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

更新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根据材料和相关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1. (1) 从天宫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
      A . 圆柱体 B . 不规则球体 C . 正方体 D . 天圆地方
    2. (2) 下列地理事物无法从天宫看到的是( )
      A . 海洋 B . 陆地 C . 白云 D . 经纬网
  • 2. 墨西哥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下图为墨西哥历史上同一天发生的3场大地震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2022年9月19日墨西哥发生地震的地理位置是( )
      A . 103°W,18°N B . 103°E,18°S C . 98°W,18°N D . 98°E,18°S
    2. (2) 对该地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东半球 B . 位于西半球 C . 位于北温带 D . 位于南温带
  • 3. 晓晓在地理课上学会了地图的阅读方法,周末就在爸爸的手机上找到了驻马店市局部地区图,我们通过图中右侧“十”和“一”地图功能,可以查询到更多信息。读该图的部分截屏,完成下列各题。

    1. (1) 地图上各种线条、符号和颜色,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 )
      A . 比例尺 B . 方向 C . 图例 D . 注记
    2. (2) 图示地图属于( )
      A . 电子地图 B . 交通地图 C . 旅游地图 D . 遥感地图
    3. (3) 运用图中的地图功能可以改变( )
      A . 比例尺大小 B . 铜山的海拔高度 C . 图幅的大小 D . 铜山湖的实际面积
  • 4. 2022年3月30日,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在江西省西北部陆地上采获一批古鱼类化石材料,并在其中一处地层中首次发现了距今约4.38亿年前的两个真盔甲鱼类新属种,这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该类化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真盔甲鱼是已灭绝的“穿”着盔甲的一种鱼类,曾经生活在远古时期浅海环境中。此次在江西省发现该种化石,除了有利于研究生物进化外,也说明( )
      A . 真盔甲鱼可以同时生活在海洋和陆地上 B . 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C . 在远古时期,鱼类也能在陆地上生存 D . 真盔甲鱼只在江西生存过
    2. (2) 下列现象与材料中的现象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 印度发生洪水,淹没土地 B . 日本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扩大土地面积 C . 荷兰人修筑堤坝,防止土地被海水侵蚀 D . 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 5. 某学校利用盛满水的盆、海绵纸、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表层运动的实验,学生们发现,将吸管插入水中朝盆底吹气时,大量气泡出现在海绵纸交界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实验中冒出的气泡模拟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是( )
      A . 火山地震 B . 海冰消融 C . 水土流失 D . 动物迁徙
    2. (2) 能合理解释该实验现象的理论是( )
      A . 地心说 B . 风成说 C . 板块构造学说 D . 盖天说
  • 6. 为引入气流缓解雾霾,北京正在建设多条宽度500米以上的通风道。读北京市某两周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读图可知,这两周内北京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天是( )
      A . 15日 B . 17日 C . 24日 D . 27日
    2. (2) 下列关于通风道建设对北京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减轻城区大气污染 ②降低中心城区地价 ③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 ④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3. (3) 影响23日~24日北京市空气质量变化的天气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 7. 我们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 正午12时 B . 14时左右 C . 日出前后 D . 子夜0时
    2. (2) 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
      A . 10.5℃ B . 9℃ C . 11.5℃ D . 67.5℃
  • 8. 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 . 由南向北递减 B . 由北向南递减 C .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D . 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2. (2) 影响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 9. (2022七上·连平期末) 学完了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之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结合亚欧大陆的纬度和海陆分布情况,绘制了四幅“亚欧大陆降水的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哪位同学绘制的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亚欧大陆降水地区分布情况( )
      A . 甲同学 B . 乙同学 C . 丙同学 D . 丁同学
    2. (2) 在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A . 低纬度降水多,高纬度降水少 B . 中纬度地带,大陆内部降水少 C . 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D .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二、综合题(共30分)
  • 10. 数九是我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惯,人们用墨笔每天着色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和九九消寒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转运动。
    2. (2) 地球公转位置至数九第一天时,阳光直射(纬线),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日。下图是正午时刻太阳光线照射在你所在教室的情况,其中最符合这一天光照情况的

    3. (3) 当“九九消寒图”已着色染梅花30瓣时,最接近的节气是;此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中的段(填字母)。驻马店的白昼时间逐渐变;气温也逐渐(升高/降低)。
  • 11. 国庆节期间5名“驴友”穿越虎山时遭遇大暴雨,被困在深山中等待较援。下图为虎山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请你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大致沿直线走,A地到C地比C地到D地的坡度(陡或缓),因为
    2. (2) 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山谷/山脊),该河流流向大致为
    3. (3) 图中山峰甲位于溶洞口的方向,若甲乙两山峰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千米。如果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山峰上(甲/乙)。
  • 12.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让读者们感受到了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结合“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鹦鹉螺”号的路线是从①(填大洋名称)出发。经过B处洲,在②(填大洋名称)中航行,经过红海、穿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运河,穿过地中海到达大西洋。南行到达D(填大洲名称),北上途经E北美洲,最终到达欧洲沿岸。
    2. (2) 途中在地中海e处看到了海底火山喷发。原因是这里位于板块(填“交界处”或“内部”),在b海底处参观了亚特兰蒂斯古城,说明这个地方发生了地壳(填“上升”或“下降”)运动。
    3. (3) “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
      A . 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 . 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 . 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D . 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波巴布树是非洲的一种特有的植物。树冠巨大,枝杈千奇百怪,酷似“根系”长在脑袋上的“倒载树”。虽然树干很粗,木质却十分疏松。这种木质利于储水,在雨季时,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它的木质部像多孔的海绵,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这种树耐旱力极强,能忍受40℃的高温。果实巨大,甘甜多汁,当果子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爬上树去摘果子,所以又叫做“猴面包树”。

    材料二:马达加斯加岛地理位置图(图1),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图2),波巴布树示意图(图3)

               图1                    图2                      图3

    1. (1) 马达加斯加岛地处南、北半球中的半球,非洲东南部,南回归线穿过该岛部(南/北),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温、寒)带。
    2. (2) 马达加斯加岛西部为平原和高原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小)。
    3. (3) 比较甲、乙两地的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变化的差异。
    4. (4) 根据猴面包树的特点,推断其分布的地点为(甲/乙)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