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0-24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yǒng péng pài的海浪不断卷来,浪涛声透过máo wū    _的fèng xì传进来,mí méng的yān wù里,面容shòu xuē的他,目光hún zhuó、神情jǔ sàng,tuí rán    _地坐在那里。

  • 2. 下面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五音:羽、宫、角、徵、商 B . 五行:金、木、水、火、土 C . 五官:眼、耳、口、鼻、手 D . 五谷:稻、麦、黍、菽、稷
  • 3. 《宿建德江》中,孟浩然这样描写月夜景色:“。”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却以“”写月夜景色。同是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情感却截然不同,前者写诗人的“”,后者写诗人的“”。
  • 4. 诸葛亮的“鞠射尽瘁,”和曹植的“捐躯赴国难,”都表现出精忠报国的思想。这样的语句还有的“位卑”。
  • 5. 刘禹锡《浪淘沙(其一)》中“”写出了黄河磅礴的气势;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则表现了江南春色的秀美。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 6. 课内选文考查。

    穷人(节选)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 (1) 对于文中加点字“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 B . 这个词表现出渔夫对妻子桑娜的责怪 C . 从这个词可以看出渔夫一家生活的艰辛 D . 这个词表现出渔夫对糟糕生活的抱怨
    2. (2) “桑娜沉默了。”对于这里的“沉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她只顾害怕了,担心会被丈夫打骂,不收接着把事情讲下去 B . 她替西蒙感到悲伤,又担忧两个孩子的命运,还担心丈夫的责怪,不知怎么办才好 C . 她为西蒙的死状吓坏了,以至于因为害怕而说不出话 D . 她很生气渔夫没有及时回来,以沉默来表示对渔夫的不满
    3. (3) 听到渔夫的催促,桑娜“坐着一动不动”。请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此时她心里会想 
  • 7. 共读书目考查。

    阅读材料一:

        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太阳才一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大路上,偶尔有人走过,都是匆匆的样子,仿佛在这种阳光下一旦呆久了,就会被烧着似的。会游泳与不会游泳的孩子,都被这难忍的爽炎热逼进了河里。因此,河上到处是喧闹声。

        桑桑已在水中泡了好几个钟头了,现在他先到岸上来吃个香瓜,打算吃完了再接着下河去,他坐在门坎上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母亲拿了根藤条抽打着挂满了一院子的棉被与棉衣。他知道,这叫“曝伏”,就是在最炎热的伏天里将棉被棉衣拿到太阳光下来晒,只要晒上那么一天,就可以一直到冬天也不会发霉。母亲回屋去了。桑桑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这个念头缠住了他。

    阅读材料二:

        桑桑带着柳柳来到城墙下时,已近黄昏。桑桑仰望着这堵高得似乎要碰到了天的城墙,心里很激动。他要带着柳柳沿着台阶登到城墙顶上,但柳柳走不动了。他让柳柳坐在了台阶上,然后脱掉了柳柳脚上的鞋。他看到柳柳的脚板底打了两个豆粒大的血泡。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

        柳柳不肯。因为母亲几次对她说,哥哥病了,不能让哥哥用力气。

        但桑桑硬把柳柳拉到了背上。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去,过不一会,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他额上(流 滚)____了下来。

        柳柳用胳膊搂着哥哥的脖子,她觉得哥哥的脖子里尽是汗水,就挣扎着要下来。但桑桑紧紧地搂着她的腿不让她下来。

        那首无词歌的旋律在他脑海里盘旋着,嘴一张,就(流 滚)____了出来:

     咿呀……,

     咿呀……呀,

     唯呀……哟,

     哟哟、哟哟……,

     咿呀咿呀哟……

        登完一百多级台阶,桑桑终于将柳柳背到了城墙顶上。

        往外看,是大河、是无边无际的田野;往里看,是无穷无尽的房屋,是大大小小的街。

        城墙顶上有那么大的风,却吹不干桑桑的汗。他把脑袋伏在城墙的空隙里,一边让自己休息,一边望着远方: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

