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1-09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 1. 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盖(xī)   草(cōng)   胆(qiè)  解(pōu) B . (suǐ)   地(mò)    迫(qiǎng)  正(dìng) C . 见(piē)   决(chù)   执(niù)   分(mì) D . (fú)   首(qiáo)   魁(wú)    瓦(lèng)
  • 2. 下列每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 积蓄   背迫   租房   纠缠 B . 邀请   打扰   拒决   签字 C . 订正   宁可   妄想   沦陷
  • 3. (《竹节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统领全文。 B . 全文围绕“迷”这个词展开。 C . 竹节人受到老师的喜爱,说明老师让自己玩有私心。 D . “大步流星、怒气冲冲”,表现了老师威严的形象。
  • 4. 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教学的过程来说,         学什么,教的人         要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把知识教给学生。         好的老师总是在开始的时候,         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         能越学越有信心。

    A . 尽管  总  所以  才 B . 不管  总   因此    就   才  C . 无论  只  因此  就 D . 不论  只   所以    才   就
  • 5. 中医四诊指的是(    )
    A . 望、闻、问、切 B . 说、学、逗、唱 C . 唱、念、做、打
  • 6. 看我写得多漂亮!                                                                                                                                         
     

     

     

     

     

     

       

     

     

     

     

     

     
     

     

     

     

     

     

       

     

     

     

     

     

     
  • 7. 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卜(luò luó) 

      

     

     发(chóu cóu) 

      

     

     湿(zhān zān) 

      

     

    尿布(liàng liàn)

      

  • 8. 读拼音,写汉字。 
    1. (1) 一pī日kòu向晋察jì根据地进犯,虽然六班的战士没有tǎn克,当就剩一颗手liú弹的时候,战士们用石头zá向敌人,最后英勇地跳下山yá
    2. (2) 亲qi家的哥哥拿着皮biān就像草原上的英雄,这不,又教小朋友们摔起jiāo来。看他那shú练的动作还真像那么回事。
  • 9. 读《秋天》根据原文填空。 
    1. (1) 秋风如同的梳子,把田野梳得;秋光发亮的汗珠,在田野闪耀。 
    2. (2) 走在秋天,头顶有的阳光照耀;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秋天会向我们微笑。 
  • 10. 根据积累与理解填空。
    1. (1) 何当金络脑,
    2. (2) ,忠言逆耳利于行。
    3. (3) ,事非经过不知难。
    4. (4) 《石灰吟》中借石灰来赞颂人的精神品质的诗句是:
    5. (5) 《竹石》中表现在艰难境遇中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精神的诗句是:
  • 11. 按要求写句子 
    1. (1) 水渐渐升高,到了人们的腰间。(改为拟人句) 
    2. (2) 桑娜问渔夫知道吗?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为直接引语) 
    3. (3) “我们俩更亲近了。我随时都可以到他那里去,坐在盛满破烂的箱子上,毫不受阻挡地观察他熔铅,烧铜,把铁片烧红,用小锤在砧子上捶打……他老是把东西拿到天平上称,往杯子里倒各种液体。” 

       此段文字选自高尔基的《》,文中的“他”是。高尔基三部曲另外两部是《在人间》和《》。 

    4. (4) 仿照划线语句,发挥联想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打开春天的大门,桃花睁开眼睛,羞涩地笑起来了;打开夏天的大门,青蛙举着荷叶伞,跳出来了;打开秋天的大门,;打开冬天的大门,。 

    5. (5) 桑娜的五个孩子没有鞋穿,冬夏,光着脚跑来跑去。(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二、阅读(33分) 
  • 1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下面是四川地区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调查结果。(箭头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调查项目

    升降幅度

    检测项目

    升降幅度

    身高

    肺活量

    ↓↓↓

    体重

    视力

    ↓↓↓

    胸围

    男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材料二:据媒体报道,某中学新生入学军训,有53%的新生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某班进行站姿训练,不到15分钟,全班50人竟有5人晕倒。

    材料三:四川地区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地区全面启动。

    1. (1) 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我区青少年体质状况有什么特点?
    2. (2) “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3. (3) 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 13. 课外阅读。 

     蝙 蝠 

     我们常常会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种在天空中飞翔的类似鸟的动物。它们一边飞,一边还发出吱吱的叫声。这就是蝙蝠。 

     蝙蝠外形丑陋(lóu),颜色褐黑,头部很像老鼠。身上有四肢,却不怎么会走路。更奇特的是,它不像鸟类那样产卵孵化成幼鸟,而是胎生。生下来的幼蝙蝠吃母乳长大。因此它是世界上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其貌不扬,但心地善良,是人类的好朋友。 

     蝙蝠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的能力叫人惊叹。一只蝙蝠在一昼夜能吃3000多只害虫。由此看来,蝙蝠是对人类极有益处的动物。 

     蝙蝠视力很差,但是在将要碰到物体时就会改变飞行的方向,绝不与任何物体相撞。这是因为它能用超声波定位。蝙蝠的这种奇特现象使它身价百倍,成为现代仿生学研究的对象。 

    1.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类(sì shì) 

       

        

       

       哺(rǔ lǔ) 

       

        

       

       食(pǔ bǔ) 

       

        

       

       处(yì yí) 

       

        

    2.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 众多—— 

    3. (3) 第3自然段在结构上属于段,起到了的作用。 
    4. (4) 第4自然段作者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蝙蝠有的能力。 
    5. (5) 短文第2自然段中说蝙蝠“奇特”指的是什么?第5自然段说蝙蝠“奇特”指的又是什么?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6. (6) 为什么说蝙蝠是人类的好朋友? 

       

  •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②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③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 

     ④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⑤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⑥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你想得出来! 

     ⑦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 , 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这钱是你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⑧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我有的只是自责。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我们走吧。” 

     ⑨母亲说:“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⑩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你要身份证干嘛?” 

     ⑪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 

     ⑫“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⑬“一起?我?一个老太太?” 

     ⑭我坚定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这回轮到母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了,喃喃自语:“出国?出国旅游?”眼角流露出光彩…… 

    1. (1) 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 (2) 第②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把办法写出来? 
    3. (3) 第⑦段中加点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 
    4. (4)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请你列举两处,并说说其作用。 
三、书面表达。(30分) 
  • 15. 书面表达。

    题目:我战胜了____________

    提示: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写“困难”“胆小”“懒惰”“依赖”等。②重点写清楚你战胜的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