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某校准备编写《文明的起源一大河篇》的历史小报,目录历史小报《古代亚非文明》如图。请你为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题( ) 

     历史小报

    《古代亚非文明》——大河篇

    第一节 探讨金字塔之谜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第三节 ____

    A . 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B . 西欧庄园的生产生活 C .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D . 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 2. 世界古代史有两部著名的法典,一部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另一部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它们诞生的区域位于图中(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3. “条条大路通罗马。”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下列各序号所指代的时期正确的一组是( )

    A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帝国③﹣罗马共和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 B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③﹣罗马帝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 C . ①﹣罗马共和国②﹣罗马城邦③﹣罗马帝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 D . 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③﹣罗马帝国④﹣东罗马帝国⑤﹣西罗马帝国
  • 4. 英文单词“alphabet”(字母表)是由希腊字母表中前两个字母“a”(alpha)和“β”(beta)组合而成;英文单词“delta”(三角洲)就直接来自希腊字母△,因为这个字母的形状就是三角形。材料旨在说明( )
    A . 英文单词复杂多样 B . 希腊字母直观易懂 C . 希腊文明影响深远 D . 人类文化交流互鉴
  • 5. 如表:古代希腊城邦概况(部分)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斯巴达

    8400

    约40

    雅典

    2500

    约30

    反映了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

    A . 农业发达 B . 民主盛行 C . 小国寡民 D . 城邦众多
  • 6.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一书中认为:这个民族经常被称为“孩童”,但他们缔造了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最有可能是( )
    A . 小国寡民 B . 等级制度 C . 民主政治 D . 法制传统
  • 7. (2023·苏州) 《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写道,“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毫无疑问,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由此推断,阿布拉黑的身份可能是(    )
    A . 庄园佃户 B . 庄园领主 C . 城市商人 D . 行会学徒
  • 8. (2022九上·合川月考)  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的文化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位于亚欧交界的拜占庭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上述材料认为(  )
    A . 拜占庭文化具有兼容东西方文化的特点 B . 拜占庭帝国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C . 拜占庭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者 D . 拜占庭是世界存在时间最长的帝国
  • 9. (2022九上·福田期中) 《一千零一夜》的第 12 个故事记述道:一位巴格达女郎来到市场,她从一名基督徒手中选购了橄榄,从一位土耳其商人手中买到了埃及地区的蜡烛,还购买了来自阿富汗地区的特产阿月浑子仁以及来自中国的麝香和印尼的香料。这说明阿拉伯人 (   )
    A . 在对外扩张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B . 以融合东西文明为目标 C . 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 . 注重提高女性政治地位
  • 10.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大化改新 B . 倒幕运动 C . 大政奉还 D . 明治维新
  • 11. 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序号

    历史现象

    原因

    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法兰克王国改革

    B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马可•波罗行纪》

    D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3九下·深圳开学考)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 .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 西欧庄园的出现 C . 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13. 《人类简史》中描述:“欧洲人发动战争俘虏非洲人,再从非洲内陆千里迢迢运至美洲,数百万非洲人就这样在战乱或运送过程中丧命。而这一切,不过就是为了让欧洲人能够在茶里加糖、能吃到甜点,让人能够靠着贩糖而获取暴利。”材料体现了( )
    A . 欧洲庄园的逐步瓦解 B . “三角贸易”的罪恶 C . 文艺复兴运动 D . 新航路的开辟
  • 14. (2023·石景山二模) 《假如海洋空荡荡》中写道:“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署了一项条约,以佛得角群岛以西约1700公里处的子午线为分界,以西的所有土地属于西班牙,以东所有新发现的土地则属于葡萄牙。毫不意外,其他国家对这一通吃的诉求非常愤怒,纷纷起来反抗,英国、法国、荷兰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国家”。与材料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A . 中世纪城市的重新兴起 B . 手工工场与租地农场的出现 C .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争霸 D . “三角贸易”和殖民地的反抗
  • 15. (2023九下·合肥开学考)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由此推断,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条件是(   )
    A . 垦殖运动兴起 B . 地租形式改变 C . 新兴城市产生 D . 土地集中经营
  • 16. (2023·哈尔滨) 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年96岁。虽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但实际上她“统而不治”,只是作为保持其国家和民族、传统和权威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实行( )
    A . 君主立宪制 B . 君主专制 C . 联邦制 D . 民主共和制
  • 17. (2023·鄂州)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宪法设计的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
    A . 君主立宪 B . 三权分立 C . 中央集权 D . 地方分权
  • 18. (2022九上·长沙期中) 18世纪后半叶,一篇文献中写道:“……我们现在不得不宣布和他们脱离,并且以对待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的态度对待他们:和我们作战,就是敌人;和我们和好,就是朋友……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按其权利必须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对这篇文献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 废除了旧的制度,确立了新的制度的基本框架 B . 宣告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最终胜利 C . 第一次以国家名义表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D . 废除了奴隶制,具有进步的意义
  • 19. 如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工业革命的发展 D . 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 20. (2021·德庆模拟) 某初中九年级三班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他们搜集到如下资料:《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国际歌》歌词以及巴黎公社等,由此,可看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 思想解放运动 B . 杰出人物的作用 C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 . 民族解放运动
  • 21.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 )
    A . 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动力 B . 标志着现代工制度确立 C . 预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D . 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 22.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工商业经济发达,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和棉花等工业原料,而南方发展种植园经济,奴隶主把大量奴隶禁锢在种植园,并把棉花等廉价原料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据此可知,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B .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C . 严重缺乏自由劳动力 D . 建立集权政府与国家统一的矛盾
  • 23. 绘制“知识结构图”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如图知识结构图显示了美国内战的基本脉络,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B .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 法国公开参战,支持北方 D . 林肯总统被狂热分子刺杀
  • 24. 美国内战初,林肯只坚持“根据宪法原则”进行战争,而不提奴隶制存废之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和党内的激进派强烈要求扩大战争目标,主张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不少地方的群众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解放黑奴。于是,林肯政府审时度势,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由此可见,该宣言的发表( )
    A . 扭转了战争的被动局面 B . 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C . 顺应了国内进步力量的要求 D . 扩大了南北内战的规模
二、填空题
三、综合题
  • 28.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新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材料二 (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吴于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见图)

    1. (1) 请将材料一所示思维导图中的数字内容填写完整。
    2. (2) 据材料二,概括对这一运动的评价。“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
    3. (3) 写出材料三中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结合图一、图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 (4) 综上所述,请你概括14﹣16世纪欧洲历史的发展趋势。
  • 29. 政治体制是治理国家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1787年宪法被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其最明显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为宪政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如图表所示

    美国与英国政治体制的异同(部分)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阁员如何产生

    国家的政权中心

    称谓

    产生方式

    任期方式

    职能

    总统

    间接选举产生

    任期制4年

    总揽军政大权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统而不治

    首相

    首相任命

    议会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概括该制度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请用史实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民主共和制呈现的最显著特点。比较美、英国家元首在权力方面的不同之处。
    4. (4) 综合以上材料,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和美国却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谈谈你对此现象的认识。
  • 30. 19世纪中后期,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掀起一场国家体制改革或革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三: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同时,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制度水火不容。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 (1) 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由此进行的社会改革指的是什么?这一事件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 (2) 材料二指的是什么事件?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有何变化?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在政治、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
    3. (3) 据材料三指出“两种制度水火不容”,其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由此引发了哪场战争?战争的结果对美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4. (4) 材料一与材料二和材料三解决危机的手段有何不同?
    5. (5) 结合上述材料,从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你能从后来俄国、日本和美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得出什么认识?(写出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