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3-12-04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  下列的说法,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  )
    A . 我国生活用电的电压是380V B . 家用冰箱电流约为5A C . 实验用小灯泡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A D . 对人体安全电压是36V
  • 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 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C . 燃料不燃烧时,热值为零 D . 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创生
  • 3. (2023·宿迁) 下列电路中,符合直行方向交通信号灯(只考虑红灯和绿灯)模拟设计的是(  )
    A . B . C . D .
  • 4.  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元件A的电阻是10Ω B . 当元件A和B并联接3V电源时,干路电流是0.6A C . 当元件A和B串联接4.5V电源时,电流是0.2A D . 元件B的电阻是12.5Ω
  • 5. (2019九上·普宁期中)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源上端是正极 B . 金属导线中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 C . 灯泡发光时,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 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 6.  如图所示为转速600r/min的四冲程内燃机的某一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该冲程是做功冲程 C . 燃料的热值越大,内燃机的效率就越高 D . 1秒钟该内燃机对外做功20次
  • 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闭合开关S1 , 断开开关S2 , 滑片P移至中点附近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保持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 , 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则电阻R3的阻值是(  )

    A . 20Ω B . 30Ω C . 45Ω D . 40Ω
  • 8.  如图电路。闭合开关,灯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灯L1突然熄灭,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为零。此过程出现的故障是(  )

     

    A . L1短路 B . L1灯丝烧断 C . 导线a或b断路 D . 灯L2短路
  • 9. (2023·连云港) 如图是测量货车质量的地磅示意图,货车的质量可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测出,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磅的量程与大小无关 B . 货车的质量变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 . 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也能测量货车的质量 D . 仅增大 , 称量同一货车质量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 10.  梳头的时候,头发会越梳理越蓬松,如果头发很长,还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关于这个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比较合理的选项是(  )
    A . 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因 B . 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头发和梳子带上了同种电荷 C . 头发随梳子飘起来是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 D . 在梳头的过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选择不全但正确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 11.  小明用燃气灶烧水,给爷爷泡了一壶茶。善于思考的小明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的温度升高,含有的热量增多 B . 泡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茶叶的内能 C . 不敢直接喝热气腾腾的茶水,是因为茶水的温度较高 D . 茶水在变凉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 12.  下列关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
    A .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位置不同,其控制作用也不同 B .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互不影响 C . 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一定不相等 D . 无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
  • 1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灯泡标有“2.5V 0.5A”字样,闭合开关,若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2.5V;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压表示数最小值1V B . 电流表示数最大值0.5A C .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3 ~15Ω D . 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范围1~2.5V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4.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闻到山菊香味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一根弹簧不能被无限制的拉伸,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15. (2021·孝义模拟) 如图所示,这是我国古老的医疗技法─刮痧,当刮痧板在身体上刮动时,身体会感觉到热,这是通过方式增加身体的内能;刮痧时要在皮肤上涂一些药油,当体表温度升高后,药油渗入人体的速度加快,这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有关。

  • 16.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 17.  现有两个电阻R1、R2 , 把它们串联起来,总电阻为9Ω,若R1的电阻为6Ω,则R2的电阻为Ω;若把R1、R2并联起来,并联后的总电阻为Ω。
  • 18.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3V,R1=5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9A,通过R1的电流为A,电阻R2的阻值为Ω。

  • 19.  如图所示,甲为亮度可调的台灯,电位器是调节其亮度的装置;乙是电位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旋钮带动滑片转动,若顺时针旋转旋钮时灯泡发光变亮,则需将(选填a和b、b和c或a和c)接线柱接入电路,这是通过改变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的来改变电阻的。

  • 2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工作,甲表是(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3,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

  • 21.  质量为10kg,温度为10℃的水,吸收4.2×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提供,至少需要kg酒精。
  • 22. (2023·福建)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L1、L2完全相同。闭合S1 , 断开S2、S3 , 灯L1、L2联的。闭合S1、S2 , 断开S3 , 电压表示数为U1;闭合S1、S3 , 断开S2 , 电压表示数为U2 , 则

      

  • 23.  如图甲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定值电阻;图乙中的a、b分别是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流表A的示数随两电压表V1、V2的示数变化关系图象,图(选填a、b)是电流表A的示数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图像,电源电压V。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24题8分,第25题8分,第26题8分,共24分)
  • 24.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2. (2) 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 (3) 如果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吸热能力强大。吸热强的物质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的热量(填“多”或者“少”)。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冷却效果更好;
    4. (4) 实验中要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而不选择酒精灯加热,是为了保证加热的热源(填“稳定”或者“广泛”),从而能够减小实验中的
    5. (5) 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有____(选填“下列选项的标号”)。
      A . 控制变量法   B . 理想实验   C . 模型法   D . 类比法
  • 25.  某实验小组想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准备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1. (1) 连接电路前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是
    2. (2) 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开始实验,并读出A、B、C三处的电流表示数且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这样的做法你认为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
    3. (3) 实验小组又想利用如图丙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分别将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图像。

      ①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滑到最(选填“左”或“右”)端;

      ②将5Ω定值电阻换为10Ω定值电阻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调至适当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V;

      ③由图丁所示的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④若理想电源的电压是6V,则要完成三组实验测量,所选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Ω。

  • 26.  小聪同学设计了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1. (1)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写汉字),根据这个原理本实验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 (2)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和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
    3. (3) 小聪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电阻
    4. (4) 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测电阻Rx的阻值,图中R为电阻箱:①开关接a,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滑片至适当位置,使电流表示数为I,记下电阻箱示数R1;②开关接b,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记下电阻箱示数R2;则Rx(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若开关接b时,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小心向左移动了少许,测出的待测电阻值将(选填“偏大”或“偏小”)。

五、分析与交流题(第27题5分,第28题5分,共10分)
  • 27.  一根均匀的无绝缘层金属导线从中间剪断,再将它们拧在一起当作一条导线用。则它的电阻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移动设备,都使用触摸屏,触摸屏是通过传感器来感知物体在屏上的运动,目前触摸屏大多采用电容式触摸屏。电容通常就是由两片相距很近的导电极板组成。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多层复合玻璃,在夹层中涂有具有导电性且透明的薄膜材料。当手指触碰到触摸屏时,手指和导电薄膜就会形成一个电容,将人体上的电荷传递到触摸屏上。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电荷分布的变化,就可以计算触摸点的位置,进而感知手指在屏上的运动轨迹。如果较厚的绝缘材料把手指与导电薄膜之间隔离,无法形成有效电容,就不能正常操作触摸屏。

    1. (1) 给电容式触摸屏的手机充电时,手机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2. (2) 电容式触摸屏夹层中的薄膜材料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的变化,可感知手指的运动轨迹;
    3. (3) 冬天,戴上厚厚的绝缘材料做成的保暖手套,不能正常操作电容式触摸屏的原因是。要制作一副保暖触摸屏手套,你的方法是
六、综合与应用题(第29题8分,第30题9分,共17分)
  • 29.  李平同学早上用燃气灶烧水煮面时,把质量为2.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刚好到100℃。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4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求:
    1. (1) 水吸收的热量;
    2. (2)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 (3) 此烧水过程共燃烧了多少m3的天然气。
  • 3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将滑片P滑到最右端,闭合开关S。求:

    1. (1) 电流表的示数;
    2. (2) 电压表的示数;
    3. (3) 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已达满刻度,此时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