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梅河口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

更新时间:2023-11-29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2023高一下·湘潭期末) 中国传统文化及工艺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们应弘扬与尊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 . 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孔雀石颜料的主要成分为碱 C . 《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 D .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烟起,乃真硝石也”,二者也可以利用“焰色试验”区分
  • 2. 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电解质

    非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纯碱

    乙醇

    MgO

    B

    苛性钠

    Cu

    CO

    C

    液氯

    NO

    D

    KOH

    CaO

    A . A B . B C . C D . D
  • 3. 能够在人体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成功,该“运输车”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运输车”中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 B . 二氧化硅属于金属氧化物 C . 该“运输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D . 该“运输车”的外壳含有碳元素
  • 4. 在硫酸溶液中按1:2的个数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气体X,其中被氧化为 , 则X化学式为( )
    A . B . C . D .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②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⑤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⑥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⑦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⑧因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 B . 溶液中通入 C . 溶液中通入过量 D .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溶液反应:

  • 7. 对于反应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 .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 氧化的硫占全部被氧化的硫的 D . 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7∶3
  • 8. 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验证和水反应是否放热

    除去中的HCl

    焰色试验检验固体中是否含有钾元素

    比较的稳定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9.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温度不同时充分反应后产物溶液中除大量外,还有 , 已知:(冷碱)、(热碱),并知离子的个数比为2:1,参与反应的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Cl原子数目之比为( )
    A . 5:3 B . 7:3 C . 3:5 D . 3:7
  • 10. 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a点对应的溶液中: B . b点对应的溶液中: C . c点对应的溶液中: D . d点对应的溶液中:
  • 11. FeS与一定浓度的溶液反应,生成、NO和。当产物、NO的个数之比为3:1时,则参加反应的FeS与的个数之比为( )
    A . 1:5 B . 1:7 C . 2:11 D . 3:10
  • 12. 下列物质各m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于150℃时将产物通过足量的固体后,固体增重质量小于mg的是( )
    A . HCOOH B . C . D .
  • 13.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无

    B

    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对,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

    D

    胶体有吸附性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Ⅰ对,Ⅱ对,有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现有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①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B . 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 C . 的氧化产物,的还原产物 D . 要除去含有混合溶液中的 , 而不氧化 , 应加入
  • 15. 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 所含离子数目均相同。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取上述溶液X,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②将①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的混合物 B . 溶液X中一定存在 , 可能存在 C . 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 D . 无法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 , 需要做焰色试验才能确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55分。)
  • 16. 现有下列十种物质:

    ①HCl②③NaCl溶液④

    溶液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气⑨蔗糖·⑩溶液

    1. (1) 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能导电的有。(填序号)
    2. (2) 向⑦中逐滴滴加过量的①的水溶液,看到的现象
    3. (3) 向⑩中滴加少量②的水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4. (4) 胃液中含有①,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服用适量的胃舒平(主要成分为⑤)能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5) 向⑩中逐滴滴加⑥的水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中的(填序号),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A. B. C. D.

  • 17. 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后推测可以发生反应。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 (1) Ⅰ.实验探究:
      利用装置A制取 , 写出装有稀盐酸的仪器名称,B装置里面盛放的试剂可以是(填序号),作用是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无水氯化钙 D.无水硫酸铜

    2. (2) 下面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选出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序号)

      ①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②组装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装有的硬质玻璃管,使其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④打开止水夹 , 通过分液漏斗向A中滴加稀盐酸

      ⑤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后,关闭止水夹

    3. (3)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淡黄色固体逐渐变成白色,无水硫酸铜未变成蓝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若只用水和酚酞溶液(填“能”或“不能”)检验C中是否反应完全。
    5. (5) Ⅱ.数据处理:

      实验结束以后,该小组的同学还想测定C装置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含量。

      操作流程如下:

      ①白色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为(用含的式子表示)。

      ②若在转移溶液的过程中,不小心将溶液溅到蒸发皿外面,则测得的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8. 亚硝酸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盐,有像食盐一样的外观和咸味,它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由于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

    回答以下问题:

    1. (1) 也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但由于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食品中用量和残留量均有严格规定。可用酸性测定样品纯度,反应原理如下:

      请完成该离子方程式并配平。(请将离子方程式抄写在答题卡上并完成配平。)

    2. (2) 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填字母代号)。

      a.酸 b.正盐 c.酸式盐 d.碱 e.电解质 f.非电解质

    3. (3) 下列关于中毒与解毒原理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解毒剂美蓝应该具有氧 B . 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C . 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D . 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显氧化性
    4. (4) 误食会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该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与下列____(填序号)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相同。
      A . B . C . D .
    5. (5) 已知亚硝酸钠可以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6. (6) 某工厂的废液中含的质量分数为3.45%,利用(5)中原理将该工厂1吨废液中的亚硝酸钠完全处理,需要氯化铵的质量kg。
  • 19. 某溶液中只含有中的某几种离子,且离子数目均相等。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取100mL该溶液,平均分成2份,进行以下操作:

    Ⅰ.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0.15g氨气,同时产生蓝色沉淀0.98g,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得到一定量黑色固体。

    ②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33g沉淀,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质量不变。

    Ⅱ.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且沉淀质量没有变化。

    已知:①

    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共存;

    ③氨气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同时产生一种无污染气体。由上述分析可知:

    1. (1) 该溶液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2. (2) 操作Ⅰ中②“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填化学式),该沉淀中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为
    3. (3) 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为(填离子符号),检验阳离子存在的实验方法为;可能存在阴离子是否需要检验,请说明理由
    4. (4) 常用氨气检验液氯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反应原理: ,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为
    5. (5) 在操作Ⅰ的①中,利用产生的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得到的一定量的黑色固体,产生金属单质的质量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