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 第23课...

更新时间:2023-11-27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strong>
  • 1. 1945年8月,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主张“民主统一,和平建国”。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 (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 B .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C . “和平、民主、团结” D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2. 如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政治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 )

    A . 国共联合构成抗日战争整体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企图 D .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 3. (2022八上·黄岛期末)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 .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 . 签署了“双十协定” C . 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 通过了“共同纲领”
  • 4. 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大公报》评论的事件说明 ( )
    A . 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B .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C . 国民党进攻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D .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 5. “双十协定”的发表引发国内一片欢呼,人们奔走相告,英国《泰晤士报》评价它为“一项令人满意的联合声明发表了,因为它至少暂时地使内战的可能性不再突出”,但不久这种局面就遭到破坏,原因是 ( )
    A . 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内战 B . 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 C . 国民党军队闪击延安 D . 国民党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6. 蒋介石在全面内战爆发后,开展全面进攻。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占领了 ( )
    A . 张家口 B . 孟良崮 C . 青化砭 D . 沙家店
  • 7.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的谈话中指出,真正强大的力量属于人民。由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论断 ( )
    A .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B .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8. 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为此,中共中央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
    A . 设伏平型关 B . 转战陕北 C . 强渡大渡河 D . 翻越雪山
  • 9. 陈毅元帅在1947年5月作诗云:“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诗中描绘的孟良崮战役(    )
    A .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 . 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在华东地区的主力
  • 10. 尽管重庆谈判的政治闹剧本质和它注定破产的历史结局,几乎毫无正面意义而言。但在谈判中两党公开倡言和认同的和平建国原则,是对中国近代以来深重灾难的沉痛反思,是中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统一和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基础。材料旨在强调重庆谈判( )
    A . 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B . 反映了人们要求和平的愿望 C . 有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D . 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二、非选择题
  •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密令国民党军队将领,遵照他的指示,努力进剿。胡宗南、孙连仲部20余万人沿着平汉、同蒲、正太、平绥、津浦5条铁路,气势汹汹地向解放区推进,进攻的目标是要割裂华北解放区,抢占北平、天津。
    材料三 美军驻华总司令魏德迈集中在中国与印度境内所有的军用和民用飞机,帮助蒋介石将驻湖南芷江的第六军运到南京。
    材料四 从1946年6月26日起至7月底,中原解放区各路部队均胜利突围。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它牵制了国民党军队30个旅的兵力,保存了主力,建立了两块根据地,并留下小部分兵力坚持原地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为以后的战略进攻和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1. (1) 解读漫画,判断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中的“和平方案”指的是什么?磨刀有何深层次的含义?
    2. (2) 材料二、三说明蒋介石正在为什么作充分准备。哪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幕后与其狼狈为奸?蒋介石最后正式撕毁其虚伪的面具是在什么时候?
    3. (3) 中国共产党中原解放区各路部队面对敌人的进攻采取的军事策略是什么?根据材料四,这次军事胜利对解放战争全局起了什么作用?
    4. (4)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于国家命运的共同政治诉求。
    5. (5)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