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言文化绽风采。(29分)
  • 1. 阅读回答问题。

    在宋代,滕子京曾经(zhé)____守巴陵郡。范仲淹写给他的《岳阳楼记》中说,到了春和明时,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心旷神怡,宠辱____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欧阳修在滁州时,与民同乐,游人“伛(lǚ)____提携,往来而不绝”。太守宴上,“____筹交错,起坐而暄哗”,众宾客都非常欢乐。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zhé 

      宠辱

      伛lǚ 提携

      筹交错

    2. (2) 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3. (3) 语段中加点的“景”字的意思是 
  • 2. (2023九上·江都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诗扬州,最美的风景你我身边。加点词分别是介词、助词、名词和介词。 B . 挥手之间 沉着冷静 激动不已 万马奔腾 这几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 . 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主干是“月光泻”。 D . 读名著就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 否则,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这句话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稍逊风骚”中“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 B . 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图,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政治上的失意的复杂感情。 C . 《我爱这土地》中的“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对待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解放、独立、自由的曙光。 D . 《行路难(其一)》以写实的笔法书写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
  • 4. (2023九上·江都月考) 用诗文原句填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宦海沉浮,人生无常。但因为贬谪,却成就了历代众多墨客豪儒,丰富了中华诗词文库:苏轼在贬谪中面对明月,发出“不应有恨,?”的感慨;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两句借斜阳衰草即景生情,抒发了贬谪中的惆怅伤感;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面对贬谪,感情跌宕起伏,最后高呼“”表达了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极富人生积极浪漫风采;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回顾自己多年的贬谪生活,但他坚信社会肯定在向前发展,旧事物最终会被新事物取代,于是书写下了“”的千古名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两句尽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 5. 语文综合实践。
    1. (1) 拥抱星辰大海,弘扬航天精神。校团委在近期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加。

      小语同学搜集了一幅主题为“月亮之上”的中国探月工程图标(如图)作为宣传海报,请你为图标配一段解说词。

    2. (2) 小文同学摘录了一则新闻来制作手抄报,请你补个标题。(不多于20字)

      12月6日凌晨,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也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轨道进行无人交会对接。按计划,嫦娥五号将于12月中下旬返回地球。

      肩负从月球取样返回使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再次顺利迈过重要关口。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也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轨道进行无人交会对接。

    3. (3) 校团委打算在科技文化艺术节上组织九年级全体同学去扬州航空馆、科技馆参观学习,小明同学拟写了一则通知,请指出两处格式错误,修改一处语病。

      通知

      九年级全体同学:

      经校委会研究决定,本次“科普航空,爱家爱国”校外参观活动地点为扬州科技馆和航空馆,活动时间定于2023年10月18日下午,为期半天。请大家准时到校,共同乘车前往,不要迟到。参与活动的同学遵守纪律,切忌不要大声喧哗,文明参观。

      2023年10月8日

      校团委

      格式错误:①;②

      病句修改:③

二、精读深思明哲理。(58分)
  • 6.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艾青的长诗《》《》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他的成名作《》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 7. 阅读《礁石》,回答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进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打伤过一样

    但它依旧站在那儿

    含着笑容,看着海岸

    1. (1) 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
    2. (2) 诗主要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主题?
  • 8. 信念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徐志摩因为“完全诗意的信念”,让他最终等到了彩虹;保尔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信念,使他成为了钢铁战士。同学们读经典,准备举行以“信念”为主题的阅读活动。

    请你以《艾青诗选》为例,谈谈你从作品中读出了诗人或人物什么信念,并结合名著相关内容赏析,并说说你运用了哪些的阅读方式。

  • 9. 古诗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作者因得罪权贵,于元和五年(810)被贬为职位低微的江陵府士曹参军,815年,诗人被贬五年后,奉诏还京,此诗写于途中。②书:友人李复言、白居易的书信。

    1. (1) 首句写诗人“损容颜”,你认为“损容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第四句就以景语收束全篇,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最后两句加以描绘,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 10. 阅读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清白堂记(节选)

    [宋]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月日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②芟(shān):除草。③扃(jiōng):关锁。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⑤饵:吃。⑥忝(tiǎn):玷污。

    1. (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绠不可

      三日而后

      人襟灵 

      者胜 

    2. (2) 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4. (4) 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读诗是一件美妙的事,但学生不懂得诗歌的美好,不喜欢读诗的现状却很严峻,统编教材中必读名著《艾青诗选》,是一部现代诗集,该书由于体裁和时代特殊,对学生而言有严重的阅读障碍,是学生阅读的难点。“现代诗”有别于古体诗,它用白话文创作,是中国二十世纪兴起的一种诗歌类型,而艾青究竟何许人也?他的诗作有什么特点呢?

