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常识...

更新时间:2023-10-25 浏览次数:4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九上·福田开学考) 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B . 该书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书中通过描写范进中举前后地位及众人对他的态度的变化,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C . 严贡生是以一个厚颜无耻、巧取豪夺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其最传神的就是“云糕片”事件。 D . 书中不仅有对儒林丑态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王冕、匡超人、杜少卿是不慕荣利的典型代表。
  • 2. (2023九上·抚州月考) 班级举办名著交流会,以下发言同学对相关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长妈妈怂恿孩子们吃冰,教唆作者偷母亲的首饰卖钱,并散布流言。 B . 《海底两万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 C . 《红星照耀中国》: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科普性作品。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饱受病痛折磨的保尔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保尔的内心是脆弱的,几近自我毁灭。
  • 3. (2023九上·龙江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句“千里共婵娟”“呼作白玉盘”中的“婵娟”“玉盘”都是月亮的别称。 B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礼记》合称为“四书”。 C .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D . 雨果,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 4. (2023九上·青岛月考)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谪守”指因罪被贬谪流放,出任外官。“迁客”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B . 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中秋所作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词的目的是思念弟弟子由。 C . “庆历四年”“崇祯五年”中的“庆历”“崇祯”指的是皇帝的年号,运用了年号纪年法;“丙辰中秋”中的“丙辰”运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D . 欧阳修,字乐天,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5. (2022九上·黄岛期中) 下列对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每更约两小时。 B . “谪”意为获罪流放,“左迁”则指官员升迁。 C . 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 .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樽”,盛酒的器具。
  • 6. (2022九上·广州期末) 下列有关《水浒传》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典雅、含蓄、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B . 梁山经历了王伦、晁盖、宋江三任寨主,鲁智深火并王伦,尊晁盖为首。 C . 《水浒传》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如武松有武艺高强,仗义疏财的一面,也有嗜杀成性,滥杀无辜的一面。 D . 人物的绰号往往能体现人物的特点,如“鼓上蚤”时迁轻功了得,“小李广”花荣射箭极准,“神行太保”公孙胜八百里朝去暮还。
二、填空题
  • 7. (2023九上·山东月考)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祖籍太原的宋代书法家、画家米芾曾称誉交城县卦山,为“第一山”。这里呈现的就是米带的书法作品,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作出最适当的评价。

    A.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B.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粗细均匀,讲求对称

    C.此作品为草书,笔法苍劲,龙飞风舞,一气呵成

    D.此作品为行书,风神洒落,行云流水,易于辨识

  • 8. (2023九上·灵丘月考) 感受中华古典文化之美,发掘激励人心的力量。课堂上,九年级一班的同学围绕主题“壮怀•自强”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面对人生曲折.我们要自强不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小宇:自强,就应有欧阳修那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①”的洒脱不羁。

    小文:自强,就应有李白那种“②,③”(《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

    小美:自强,就应有刘禹锡那种“④,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豁达乐观。

    主持人:奋斗新征程、担当新作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青春的梦想。

    小德:青春的我们,要像范仲淹那样,拥有“⑥,⑦”(《岳阳楼记》)的高尚情操。

    小智:青春的我们,要像韩愈那样,面对贬谪,仍心怀“⑧,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报国之志。

    小慧:青春的我们,还应有“⑨,⑩”(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时代担当。

  • 9. 名著考察请将空白处补充上。 

     艾青(1910—1996)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是。20世纪30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的诗歌《》。 

三、默写
  • 10.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 (2)   ,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3. (3) 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4. (4)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5)  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6. (6)  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7. (7)   ,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8. (8)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9. (9)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10. (10)  相同的风景,在不同人的眼里也会有不一样的心境和感悟。同样是夜晚,苏轼借眼前的月亮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  ”(《水调歌头》);而王湾却由眼前之景领悟出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  ,  。”(《次北固山下》)
  • 11. (2023九上·海安月考) 用课文原句填空。

