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人文地理) /上册 /第一单元 人在社会中生活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23-2024学年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1.2 乡村与...

更新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非选择题
  • 1. 乡村和城市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至少写出四个方面)?为什么?
  • 2. 由于各地区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
  • 3. (2018七上·绍兴月考) 读下列景观图,回答问题。

    1. (1) 两幅图中属于乡村聚落景观的是图,属于城市聚落景观的是图
    2. (2) 乡村和城市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至少写出四个方面)?为什么?
  • 4. 统称为聚落.一般来说,先有聚落后有聚落.

  • 5. 暑假里,王舒怀和爸爸妈妈去北方旅游,他们看到了下图景观。

    1. (1) 写出图片反映的可能是哪里的什么特色民居。
    2. (2) 从聚落角度来看,图片反映的聚落属于哪一类型?
    3. (3) 你还能举出一例有特色的民居吗?并说明影响该民居建筑特色的因素。
  • 6. 分类:①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等生产活动.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业、业等工作.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4月,中国央视新闻联动三百多家媒体和全国县级平台,打造中国春季最美乡村。北京怀柔六渡河村成功入选该份名单。

    材料二:北京市行政区划图(A点为六渡河村)

    材料三:六渡河村是渤海镇的一个村,四面环山,村内河泉众多,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六渡河村盛产板栗。每年春季,栗花盛开,美不胜收。

    材料四:六渡河政府积极利用现有资源,修筑盘山公路,鼓励发展旅游业,村内大量居民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和住宿行业。

    1. (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我国的中心,北京的哪些建筑物可以说明其有悠久的历史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北京六渡河能入选最美乡村的有利自然条件。
    3. (3) 六渡河利用本身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你觉得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 8. 下面两张社区地图图幅相同,读图回答问题。

    1. (1) 仔细观察,甲图为聚落,乙图为聚落。
    2. (2) 在乙图社区生活的人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造成甲图和乙图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 (3) 两张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表示内容最简略的是。(填甲或乙)假设乙图中电厂到清阳河测得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实际距离为
    4. (4) 村民们想在清阳河旁修建一个造纸厂(已知造纸厂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初步选出了ABCD四个地点,哪个地点最好?请你给他们一个建议,并说明理由。
  • 9. 暑假里,王舒怀和他爸爸去北方旅游,他们看到了图片中的景观。

    1. (1) 图片中反映的是哪个地方的特色民居?
    2. (2) 从聚落角度看,图片中属于哪一类型的聚落?
    3. (3) 你还能举出一例有特色的民居吗?特点是什么?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张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村子里,谁家来了远方的客人,大家都会带上自家的美食前来看望。邻里之间如同兄弟姐妹,走动得很勤。茶叶和山核桃是我们的特产。乡亲们最忙、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茶叶和山核桃丰收的季节。由于质量好,它们大都销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

    材料二:上海市的南京路号称“中华商业第一街”。在这里,人们可以采购到全国各地的特产。大街上每天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特色上来说分别反映了什么类型的社区(聚落)?
    2. (2) 你认为张村与南京路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吗?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 11. 看网络世界,树诚信之风。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来,网络诚信问题引起社会热议。习近平主席在《之江新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

    材料二:为了营造和谐有序安全的网络环境,有关部门出台了《网络安全法》,还设置了网警来维护网络秩序,对于一些传播虚假消息的网友进行禁止上网、罚款等相应处罚。

    1. (1) 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 (2) 有人认为《网络安全法》和“网警”限制了他们的上网自由,你同意这一观点吗?结合书本知识说明理由。
    3. (3) 综合上述信息,说说青少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12. 将相应的社区功能填在横线上。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经济功能

    ①校园内车辆停放的规定

    ②学校选举中层干部

    ③假期后,学校正常上课了

    ④学校食堂天天正常开张

  • 13. 是指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里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 14. 比较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填写下表。

     

    人口密度

    人员职业构成

    生产活动

    交通方式

    聚落规模

    城市

        

    乡村

     

    农民

    农林牧渔业

     

  • 15. 请将下列城市填入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北京 ②上海 ③华盛顿 ④西安 ⑤鹿特丹 

    1. (1) 作为首都,以政治活动为主的是:; 
    2. (2) 工商业发达,偏重于经济活动的是:; 
    3. (3) 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在文化艺术方面富有特色的是:
  • 16. 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 (1)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①乡村聚落的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村落分布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洪涝区

      高地上

      降水多,地形低洼,易洪涝

      干旱区

      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

      ②乡村聚落的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③乡村聚落的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一般而言,平原地区的村落规模比山区要__。

    2. (2) 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人们的生活也各具特色

      ①农村,以从事为主的人们聚居的地方。

      ②渔村,渔民聚居的村庄,人们主要从事

      ③林场,从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工作的人们聚居的地区。

      ④牧村,以为生的牧民们聚居的地区。

  • 17. 读聚落图和民居图,回答问题。

      

    1. (1) 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甲图表示聚落,这种聚落类型的房屋建筑特点是,居民主要从事等;乙图表示聚落,居民主要从事等。 
    2. (2) 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区别有哪些? 
    3. (3) 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流越来越频繁。小城镇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从乡村聚集而来的原材料、农副产品以及各种劳务,而且还可以为城市向乡村转移产品、资金、技术、人才开辟广阔的市场,接受城市更新换代但还有持续使用价值的技术、设备和产品,促进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新的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为乡村走向现代化奠定基础。

    1. (1)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之间交流的主要纽带和桥梁是什么?
    2. (2)   请你结合材料,说说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之间交流的必要性。
  • 19.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等不同类型,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等工作.

  • 20.

    马来西亚地理简图和气温降水图

    【中国制造下南洋】马东铁路是中马两国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也是“一带一路”的旗舰工程。它连接了吉隆坡和关丹,并沿东海岸向北延伸。2021年4月9日首条隧道贯通,铁路建设进入 高峰期。

    【互惠互利促双赢】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建立钦州产业园和关丹产业园,形成了产业 互补的“两国双园”模式。两地之间开辟了固定的集装箱货运航线。 随着关丹产业园的建设,当地中文学习热度不断提高。

    1. (1) 马来西亚西临 A 海峡,海运便利。
    2. (2) 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说出马东铁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 (3)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推行“两国双园”模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 21. 读图,回答问题。

    1. (1) A表示聚落,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为;B表示聚落,主要从事的工作为
    2. (2) 从出现的时间来看,聚落早于聚落。
    3. (3) A聚落比B聚落交通条件要(好、差),人口密度要(大、小)。
    4. (4) 环境质量比较好的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是
    5. (5) 将下列字母填写在表中适当位置。

      a.农田  b.商业街  c.果园  d.养鱼塘  e.大型超市  f.人民医院

      g.养牛场  h.立交桥  i.林场  j.公园  k.高等院校

      聚落

      主要景观

      A

      B

  • 22. 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23.

    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 (1) 图①反映了聚落的特点,图②反映了聚落的特点.

    2. (2) 图③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聚落,三个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点是

    3. (3) A、B、C三处聚落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处,理由是

    4. (4) 根据以上分析来看,先有(城市、乡村)聚落.

    5. (5) C处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 2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图属于聚落类型。
    2. (2) 该村农民想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农家乐休闲游,请从图中找出实施该项目的两个有利条件。
    3. (3) 你认为该地区可以充分利用什么物产与其他区域进行联系?
  • 25.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等不同类型,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等工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