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10月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3-12-17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60分)
  • 1. (2023八下·深圳期末) 如图僧帽水母形似塑料袋或气球,有剧毒。试推测僧帽水母属于( )

    A . 腔肠动物 B . 扁形动物 C . 线形动物 D . 软体动物
  • 2. 某同学用手抓一只海蜇,突然感觉到手有火灼的痛感,这最有可能是由于( )
    A . 被海蜇产生的芽体刺伤 B . 被海蜇的口咬伤 C . 被海蜇的刺细胞刺伤 D . 被海蜇的消化液腐蚀
  • 3. (2022八上·高州月考) 国家卫健委曾向南方多省印发通知,要求加强2020年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下面关于预防血吸虫病说法错误的是()
    A . 灭螺在预防该类病中很关键 B . 是一种人和动物都能受传染的寄生虫病 C . 各个幼虫阶段均可感染人 D . 不接触疫水,尤其应严禁婴幼儿在疫水中游泳洗澡
  • 4. 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
    A . 血吸虫 B . 涡虫 C . 绦虫 D . 珊瑚虫
  • 5. 图表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特征的关系,下列各项有关阴影部分描述正确的是( )

    A . 身体呈两侧对称 B . 都营寄生生活 C . 有口无肛门 D . 有刺细胞
  • 6. 下列动物中,身体呈左右对称的是( )
    A . 水螅 B . 海葵 C . 涡虫 D . 水母
  • 7. 学校种植园中有一种细长的圆筒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
    A . 身体是否分节 B . 是否有肛门 C . 体内是否有脊柱 D . 身体是否呈两侧对称
  • 8. (2023七上·茂名月考) 蚯蚓下列身体结构特点及其作用或意义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身体前端有环带——灵敏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B . 体壁分泌黏液,且密布毛细血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C . 身体腹面有许多刚毛——配合体壁发达的肌肉使身体蠕动 D .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
  • 9. 取健康状况、大小相同的甲、乙两条蚯蚓,将甲放在湿润的土壤上,乙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观察二者的运动情况。下面关于运动较快的蚯蚓及运动较快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乙快:土壤表面粗糙,蚯蚓运动时阻力大 B . 乙快: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C . 甲快:蚯蚓不能在土壤外的地方爬行 D . 甲快:玻璃板光滑,刚毛不易固定
  • 10. (2023八上·盐田期末)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会对人体造成营养不良、消化道紊乱等。下列预防蛔虫病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 注意个人卫生,不喝不洁净的水 B . 粪便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再作肥料 C . 水果和蔬菜都要洗干净后再食用 D . 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蛔虫病
  • 11. (2023八上·佛山期末) 蚯蚓一般生活在土壤中,但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原因是(   )
    A . 爬出地面晒太阳 B . 爬到地面上呼吸 C . 寻找同伴进行繁殖活动 D . 土壤水分不足,及时喝水
  • 12. (2023八上·花都期末) 钩虫、蛔虫、线虫、蛲虫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结构特点与肠道寄生虫适于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
    A . 体表有角质层 B . 消化管结构简单 C . 身体呈圆柱形 D . 生殖器官发达
  • 13. 昆虫是唯一能在空中飞行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属于这一类动物的是( )
    A . 蝙蝠 B . 大雁 C . D . 鸵鸟
  • 14. 小名同学在校园内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动物。该动物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 有翅,会飞 B . 体表有外骨骼 C . 背侧没有脊柱 D . 身体分节
  • 15. (2023八上·罗湖期末) 下列诗句所描述的动物中,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
    A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B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D . 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 16. 一市民买了2.5千克河蚌,在其中一只河蚌内剖出了12颗大小不同的珍珠,让大家啧啧称奇。河蚌中可产生珍珠的结构是( )
    A . 贝壳 B . C . 外套膜 D . 入水管
  • 17. (2023八上·佛山期末) 2022年7月,俄罗斯南部爆发蝗灾,玉米受灾严重,元凶如图,关于蝗虫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蝗虫具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B . 蝗虫具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属于昆虫 C . 蝗虫的足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D . 蝗虫体表有气门,是它的呼吸器官
  • 18. 下列关于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牡蛎、扇贝等可以食用 B . 软体动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 . 螺壳和珍珠可作为装饰品 D . 石决明、海螵鞘可以作为药材
  • 19. 关于软体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 B . 河蚌、章鱼是软体动物 C . 软体动物全部都有贝壳保护 D . 大多数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
  • 20. (2023八下·普宁期中) 我们去菜市场买鱼时,在鱼堆中,判断鱼新鲜的诀窍是(    )
    A . 鳞片是否完整 B . 体表是否湿润 C . 体表是否无伤 D . 鳃丝颜色是否鲜红
  • 21. (2023八上·佛山期末) 海马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因头部与马相似而得名,全身无鳞,有脊柱,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根此判断海马是(   )
    A . 软体动物 B . 两栖动物 C . 鱼类 D . 哺乳动物
  • 22. 为了研究鱼鳍的作用,李明用妈妈买来的鲫鱼进行实验他剪掉鲫鱼的胸鳍和腹鳍之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 身体或左或右翻转不能自控 B . 在遇到障碍物时能快速停下来 C . 不能向上游动,越动越下沉 D . 身体不能向前游动,不能转弯
  • 23. 我国鱼类资源相当丰富,以下关于鱼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四大家鱼是指带鱼、鲤鱼、黄鱼、鲫鱼 B . 鲸鱼属于鱼类 C . 鱼类的体温是恒定的 D . 鱼体表粘液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 24. (2023八上·西安期末) 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鱼不断地由口吞入水,这是鱼在呼吸 B .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 血液流过鳃时,与水发生气体交换 D . 与①处相比,图中②处的水中氧气增多
  • 25. (2022八上·福田期中) 下列不属于鱼适于水中生活特点的是(  )
    A .   身体呈流线型 B . 体内有脊柱 C . 用鳃呼吸 D . 有鳍协调游泳
  • 26. (2023八上·东台月考) 有人观察到鱼在水中游泳时,虽然视力不好,但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 )
    A . 嗅觉在起作用 B . 听觉在起作用 C . 视觉在起作用 D . 侧线在起作用
  • 2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对青蛙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作了生动的描述。然而现在许多稻田里已经听不到蛙声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过度使用农药破坏了青蛙的栖息环境 B . 青蛙由水陆两栖进化成为完全的陆生生活 C . 人类大量捕杀和食用野生青蛙 D . 水域污染影响了青蛙种群的繁殖
  • 28. (2023八上·罗湖期末) 壁虎的皮肤干燥,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 . 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 . 自由运动 C . 接受阳光照射 D . 在空气中呼吸
  • 29. (2017八下·桑植期中) 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特点是(   )
    A . 用肺呼吸 B . 能在陆地上爬行 C . 体表被毛 D . 体内受精
  • 30. (2022八上·光明期中)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展示了地球上曾经盛极一时的恐龙。推测恐龙不具备的特征是(   )
    A . 卵生,卵外有壳 B . 有发达的肺进行呼吸 C .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 D . 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40分)
  • 31.  下图是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水螅身体呈对称,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
    2. (2) [①]是,水螅用它来探寻和捕获猎物
    3. (3) 食物在[⑤]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②]排出.
    4. (4) 水螅主要通过出芽方式进行生殖,[⑥]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
  • 32. 为探究水的温度对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一个探究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温度与鱼鳃盖运动的关系记录表