    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不仅让人感受自然之美,而且能获得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力量。刘禹锡一路颠沛之后眼中风景依然是“,病树前头万木春”;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告诉我们坦荡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张岱借童子之言“”展现自己惆怅中保有的清高自赏、超凡脱俗;(作者)的“”启示我们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无论处于何种困境,我们都应学习范仲淹的不忘初心,执着坚守,始终拥有“”的家国情怀。

  • 12. 请将以下空缺处填写完整。 

     学校语文学科周举行了“品读经典诗文”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精彩纷呈。初三年级小深同学撰写了一篇心得体会,节选文段如下: 

     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很容易被打动,因为经典诗文,能够把那些复杂的情绪描绘得贴切动人。①“,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这是豪迈洒脱的抗争;②“,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达观开阔的胸襟;③“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这是美好真挚的祝愿;④“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这是至死不渝的爱情。 

     经典诗文还可以把人类幽微的情感表达得简练精致。⑤“”(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人溯古思今,用两位先哲的遭遇表达身世之感;⑥“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⑦“,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让我们惊叹;⑧“树绕村庄,。倚东风,”(秦观《行香子》),词人运用纯熟的白描手法,描绘的田园春景图,意趣盎然。 

     读书不觉已秋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愿我们多从古典诗文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让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传承不息。 

  • 13. (2023九上·普宁月考) 默写古诗文。
    1. (1) 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其一)》)
    2. (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3. (3)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4) 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5. (5) 欲为圣明除弊事, !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6) 《道德经》中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能几于道”,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能润生命,亦能养德悟道。请你写出九上第三单元中含有“水”字的一句古诗词
    7. (7) 在古诗词中,月亮,一般指思乡,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  ”;杨柳,因“柳”与“留”谐音,一般指离别,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 ,何人不起故园情”;子规,象征凄惨的氛围,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闻道龙标过五溪”等。
  • 14.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1) 少壮不努力,。(《长歌行》)
    2. (2) 与君离别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4)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5. (5)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6. (6) 送别诗的魅力有时表现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两句诗,就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深情。
  • 15. (2023九上·山东月考) 理解性默写。
    1. (1) 露从今夜白,
    2. (2)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3) 《行路难》(其一)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 ,
    4. (4) 《湖心亭看雪》中以舟子的话结尾 ,具有画龙点晴,深化意境 的作用的句子是:
    5. (5)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
    6. (6)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 16. (2022九上·麻章期末) 默写古诗文。
    1. (1)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 (2)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4. (4)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5. (5) 舟子喃喃曰:“。”(张岱《湖心亭看雪》)
    6. (6) 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17. 默写。
    1. (1) 读古诗文,不但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表达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理想,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表达了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关雎》中“”形象而集中地体现了男子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2. (2)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景象;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两句生动地写出了溪流的曲折悠远。
  • 18. 古诗文默写。 
    1. (1) 寄书长不达,。(杜甫《月夜忆舍弟》) 
    2. (2)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3) 《行路难》中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 
    4. (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5. (5)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用《岳阳楼记》的原句回答。) 
    6. (6) 写出古诗词中带有“雪”字的连续两句。 
  • 19. 阅读下面文字,运用所积累的古诗文填空。

    古代诗文万卷,字里行间多有“家国”二字。多一些“家国情怀”,就会多一些崇高和大气。“家国情怀”是范仲淹心怀天下,情系苍生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李白被赐金放还,不减出世之志的“长风破浪会有时,。”是刘禹锡仕宦沉浮,尽显豁达襟怀的“,病树前头万木春。”是苏轼仕途失意,但依然对美好生活表达祝愿“但愿人长久,。”是杜甫的以幻作真,主观情感投射到对故乡深切的思念:“,月是故乡明。”是韩愈的不辞衰老,不惜残年,为国除弊的坚决:“欲为圣明除弊事,。”

  • 20. (2022九上·郑州期中) 刘勰《文心雕龙》中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学习古诗,我们也常常通过各种意象体察作者情感。请按照要求,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意象

