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23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4300-4000年,是中原龙山文化代表性遗址,该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推断(    )
    A . 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B .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C . “公天下”到“私天下”的局面形成 D .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受到挑战
  • 2. 学者许宏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等要素,体现了建中立极、王权至上的政治思想”。据此可推知该文化遗址(    )
    A . 使夏代历史成为信史 B . 标志中央集权初步建立 C . 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D . 表明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 3. (2023高三上·仙桃月考) 在商朝,人们对“天”无能为力,只能祈求其保佑。而自周代始,“天”成为真正的人格神,且与君意相关联,君主对它的祭祀再丰厚,若本身没有敬天爱民,也不会受到上天的庇佑。这一变化说明( )
    A . 王权必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秩序 B . 人们对国家治乱原因的认知深化 C . 君主权威带有较浓厚的神秘色彩 D . 儒家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标杆
  • 4. 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社会等级;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    )
    A . 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 . 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 . 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 . 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 5. (2023·泉州模拟) 春秋时期,“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战国中后期,“弑君”“出君“现象已较为罕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国家的政制逐步转型 B . 诸侯争霸格局稳定 C . 宗法分封制走向强化 D . 礼乐制度得以恢复
  • 6.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春秋时期,因贵族之间政治斗争导致的逃离本国远走异乡的“出奔”成为普遍现象。春秋前期出奔者多为王室和公室成员,基本是因为“庶孽之乱”;中期,因卿大夫间的斗争和倾轧导致的出奔骤然剧增;后期,士阶层开始出现在出奔队伍中。这表明( )
    A . 兼并战争日趋激烈 B . 等级界限日益模糊 C . 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D . 权力中心逐渐下移
  • 7.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子夏到后来属于魏国的西河讲学,授徒三百,其中李悝成为法家著名的改革家,吴起是兵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田子方、段干木具有道家思想,禽滑厘是墨家巨子,公羊高、谷梁赤注重研究儒家的《春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 )
    A . 诸子百家思想同源异流 B . 士人热衷于创立学派以标新立异 C . 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D . 儒学深刻影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
  • 8. 先秦时期,儒家崇尚“伦理”,认为“伦理”蕴含了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秩序。儒家伦理思想以血缘家族为表现,故又可称之为血缘家族伦理,主要体现为以亲属、辈分为表征的等级关系和人伦常道。由此可知,先秦儒家思想(    )
    A .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 . 着眼于规范社会关系 C . 蕴含了朴素的唯物思想 D . 致力于协调民众利益
  • 9. (2022高二下·雅安期末) 管仲和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主张执法者应当“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韩非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当时(    )
    A . 法治思想盛行 B .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C . 政府以民为本 D . 社会公正受到关注
  • 10.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商业)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这说明商鞅变法主张(    )
    A . 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 B .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C .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 . 确立土地私有制
  • 11. 《晚清七十年》中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史学界普遍认为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转型特征的是 (    )
    A . 由“传贤”转向“传子” B .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C . 奴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D . 专制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
  • 12. (2022高三上·河南月考) 在郡县制下,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并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司法三权分立。同时中央通过对郡县官员的考核来掌握他们的政绩,决定他们的升降任免。这些措施(   ) 
    A .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B . 便利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C . 体现贵族政治的消亡 D . 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 13. (2022高一上·乳山月考) 有学者说:秦始皇以为杀了儒生,烧了书,天下就太平,一劳永逸了,结果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造成“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的主要原因是(   )
    A . 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B . 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 C . 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 D . 秦朝暴政激化社会矛盾
  • 14. (2022高一上·射洪期中) 史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到汉文帝时期,国家富裕,国库充盈,以致于穿钱之绳多年不用而腐烂。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在于(   )
    A . 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B . 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 C . 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 D . 与民休息的开明政策
  • 15. (2021·渭滨模拟)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各设刺史一人,每年八月“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该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
    A . 监督和控制地方的豪强势力 B . 加强君主专制维护统治 C . 监督诸侯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D . 监督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 16.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 )
    A . 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 . 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 C . 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 . 有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
  • 17.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农、林、牧、副、渔、商综合经营的经济组织。田庄地主组织佃客、部曲、徒附进行生产,主持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农具,甚至自觉抚恤地方贫困人员和破产农民。由此可见,当时( )
    A . 重农抑商政策已形同虚设 B . 政府注重提高庄园经济地位 C . 传统的租佃关系已经瓦解 D . 田庄是基层治理的有力补充
  •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从4世纪初期到5世纪中叶,南迁人口不少于90万,即北方平均每8人中有1人南迁,南方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来自北方。据此推知,人口南迁 (    )
    A .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B . 推动农业商品化进程 C .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D . 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19.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带头模仿汉民族礼仪,作明堂、建太庙、正祀典、迎春于东郊、亲耕籍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养国老、庶老,允许群臣守三年之丧等。这些举措旨在 (    )
    A . 提倡生活习俗的完全汉化 B . 大力传承汉民族文化 C . 促进南北方各民族的交融 D . 推进鲜卑政权封建化
  • 20.  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在这个一体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用武力带来新鲜的血液,而汉族以其传统文化、政治制度和农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国家整合功能。这主要说明 (    )
    A . 国家分裂局面与民族矛盾紧密相关 B . 民族交融是国家重归统一的重要原因 C . 尚武精神开始融入了中华民族血脉 D . 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创新
  • 21. (2022高一上·长安期中) 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
    A .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B . 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C . 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 D . 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 22. 唐代有16位公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和亲”,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是罕见的。唐代“和亲”都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王朝提出请求,并为此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自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这一现象 (    )
    A . 从根本上改善了唐代的民族关系 B .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C . 避免了唐政府和少数民族的战争 D . 反映了周边民族对先进文明的向心力
  • 23. (2020高二上·绍兴月考) 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这反映了唐太宗(  )
    A . 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 B . 君主应该接纳臣民的谏议 C . 认为君主是国家治理根本 D . 充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 24. 下表所示为历史学家张国刚先生对9世纪初叶的唐代藩镇的分类。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唐代的藩镇割据 (    )