    艾青是现实主义诗人,时代的歌者。他出生于地主家庭,吸吮着农妇大堰河的乳汁长大,从巴黎留学归来,以一个画家的灵感描摹光与色的变幻;他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监狱中发愤而作,以一个青年的激情奏响抗争之曲;他在不断沦陷的国土上辗转流离,以一个爱国者的赤诚,深沉呼唤自由。

    【材料二】学生为何读不懂现代诗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不能破译诗歌的编码方式,导致学生在大脑中不能正确表征诗歌的内容。

    认知心理学把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统称为知识的表征。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有形式的表征和内容的表征。现代认知心理学称知识表征的形式为编码。编码分为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形象编码指的是以声音、图形、画面、表象等可感知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抽象编码则指以词、概念、定义、命题等较抽象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小说等文学体裁使用的是形象编码,因此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诗歌主要使用的是抽象编码方式,学生自然难以读懂。

    【材料三】中学生诗歌阅读“还原“策略

    “还原”策略之一:朗诵品读,还原真情景

    情绪是诗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要做到准确理解诗人的情感,前提条件是理解作品内容,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诵品读,还原真情景,学生能够有效让自己走进诗歌的情境,帮助自己酝酿情感、表达情感。

    “还原”策略之二:历史研究,还原大时代

    把握时代脉搏,还原大时代,是读懂诗歌的基础。融入历史元素,还原诗人所生活的大时代,重点是要以学生所能理解的方式去还原,通过形象编码,直观简洁,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形象表征大时代的策略有很多,除了图片、历史画面、视频等视觉编码形式,还有画外音、《百家讲坛》、音乐等听觉编码形式,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情景等感觉编码形式。

    “还原”策略之三:知人论世,还原小时代

    知人论世,还原小时代,就是要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甚至还原诗人创作时的情感情绪。比如,读诗时,读者可以通过资料查阅、想象等方式,还原诗人当时的创作过程:何时?何地?何境及见到了什么画面?此诗为了表达什么?……

    学生还可以将历史“大时代”与诗人“小时代”进行整合,以图配文,进行双重编码,感性与理性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材料四】

    1. (1) 下列说法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
      A . “现代诗”有别于古体诗,是中国二十世纪兴起的一种用白话文创作的、有固定格律的诗歌类型。 B . 抽象编码则指以词、概念、画面等较抽象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 C . 还原诗人所生活时代的重点是以学生所能理解的方式去还原,通过抽象编码,直观简洁,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D . 意象主要提供的是事物的轮廓、状态、细节、色彩等视觉能观察把握到的东西。
    2. (2) “材料四”是初三某学生阅读《艾青诗选》后绘制的思维导图,应放在哪种“还原”策略中作为佐证材料?请结合相关材料分析。
    3. (3) 以下是某位老师关于《艾青诗选》的教学片段,阅读材料,具体分析这位老师授课时用到了哪些“还原”策略,又与哪些学科进行融合。

      教学篇目:《我爱这土地》

      (一)教学准备

      ⑴配乐:曲调悲凉、深沉、催人泪下。

      ⑵配图:抗日战争中,中国大地饱受摧残的具实照片,被日军摧毁的房屋、被杀戮的人民……

      ⑶诗人足迹: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疯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他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根,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诗作。

      (二)教师诵读指导

      ⑴还原内心视像:学生根据朗诵内容,想象相关画面。

      ⑵情在声前:根据配图,伴奏音乐,感受诗人的情感,先酝酿自己的情绪,再来发声。

      ⑶现场穿越,说出感受:朗诵者说体会。

  • 12. 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原的情怀

    孟晶晶

    ①三月快要结束时,窗外的玉兰花开了。每一年玉兰花开的时候,车队就要开始装载物资准备出发,沿着川藏线将大米、清油等补给运往西藏边防一线,给边防雪山孤岛的官兵们送去开春的第一批物资。

    ②爷爷也曾是奔走在这条运输线上的官兵之一,那震撼人心的雪山,经常出现在我的童年故事里。

    ③1968年,爷爷22岁,上级给他所在的工程部队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在西藏阿里某县修建增音室。在科技还不够发达的年代,通信信号往往关系着边疆能否及时接收重大消息,对边境安全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工程队丝毫不敢延误,很快踏上了进藏的旅途。

    ④那天,车队行至喀喇昆仑山脚,工程部队看着一望无际的蓝天和皑皑白雪,想着即将要翻越5500米的大雪山,可以在山顶俯瞰群山,心中满是激动,殊不知前方危险正悄然降临。