    统计水温

    每分钟鳃盖运动次数(次)

    第1次

    第1次

    第1次

    平均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号鱼

    2号鱼

    3号鱼

    15℃

    33

    32

    31

    34

    31

    32

    34

    30

    33

    32

    20℃

    76

    45

    63

    65

    53

    62

    69

    47

    61

    60

    25℃

    132

    112

    109

    122

    110

    107

    127

    109

    111

    115

    30℃

    198

    187

    190

    192

    185

    179

    197

    183

    172

    187

    1. (1) 鱼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可作出假设: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
    2. (2) 在实验中,该兴趣小组选用的1号、2号和3号鱼的品种和大小须(选填“相同”或“不同”)。
    3. (3) 鱼是用呼吸的。实验中,该兴趣小组通过记录鱼每分钟运动的次数来观察鱼的呼吸频率。
    4.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水的温度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水的温度越高,鱼的呼吸频率越
  • 33.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海岸带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海岸带盐沼湿地有藻类、浮游植物等,还生活着虾、蟹、鱼、龟、蛇、鸟等动物,以及人工养殖的蛏、蛤等贝类。

    1. (1) 资料中能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的生物是
    2. (2) 蛏、蛤等贝类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动物。
    3. (3) 虾、蟹等节肢动物体表有坚硬的起保护作用。
    4. (4) 鱼、龟、鸟的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5. (5) 过度开发会破坏海岸带盐沼湿地,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 34. (2022八上·光明期中) 综合运用

    我国生物种类丰富,但有些生物的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如大鲵、中华鲟、扬子鳄等动物,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我国为了保护这些动物,把它们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 回答问题。 

    1. (1) 扬子鳄的卵外有 使卵能在陆地环境中发育。
    2. (2) 图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它的幼体用呼吸
    3. (3) 图中3种动物,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是
    4. (4) 保护濒危动物,人人有责。请结合自己的日常行为,写出一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