 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B . 里昂工人起义爆发 C .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D . 英国宪章运动展开
  • 17. (2022九下·电白期中)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
    A .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B .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C . 科技与生产紧密的结合 D . 英国科技发明遥遥领先
  •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这样评价工业革命的影响:“这场革命……总的影响是迫使妇女走出过去她们以此为生的家庭经济,进入新的、家庭以外的工薪经济。”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 

     ①改变了劳动力结构 ② 转变妇女社会角色 ③ 推动人口迅速增长 ④提升大众文化水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第二次改革对美国而言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 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 . 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 .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D . 极大地改善了普通民众生活
  • 20. 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环境污染严重”等词语来描述19世纪后期( )
    A . 封建时代的欧洲 B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C . 国际工人运动 D .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大题,共60分)
  • 21. 古代各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九年级历史学习探访小组,循着历史的足迹, 进行了一次世界古典文明的探寻,了解了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化成就。

    《世界文明古国分布图》

    类别

    名称

    代表成就(列举一例)

    古国在上图中的位置代号



    大河文明

    古代埃及

    金字塔、象形文字

        ②   

    楔形文字

    D

    古代印度

        ③   

    E

    古代中国

    四大发明

    F


    ④    文明

    帕特农神庙

    B

    古代罗马

    《十二铜表法》等

    材料二: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

    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

    材料三:公元前 450 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法典中规定: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

    1. (1) 根据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空缺的内容。(写在横线上)
    2. (2) 写出材料二中这部法典的名称,并说说这部法典在世界历史中的价值。依据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分析两部法典有何共同之处?
    3. (3) 公元前 5 世纪左右,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各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分别成为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请仿照示例,列举一例古希腊 相关史实,来解释说明上述观点。

      示例:古代中国:孔子的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22.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646 年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和正式改称为日本。

    ——人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材

    材料二:1861 年,日本新领导人……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请诸位深信 ,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 (1) 写出材料一、二中“改革”的名称,材料一中的改革仿效中国哪一朝代的典章制度?
    2. (2) 材料三中“自上而下解放农民”指哪一历史事件?从中可以看出这场改革具有怎样的局限性?
    3. (3)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符合时代发展的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这一观点。(要求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 23.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革命主要是通过这样一些立法行为来实现对王权的约束的……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材料三:“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大陆会议下集会的美利坚联盟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向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呼吁……”

    材料四:自公元1863年1月1日起,任何一州内指定地区要是仍有蓄有奴隶,当地人们将视为反叛合众国政府。一切被蓄为奴的人应该获得自由,并永享自由……

    1. (1) 从人类历史发展阶段和生产方式变革角度,分别谈谈英国对世界文明产生的重大影响。
    2. (2) 材料三、四的引文分别出自于哪部法律文件?并谈谈两则材料背后的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3. (3) 综合上述大国崛起的历程,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 24. 大国兴衰是历史研究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19世纪以来俄国(苏联)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它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启迪着我们的今天,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921年,列宁勇敢地承认了政策的失败……他及时总结教训,制定并着手实施了更灵活的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没有一味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在实践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国情出发探索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三: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全球通史》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敌对情绪”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该项措施怎样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提供劳动力与资金的支持。
    2. (2) 根据材料二,“更灵活的政策”指的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取得工业化成就的同时,存在哪些问题。
  • 25. 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不断考验着人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材料二:1919年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它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实际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 

    ——【美】罗伯特•勒纳《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同盟国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

    ——阿德勒《世界文明史(下册)》

    1. (1) 材料一中德国和英国两国外交大臣的声音反映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召开的两个国际会议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列举第三阶段同盟国在政治、军事上加速战争胜利的举措。
    4. (4) 综上所述,归纳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