    ⑤车队上山不久,忽然,前方传来“轰隆”一声巨响,紧接着就是一阵地动山摇,车队赶忙停止前进。地动山摇过后,目力所及之处的山路上却并没有变化,也就是说,险情可能发生在前方的道路上。山路狭窄,如果整个车队直接开过去,遇到变故可能会有更大损失。爷爷当时正是连队的一名排长,开着车走在部队的最前方。为了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他自告奋勇地向连长请缨开车前去勘察情况。

    ⑥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前行驶了大约10公里,就看到原本平坦的山路已经被从山顶坍塌的积雪覆盖,山风吹起一层薄雪漫天飞舞,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斑点点的光。爷爷没有心情欣赏美景,他知道这是发生了雪崩。看着眼前厚厚的积雪,想着这两天之内必须要赶到目的地日土县,他心中焦虑,想要尽快回去向连队报告,设法翻越喀喇昆仑山抵达目标县城。

    ⑦那个时候的道路远不如现在宽阔平坦,蜿蜒崎岖的山路仅容一辆大车单向通行。车子既然已经开到了雪崩的地方,就没办法再掉头了,所以只能靠两条腿跑。爷爷也顾不得自己正处在海拔5000多米的大雪山,裏上棉衣下了车,拔腿就往后方的大部队跑去。不知跑了多久,隐约看见车队时,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眼前一黑栽倒了下去。

    ⑧再醒来,爷爷已经被抬回车厢里了,看着坐在一旁的连长和指导员,他赶忙将前面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番。

    ⑨经过商议,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就是用铁锹挖,也要把路挖通,如期抵达日土县,按时完成任务!

    ⑩“全连集合!我们遭遇了雪崩,前方路被堵了,为了完成任务,现在我们要把雪铲了再继续前进!”听到指导员的动员,爷爷顾不得自己刚刚清醒,立马就要挣扎起来。连长见状冲过来按住他说:“小孟,挖雪而已,咱们有这么多战友呢,很快就能挖通,你好好休息吧。”可他还是悄悄拔掉氧气管……

    ⑪在堵塞的山路旁,连长和指导员见偷偷跟来的爷爷,只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毕竟雪崩地点距离车队停车的位置还有那么远,也不放心他一个人回去。

    ⑫连长担心再次发生雪崩,一边小声嘱咐大伙不要大声喊叫,一边带头到最前面开始挥动铁锹铲雪,工程队的官兵小心翼翼地清除障碍,时不时还要抬头看看有没有雪坍塌下来。速度虽然有些慢,但人多力量大,道路上的积雪慢慢地减少了下去。

    ⑬没过多久,铲雪官兵的额头上都起了细密的汗珠,戴在头上的帽子也缓缓冒出了白烟。在爷爷记忆里,那次遭遇雪崩,大家不知道铲了多少次雪,推了多少次车,等到道路被清理通畅,每个人的帽子顶上都覆盖了一层白霜。战友们痛快地大口呼吸着冰凉的空气,看着身后被清理出来的道路……雪一望无际,天空依旧湛蓝

    ⑭红色基因是可以传承的,1997年,父亲也是在他22岁的时候成了边防部队的文艺兵,扎根在雪域高原上。我出生的时候他还在高原上演出,没能第一时间看到我降生在这个世界,这是他一直以来的遗憾。如今的我21岁,也光荣地成为一名汽车兵,沿着他们的足迹踏上了川藏线这条蜿蜒的长路。

    ⑮爷爷和父亲都是很平凡的人。当我真正穿上了这身军装后才明白,正是因为曾经有无数这样平凡的人把自己的整个青春都扎根在了雪域高原,现如今我们才能站在这片圣洁的高原上,呼吸着清凉的空气,欣赏着万里无云的蓝天和高耸入云的雪山。

    1. (1) 文章回忆了高原上的感人故事,根据下面提示,从爷爷的角度补全情节。

      →知道雪崩,爷爷设法回去报告→跑了很久,看见车队,爷爷体力不支倒下→②→跟上部队,爷爷和战友们成功清理了路上的积雪。

    2. (2)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爷爷拔掉氧气管时的心理,用第一人称表述。

      连长见状冲过来按住他说:“小孟,挖雪而已,咱们有这么多战友呢,很快就能挖通,你好好休息吧。”可他还是悄悄拔掉氧气管……

    3. (3) 阅读下面的句子,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⑬段画线语句。

      白雪一望无际,天空依旧湛蓝。

    4. (4) 标题“高原的情怀”在文中有多重意蕴,通读全文,加以探究。
三、生花妙笔书情怀。(63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