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11-22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18分)</span></strong>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染(xuàn)勾(lè)差(cēn) B . (xuán)语(yàn)憬(chōng) C . 矗立(chù)气(fēn)缩(juǎn) D . 古(měng)怒(hào)提(gōng)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镜界 湿淋淋 排山倒海 自做自受 B . 倾听 软棉棉 全神惯注 余音绕梁 C . 喧闹 热乎乎 巧夺天工 别出心栽 D . 悬崖 手榴弹 理直气壮 心惊肉跳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王菲菲的个人演唱是我们班元旦晚会的压轴节目。 B . 别看贝贝年龄小,唱起京剧来有板有眼 C . 哥哥在这部电影中被导演定为男一号,担任跑龙套的角色。 D . 听了张老师的讲解,我们都恍然大悟
  • 4.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掉尾而斗(就) B . 所宝以百数(所珍藏的书画) C . 伯牙琴(弹) D . 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B . 读了“竹节人”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传统玩具的魅力。 C . 困难,让我懂得坚强:挫折,让我经历磨难:耻辱,让我学会振作。 D .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
  • 6. 下面句子中,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破课桌,好像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A .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B .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C .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D . 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 7.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 . 《开国大典》描写阅兵式时,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是“面”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点“的描写。 B . 散文《丁香结》前半部分描写丁香花,后半部分写丁香结,大致按“赏花一悟花”的思路展开。 C . 《江南春》中的“四百八十寺”,并不是指四百八十座寺院,而是虚指,形容寺院多。 D . 列夫托尔斯泰在《穷人》中用大量心理描写塑造了渔夫的形象。
  • 8.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表示“说”一项是( )
    A . 一万多名科学家表示 , 地球正面临着气候危机,气候变化正威胁着我们生态系统的每一部分。 B . “多好啊!”背后传来一声赞叹 C . 她小声解释:“京剧中的杂技成分,是为了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D . “抱歉,抱歉!”我连声谢绝了她的邀请,“我周末有事,实在不能前往。”
  • 9. 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北京全年会议接待近1731万人。这些人中,70%的人饮用瓶装水。按照每人次1瓶的量来计算,每年大概有1211万瓶水被使用。如果每瓶水含量500毫升,那么每年仅北京就超过600吨水被随意浪费掉。

    A . 北京全年会议接待的人数非常多。 B . 北京与会的大多数人都饮用瓶装水。 C . 北京全年会议饮用饼装水的数量非常大。 D . 北京每年会议有大量瓶装水被随意浪费掉。
二、按要求填写。(26分)</span></strong>
  • 10.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美观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11. 读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kāng kǎi

    dǐ yù

    kū jié

  • 12. 按要求写句子。
    1. (1) 这点小事,不要让父母为我操心了。(改为反问句)
    2. (2) 年轻的妈妈的眼里开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悦。(缩句)
    3. (3) 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4. (4) 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 13. 根据课文和要求填空。
    1. (1) 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 (2) 一水护田将绿绕,。(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 (3) ,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 (4) 每当听到“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我就会想起《七律.长征》中的诗句:
    5. (5) 古往今来,爱国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正如曹植所说:“,视死忽如归”。陆游也曾说:“位卑。”
    6. (6) 鲁迅先生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严肃、深刻和冷峻,但他也有温情、仁爱的一面,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
  • 14. 口语交际。

    小军很喜欢阅读课外书,但妈妈却认为读课外书耽误了学校的功课,影响学习成绩。请你以小军的口吻(“第一”“第二”“第三”……)的方法,说服妈妈支持他读课外书。注意:用语文明,条理清晰,理由恰当,语言简洁。

三、阅读理解(23分)</span></strong>
  • 15.  

    (一)竹节人(节选)

    ㅤㅤ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愿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ㅤㅤ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ㅤㅤ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ㅤㅤ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ㅤㅤ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ㅤㅤ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ㅤㅤ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ㅤㅤ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 (1) 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2) 画“横线”的两个自然段都运用了描写和描写,我从中体会到了
    3. (3) 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师玩竹节人的句子,并写下来。
    4. (4) “我”看到老师玩竹节人,为什么感到心满意足?
    5. (5) 读了选文,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 16.  

    (二)____

    ㅤㅤ①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

    ㅤㅤ②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红的,白的,初如豌豆,逐日渐长,那花儿才黯然谢去。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那才是真正的“开花”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

    ㅤㅤ③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棉田里,一会儿侧身 , 一会儿弯腰 , 五根手指同时向盛开的“花瓣”,一 , 就将一团棉花收进棉兜里。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ㅤㅤ④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它们被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缝棉衣做棉鞋。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看着平坦厚实的棉被和胖嘟哪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

    ㅤㅤ⑤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等我有了女儿后,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袄有些溜肩,一张小脸反而生动起来。

    ㅤㅤ⑥棉花,世上最温暖的“花”,也是世上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棉不断,温暖不止。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日,只要有了棉,就有了热度。

    1. (1) 给文章加上合适的标题:
    2.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娴熟:

    3. (3) 全文围绕“棉花”写了哪几件事?将下面的步骤补充完整。

      种棉花→→弹棉花→做棉品

    4. (4)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第④自然段中“有了着落”的意思。
    5. (5) 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6. (6) 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棉花是世上最温暖的“花”?
    7. (7)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你心中最温暖的花。
四、习作(33分)</span></strong>
  • 17.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语段。

    ㅤㅤ过去,语文对我可不怎么感兴趣。自从读了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读者”已后我认识到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于是下苦功学习。如今,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了改善。今后,我还要陆续努力,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 18. 笔下生花。

    两人三足跑、跳长绳、拔河……这些活动项目,肯定有你参加过的。请以你参加过的项活动为内容,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ㅤㅤ要求:(1)注重场面描写,既要关注整个场面,也要注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2)写清楚活动的过程,选自己印象最深的环节重点写;(3)语句通顺,字体工整,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