    古诗文名句

    欧阳修言在此而意在彼,借品酒来传达真正志趣:“①,②”。(《醉翁亭记》)

    杜甫通过月亮用“露从今夜白,③”(《月夜忆舍弟》)来表达对家乡的真切思念;苏轼也借月怀人,用“但愿人长久,④”(《水调歌头》)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李白用渡河、登山来比喻自己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理想:”⑤,⑥”(《行路难》);刘长卿来到湘水之滨,望水慨叹“⑦,⑧”(《长沙过贾谊宅》)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

  • 21. (2022九上·黄岛期中) 按提示默写诗文。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暗示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回归之后生疏,有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是:∶

    ②《长沙过贾谊宅》中渲染贾谊故宅萧条冷落,抒发了作者惆怅、伤感之情的诗句是: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 22. (2023九上·鱼台月考) 名句默写。
    1. (1)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2. (2)  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3. (3)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4)  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的诗句是:
    5. (5) 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

      的旷达胸襟。(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四、语言表达
  • 23. (2023九上·普宁月考)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各题。
    1. (1) 某班为了分享名著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准备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四位同学按要求初步确定了演讲稿的标题,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 伟人和英雄都有可亲可爱的一面——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B . 散发着浓浓“京味儿”的语言——《骆驼祥子》语言特点探究 C . 鲁迅最富生活情趣的一组散文——读《朝花夕拾》有感 D . 博学多才、冲动鲁莽的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人物形象探究
    2. (2) 学校“读书会”举办“青春书海第一帆”名著推介活动。你作为社团负责人,建议他们先阅读下面的哪一部名著。请你参考示例,结合阅读体验,简述推荐理由。

      A.《艾青诗选》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我推荐先阅读《朝花夕拾》。因为这部书写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书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和藤野先生方正,博学、严谨,就像我们的初中老师令人尊敬;雪地捕鸟、养隐鼠等情节,读起来童趣盎然,让我们觉得读经典作品并不困难;同时,从书中还能学到不少写人记事的方法,对初中阶段的写作十分有帮助。

五、名著导读
  • 24. (2023九上·福田开学考)  阅读名著《水浒传》,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下诗句是从书中摘录出来的,请写出相关的情节。                                         

      A.“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B.“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A.描写的相关的情节是 

      B.描写的相关的情节是  

    2. (2)  在班级开展的“水浒交流会”上,小鹏同学把林冲在电视剧和原著中的结局进行了对比:                                                                   

      电视剧

      《水浒传》原著

      《新水浒传》中,宋江为招安大事,放走奸贼高俅,林冲气急吐血坠马。宋江等人离开梁山赴京面圣的时候,林冲郁郁而终。

      《水浒传》第75回,面对因招安而“大喜”的宋江,林冲只是冷冷地说:“朝廷中贵官来时,有多少装么,中间未必是好事。”梁山招安以后,奉旨讨伐四寇,林冲杀敌无数、屡建功勋,病故后被朝廷封为“忠武郎”。

      根据你的阅读体会,你觉得同学们会更喜欢哪种结局呢?请说说理由。

  • 25. (2022九上·麻章期末)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远志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他平时也喜欢练练书法。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学校近期举办了书法大赛,远志也写了一首古诗参赛,请你把它完整规范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2. (2) 任务二:远志对诗歌的体裁理解不透,有时往往混淆在一起,他需要你帮忙。下列诗歌与图中古诗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月夜忆舍弟》(杜甫) B . 《水调歌头》(苏轼) C . 《商山早行》(温庭筠) D . 《无题》(李商隐)
    3. (3) 任务三:远志在阅读中发现《水浒传》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你完成探究任务。(6分)                                                                                                                                                                                                 

      人物

      故事

      酒与故事的关系

      探究发现

      鲁达

      大闹五台山

      通过对这几个经典片段的探究,发现小说写“酒”作用是:③

      杨志

      误失生辰纲

      酒误好汉差

      武松

      景阳冈打虎

      宋江

      浔阳楼题反诗

      酒添好汉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