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期...

更新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中国。”据此读我国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B . 位于太平洋的东岸 C . 位于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 D . 与6个国家陆上相邻
    2. (2) 图中甲地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 . 苗族 B . 黎族 C . 回族 D . 壮族
    3. (3)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地处中低纬度,没有寒带,为多数动、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 B .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C . 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 . 海陆兼备,有利于海洋水汽从四面八方进入内地
  • 2. 读“四个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四个省区行政中心与省区轮廓连线正确的是( )
      A . 昆明—① B . 武汉—② C . 哈尔滨—③ D . 广州—④
    2. (2) 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流经的省区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 3.  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读图,2021年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内容,主要针对的问题有(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利于( )

      ①人口总数迅速下降        ②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人口增速大幅提高        ④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23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亿人,比上年减少85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进入负增长区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数不增反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 B . 人口死亡率下降 C . 乡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 D . 人口出生率大于人口死亡率
    2. (2) 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 向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大量移民 B . 提高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C . 控制人口增长,坚持独生子女政策 D . 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一共包含( )个少数民族?
      A . 34 B . 55 C . 56 D . 23
    2. (2) 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 . ①维吾尔族—住窑洞,唱信天游 B . ②苗族—气候炎热,喜欢跳跷跷板 C . ③蒙古族—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 D . ④朝鲜族—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3. (3) 下列有关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北、东北、东南地区 C . 我国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五大自治区内 D . 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独立,地区分布不均
  • 6. 下图为中国沿40°N线附近局部地形剖面图,其中②是太行山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③地形区是( )
      A . 东北平原 B . 四川盆地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 华北平原
    2. (2) ④处是( )
      A . 渤海 B . 黄海 C . 东海 D . 南海
  • 7.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表述正确的是( )
      A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 受地势影响,大河多向西流 C . 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 D . 山区面积大,利于发展种植业
    2. (2) 图中字母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 a—华北平原 B . b—四川盆地 C . c—黄土高原 D . d—青藏高原
  • 8.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我国某省老年人通常冬季到海南省居住,夏季再返回原地居住。据此材料中的“某省”最可能是( )
    A . 广东省 B . 福建省 C .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 吉林省
  • 9. 下图为我国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乌鲁木齐四个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城市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④城市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高原山地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季风气候
    3. (3) 四地中,图中③城市7月平均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纬度位置 C . 地形 D . 人类活动
  • 10. 读“我国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乙和丁分别注入( )
      A . 南海和渤海 B . 黄海和南海 C . 渤海和东海 D . 渤海和南海
    2. (2) 甲、乙、丙、丁是我国的四条河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河流甲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B . 河流乙含沙量大并且有结冰期 C . 河流丁是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 D . 河流丙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3. (3) 乙河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B .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 . 过度抽取河水,带走泥沙 D . 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
  • 11. 维护长江流域环境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D . 河口
    2. (2) 如果中游流域调蓄功能减弱,可能引发( )
      A . 水质污染 B . 洪涝灾害 C . 水土流失 D . 物种锐减
  • 12. 截至2023年4月10日,2023年我国已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3月19—24日的强沙尘暴过程影响较大,下图为该次沙尘天气预报示意图。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沙尘过程主要影响区域不包括( )
      A . B . 内蒙古 C . D .
    2. (2) 图中甲地经常遭受沙尘天气影响,其主要自然原因有( )

      ①地表植被稀少,多荒漠

      ②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

      ③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

      ④人类活动强度大,过度放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地震发生时,在九寨沟旅游的小红正在酒店的10楼休息,此时小红的避灾逃生行为正确的是( )
    A . 迅速乘坐电梯逃离 B . 从窗户跳下逃生 C . 将枕头抱在头上,躲进卫生间 D . 大声呼救
  • 14.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耕地 B . 铁矿 C . 水资源 D . 森林
  • 15. 如下图漫画“手下留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 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C .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D . 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二、综合题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老舍诗云:“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黄金时节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消息松涛人语里,良材广厦遍神州。”

    材料二:中国地形图(图1)和材料一所述山脉两侧自然条件示意图(图1)。

    1. (1) 根据材料推测该山脉是图1中的(填序号),该山脉东侧地形区主要是
    2. (2) 图1中的④山脉走向是,其南侧是(填地形区)。
    3. (3) 乙地气候类型是;乙地气候夏季特征:甲、乙两地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因素。
    4. (4) 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近期,《暸望》杂志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如图1“长江水系示意图”和图2“黄河水系示意图”。

    1. (1)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从(省级行政单位)注入海洋。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游,故此河段被称为“”。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2. (2) 在黄河上游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与②平原,这里由于引黄灌溉便利,所以农业较发达。
    3. (3)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游(上/中/下),因为此河段现象严重。
    4. (4) 结合材料,说出使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