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米饭,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仅是主食,也承载着美好的寓意。下列古人类中,有可能最早享 用米饭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仰韶人 D . 河姆渡人
  • 2.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 12 行 122 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 的中心,“宅兹中国”。当时认为的天下中心在下图的( )

    A . B . C . D .
  • 3. 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4. 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农业产量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经济也有明显的发展。导 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 . 井田制度的瓦解 B . 铁犁牛耕的推广 C . 土地买卖的加剧 D . 变法运动的开展
  • 5. 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 的有( ) 

    ①《九章算术》 ②《禹贡地域图》 ③火药用于战争 ④全身麻醉手术法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 6. 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 不掉的困境。”文中的“它”主要是为了(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扩大地方权力 C . 恩泽所有皇族 D . 强化君主专制
  • 7. 有学者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下列有关汉武帝为定“中国之 境”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 . 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采用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B .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C . 控制了河西走廊和阴山以南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 D . 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以加强控制
  • 8. 有人在评论某一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时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 ) 
    A . 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771 年 B . 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21 年 C . 公元前 221 年—公元 220 年 D . 公元 220 年—公元 581 年
  • 9.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至于元嘉末……荆城跨南楚 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这一时期南方经 济发展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②经济重心南移 ③大一统的局面的实现 ④北民南迁与交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0. 下列对中国古代盛世的称谓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 11.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 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史书上这些 记载说明唐朝两税法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 ) 

    ①扩大了收税对象 ②废除了人丁税 ③提高了税收标准 ④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2.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很多高僧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史实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法显从长安经西域至天竺,并收集大量梵文经典 ②开始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③玄奘在贞观初年前往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④鉴真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③②④①
  • 13. 北宋末年,“议者谓祖宗虽徇(依从)契丹,岁输五十万之数,然复置榷场与之为市,以我不急 易彼所珍,岁相乘除,所失无几。”材料反映了( ) 

    ①北宋受辽国胁迫,被迫进行边境贸易 ②边境贸易缓解了政府财政的负担 ③外贸税收是宋代国库的主要来源 ④北宋在与辽的交往中处于劣势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 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中,最符合这一特征且规模最大的是( )
    A . 匈奴进攻汉朝的战争 B . 安史之乱 C . 辽攻北宋之战 D . 蒙古族统一中国
  • 15. 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有这样一段评论:“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 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 ” 下列能体现“宋其三变”的是( ) 

    ① 门第观念淡化 ②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③ 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有所减弱 ④ 传统自然经济结构走向衰落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二、选择题(<strong><span>本大题共 </span></strong>6&nbsp;<strong><span>小题,每小题 </span></strong>3&nbsp;<strong><span>分,共 </span></strong>18&nbsp;<strong><span>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span></strong>
  • 16.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可知郡县制的特点是( ) 
    A .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 被后世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C . 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 . 地方权力加强,郡县独立性强
  • 17. 中国古代王朝为了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册封”是其处理民族 关系的重要方式。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中,曾被朝廷册封的有( ) 

    ①大祚荣 ②五世达赖 ③耶律阿保机 ④松赞干布 ⑤俺答汗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②
  • 18.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已卯,清高宗在一道敕谕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 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尔国 僻居荒远,间隔重瀛……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 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勿谓言之不豫也!”关于这道敕谕的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 

    ①这道敕谕表明清高宗时期中国的实力比“外夷”更为强大 ②这道敕谕体现了清朝皇帝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满足 ③这道敕谕所反映的闭关自守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④这道敕谕的背景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全面禁止中外贸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9. 以下表格描述了清政府对不平等条约某些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

    A .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B . “天朝上国”的观念 C . 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D . 对中英外交博弈的态度
  • 20. 历史学习需要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某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基本阶段及其特征有如下描述, 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②——大一统国家建立与巩固 C . ③——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D . ④——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 21. 宋代士人对王安石的为人及其变法的内容多不赞同,称之为小人、权奸,甚至将靖康之难的祸 因归于王安石。明朝出现诸多不同于以往的声音,到对王安石变法内容再思考,再对王安石变法失 败原因再探究表明( ) 
    A . 历史真相的不确定性 B . 历史认识的时代性 C . 历史评价的阶级性 D . 历史解释的客观性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nbsp;<strong><span>小题,其中第 </span></strong>22&nbsp;<strong><span>题 </span></strong>20&nbsp;<strong><span>分,第 </span></strong>23&nbsp;<strong><span>题 </span></strong>20&nbsp;<strong><span>分,第 </span></strong>24&nbsp;<strong><span>题 </span></strong>12&nbsp;<strong><span>分,共 </span></strong>52&nbsp;<strong><span>分) </span></strong>
  • 22. 唐宋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阶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承上启下、趋向完备的 时期。隋唐统治者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旧制,革弊创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极大地加强 国家的控制能力,从而也使皇权进一步加强,这是隋唐国力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为如此,隋 唐的制度对赵宋以后的制度有深远影响。 ——摘编自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下) 

    材料二;北宋统一中原后。在农业、手工业生产发展,交通运输工具和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商 品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农村地区草市的勃兴,地区间贩运贸易的活跃,海外 贸易的兴盛以及货币关系的空前发展,使宋代成为继秦汉后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随着商 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开始过分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从而导致社会 风气出现变化,人们不论家庭条件好坏,均追求奢侈、铺张的生活,极尽享乐之能事。 ——摘编自王丽丽《宋代社会的奢靡之风》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隋唐制度创新在中枢机构设置上的体现,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中市场多元化的表现。宋代“开始过分追求精 神方面的享受,从而导致社会风气出现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宋代思想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及其主要代 表人物。
  • 23.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追求和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主流诉求。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先后对楼兰、大宛进行了征讨,皆以胜利告终。在征伐大宛之后,“自敦煌 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西域 都护是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人员均由中央任免。西域的一切事务均由都护去 处理,包括屯田、西域诸国国内的事务,而且西域都护府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在西域的权 限已经超过了国内的一般地方行政,似乎拥有与诸侯相等的权力,其权力最大的表现就是行使中央 对于西域诸国的任命、册封与奖惩。 

    ——摘编自张《“天下”与“统一”:汉与西域关系的再认识》

    材料二 

    材料三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中国 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 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朝为巩固统一对边疆各族采取的策略。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结合所 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朝面临的来自东西的海上威胁分别有哪些,并指出明政府为此 采取的对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运用外交手段划定疆界”、“把列强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 范围内”对应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清朝辽阔疆域的历史价值。
  • 24.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自鸦片战争以来,某些西方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商务上的误会”。是英国 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因此一直称之为“贸易战争”或“通商战争”。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 文,字数 200—3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