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15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加速度增加,则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一定增大 B . 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 C . 加速度方向为正,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 D . 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速率变化相同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2. 下列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B . 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重力比下落时要小 C .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D .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 3.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装置的皮带速度保持不变。物块以某一速度滑上皮带左端M点,开始时,物块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N点后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到传送到右端P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块在MN段可能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 . 物块在MN段可能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C . 物块在NP段一定不受静摩擦力 D . 物块在NP段可能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 4. (2022高三上·河北月考) 如图所示,为学校举行的一场拔河比赛场面照片。为了方便,我们将比赛视为甲、乙两个人拔河。绳子的质量不计,且始终保持水平,若在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甲对乙的拉力和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 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 . 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
  • 5. 如图所示,用绳子的一端系住一个物体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分别在位置1、2、3时,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F3 , 绳对滑轮的压力分别为FN1、FN2、FN3 , 假定物体始终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则(  )

    A . F1>F2>F3 , FN1=FN2=FN3 B . B.F1<F2<F3 , FN1>FN2>FN3 C . F1=F2=F3 , FN1=FN2=FN3 D . F1=F2=F3 , FN1<FN2<FN3
  • 6. (2021高三上·青岛期中) 力学平衡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甲所示,在一根固定不动的树枝上,小鸟有时停在A点,有时停在B点。图乙为该现象的抽象图,对于这两个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鸟站在A点时受到的支持力较大 B . 小鸟站在A点时对树枝的压力较大 C . 小鸟站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 . 小鸟站在B点时受到树枝的作用力较小
  • 7. (2017高一上·福建期末)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 , 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 .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 . 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 . 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 . 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 . 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 8. 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µ,P的质量为m,Q的质量为2m,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P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 . 4µmg B . 3µmg C . 7µmg D . 5µmg
  • 9. 近年来,中国高铁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速度,成为中国一张崭新靓丽的新名片,在国内外迅速上演一场中国的“速度与激情”大片。坐在“复兴号”列车里的王同学观察相邻轨道上的另一火车时,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实际上他乘坐的火车并未开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王同学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选择的参考系是火车站的地面 B . 王同学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选择的参考系是相邻轨道的火车 C . 从长春到北京,比较两列火车运动快慢时,火车可以看成质点 D . 王同学研究火车车轮转动时,火车可以看成质点
  • 10.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两相邻车道行驶,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运动的 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乙车的2倍 B . 两车第一次平齐的时刻可能发生在12s末 C . 若t=10s时两车平齐,则t=0时两车沿运动方向距离为25m D . 若t=0时刻两车沿运动方向距离为12.5m,两车最后将停在同一位置
  • 11. 如图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4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1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 B . 物体的加速度为4m/s2 C . CD=6m D . CD=7m
  • 12. 某人驾驶一辆汽车甲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突然发现前方50m处停着一辆乙车,甲车司机立即刹车,甲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刹车后第1个2s内的位移是24m,第4个2s内的位移是1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甲刹车后第3个2s内的位移为8m B . 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C . 汽车甲刹车后第4s末的速度大小为6m/s D . 汽车甲可能与乙车相撞
二、&nbsp;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 13.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O;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 (1) 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 .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 . 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E . 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记下的位置O,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2. (2) 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 14.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记录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所到达的刻度位置。然后,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每一次悬挂钩码的质量和弹簧下端的刻度位置,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 (1) 某次弹簧上的指针在刻度尺上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该处的读数为cm;
    2. (2) 实验中未考虑弹簧在自身重力下的形变量,这会导致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 (3) 以弹簧弹力F为纵轴、弹簧长度L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实验数据作出F—L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 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nbsp;解答题:第&nbsp;13&nbsp;题&nbsp;12分,第&nbsp;14&nbsp;题&nbsp;12&nbsp;分,第&nbsp;15&nbsp;题&nbsp;16&nbsp;分,共&nbsp;40&nbsp;分&nbsp;
  • 15. 跳水新星全红婵创女子10米跳台历史最高分记录,夺得奥运会跳水冠军。在冠军的背后有着艰辛的努力和付出,运动员在一次平时的训练前的试水热身运动中,保持直立姿势从10m跳台双脚朝下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 (1) 第内自由下落的高度h;
    2. (2) 从双脚离开跳台到双脚入水的时间t;
    3. (3) 跳水运动员入水前最后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0.6kg的物块通过一段细绳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P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53°,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25kg的木块与PB相连,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已知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 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求:

    1. (1) 轻绳PA和轻绳PB各自产生张力的大小;
    2. (2) 木块M跟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该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7. 自然界时刻发生着你死我活的奔跑赛,胆小势弱的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 , 并能维持该速度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开始奔跑,经过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 , 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的时间,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设猎豹距离羚羊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问:
    1. (1) 羚羊和猎豹的加速度的大小和加速时间分别是多少?
    2. (2) 猎豹加速到最大速度时刚好追上羚羊,值应为多大?
    3. (3) 猎豹要能够追上羚羊,值应在什么范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