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04 春...

更新时间:2023-12-12 浏览次数:43 类型:复习试卷
一、春秋争霸
二、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三、战国七雄
  • 11. 我国在许多春秋战国时期墓的考古中发现了许多青铜器。观察图一图二,可以推测与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信息是( )

    A . 铜制农具在农业中普遍使用 B .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 C . 战国时期达官贵人喜欢用铜器陪葬 D . 各诸侯国变法图强
  • 12. 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们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A . 齐、楚、赵 B . 韩、赵、魏 C . 楚、燕、韩 D . 秦、齐、魏
  • 13. (2023七上·西平月考) 郑州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 .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 晋、楚、齐、韩、赵、燕、魏 D . 吴、魏、燕、赵、楚、秦、韩
  • 14.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指的是( )
    A .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B .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C .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D .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 15. 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后,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因为战国初期发生了 ( )
    A . 三家分晋 B . 田氏代齐 C . 晋楚争霸 D . 战国七雄
四、商鞅变法
  • 16. 据《史记》载:“以鞅为大良造……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A . 促进了军事力量的强大 B .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 .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 . 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 17. (2023七上·西平月考) 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A . 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 .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 .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 . 加大了地方升官的权力
  • 18.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 鼓励耕织 B . 统一度量衡 C .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 . 确立县制
  • 19. 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的是(  )
    A . 齐桓公 B . 秦孝公 C . 楚庄王 D . 秦穆公
  • 20. 《史记•商君列传》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一史料记载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
    A . 确立县制 B . 废除井田制 C . 鼓励耕织 D . 奖励军功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 21.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马陵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 .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 诸侯间战争不断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封建制开始确立
  • 23.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很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著名战役的是( ) 
    A . 桂陵之战 B . 马陵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巨鹿之战
  • 24. (2021七上·铁锋期中)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革政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运动的兴起,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各国展开了兼并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民族融合。下列属于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是(   )
    A . 涿鹿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桂陵之战 D . 城濮之战
  • 25. (2021七上·浠水期中)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军队的人数并不代表军队的战斗力强,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 . 桂陵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六、李冰与都江堰
  • 26. “深淘滩,低作堰”,这一治水真经在水利工程上的运用,使得某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水利工程位于今( )
    A . 山东省 B . 陕西省 C . 四川省 D . 河南省
  • 27.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造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建于( )
    A . 春秋时期秦国 B . 春秋时期楚国 C . 战国时期秦国 D . 战国时期楚国
  • 28. 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谲,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 . 治理黄河 B . 修建都江堰 C . 奖励耕战 D . 主持变法
  • 29. “天府之国”就是成都平原的代名词,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国”的第一推动力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这座水利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永济渠 D . 京杭大运河
  • 30. 下图所示的水利工程( )

    A . 始建于公元前221年 B . 在当今仅存旅游价值 C . 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D . 清除了整个四川地区水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