    类型

    地区

    概述

    独立型藩镇

    河朔地区

    多为安史余孽盘踞,割据性强

    防遏型藩镇

    中原地区

    归顺朝,廷听从调遣,对河朔跋扈藩镇有制约作用

    防御型藩镇

    西北边地

    所设之军镇乃抵御外辱之需

    财源型藩镇

    江淮流域

    承担着给国家输送粮食、财赋的职能

    A . 具有区域性与制约性统一的特点 B . 彻底解决了西北的边患问题 C . 造成了国家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 D . 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 25. 商代古书《归藏》未著录于《汉书·艺文志》,至宋以后全部亡佚。前人多以为晋代以来古书引用的传本《归藏》为汉以后人所伪作。湖北王家台条墓出土《归藏》残本,其内容与古书所引佚文基本相合,可见传本《归藏》确为先秦所传。这说明 (    )
    A . 经考古验证的文献记载方具可信度 B . 新出土文献决定历史研究方向 C . 实物史料较文献史料更具研究价值 D . 史料互证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二、材料解析题
  • 26.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 27. (2023高三上·仙桃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内容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奇首(辽先祖名)生都苍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史卷》七十二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州、府、县。”

    《金史·百官志》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作用。
  • 28. (2023·辽宁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环太湖地区为分布中心的良渚文化,影响波及淮河流域地区、华南地区。良渚文化的代表包括有着高水平的制玉工艺、精美的磨光黑皮陶、通体磨光石器、精致漆木器。良渚文化遗址中虽并未发现黍、粟等旱作农业品种遗存,但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米(谷)、颖壳和小穗等不同的稻谷存在形态,其中以炭化米数量为多。稻米是良渚社会居民的食物主要来源。

    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马桥文化中见到的那些小墓,其中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另一类,如张陵山墓葬,往往不与“小墓”为伍,而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良渚社会在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已经具备文明社会特征。

    ——摘编自郑云飞《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等

    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陆续发现了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良渚文化大墓,琮、壁等玉礼器以及墓葬等级的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达程度。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2015年确认水利系统,这些都将良渚文化推到了国家文明的高度,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为世界遗产。如果没有对良渚80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国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如此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通过再现良诸文明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对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乃至后世中华文明,均产生了礼制、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

    ——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国百年考古——被低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良渚文化的特征。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80多年的良渚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