        柳柳往里看看,往外看看,看得很欢喜,可总不敢离开桑桑。

        太阳终于落尽。

    1. (1) 联系上下文,在材料二的横线上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2. (2)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材料二选自《草房子》中“药寮(liáo)”一章,主要讲桑桑生病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②《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

      ③材料一后面的情节里,桑桑在伏天穿上了棉袄,因为他不想让戴帽子的秃鹤抢他的风头。

      ④《草房子》讲述了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这些孩子们成长的幸福历程。

    3. (3)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一第一段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 . 这段话按照太阳、植物、人的顺序,每部分都运用生动的比喻来突显天气的炎热 B . “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这句话形象地写出这热来得极其迅猛 C . “天地间仿佛变得火光闪闪”夸张地写出了植物被炙烤燃烧的可怕景象 D . “逼进了河里”,一个“逼”字写出了热的难忍以及孩子们无奈而难过的样子 E . 这段话的环境描写与下段中桑桑母亲“曝伏”的描写都是为后文桑桑的突发奇想做铺垫
    4. (4)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二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这句话写出了城墙很高,站在城墙上可以看到城墙内外的不同景 B . “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大大小小”写出了柳柳眼中这个世界的广阔与丰富多彩 C . 这处环境描写不仅表现桑桑完成了对妹妹的承诺,更衬托出桑桑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充满眷恋 D . 这句话表现出桑桑畅快无比的心情,站在城墙顶,他感到很自豪
    5. (5) 材料一最后说“这个念头缠住了他”,这个念头指的是什么?从“缠”这个词里,让你感受到桑桑是怎样一个孩子?
    6. (6) “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这处环境描写衬托出桑桑怎样的心情?如果此时细马或者纸月,或者书中某个小伙作在他的身边,他(她)会怎样安慰桑桑呢?请以其中一个小伙伴的口吻,概括并结合这个小伙伴的经历,写几句宽慰桑桑的话。
  • 8. 课外选文阅读。

    阅读材料一:

     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

    ——宋代高承《事物纪源》

    阅读材料二:

     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yīng),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jiàn)子终日绕身不堕(duò)。

    【注:“鞬”同“毽”。】

    ——清代翟灏《通俗编》

    阅读材料三:

        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钱(制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鹅毛管不易得,把鸡毛直接缝在毽托上,把鸡毛根部用线缠缚结实,使之向上直挺,较之插于鹅毛管中者踢起来尤为得劲。鸡毛须是公鸡毛,用母鸡毛做毽子的必遭人笑话,只有刚学踢毽子的小毛孩子才这么干。鸡毛只能用大尾巴之前那一部分,以够三寸为合格。鸡毛要“活”的,即从活公鸡的身上拔下来的,这样的鸡毛,用手抹煞几下,往墙上一贴,可以粘住不掉。死鸡毛粘不住。后来我明白,大概活鸡毛经抹煞会产生静电。活鸡毛做的毽子毛茎柔软而有弹性,踢起来飘逸潇洒。死鸡毛做的毽子踢起来就发死发僵。鸡毛里讲究要“金绒帚子白绒哨子”,即从五彩大公鸡身上拔下来的,毛末端乌黑闪金光,下面的绒毛雪白。次一等的是芦花鸡毛,赭(zhě)石(暗棕色)的、土黄的,就更差了。我们那里养公鸡的人家很多,入了冬,快腌风鸡了,这时正是公鸡肥壮,羽毛丰满的时候,孩子们早就“贼”上谁家的鸡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里面都有一两只足以自豪的毽子。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一只“金绒帚子白绒哨子”,放在桌上看看,也是挺美的。

        我们那里毽子的踢法很复杂,花样很多。有小五套,中五套,大五套。小五套是“扬、拐、尖、托、笃”,是用右脚的不同部位踢的。中五套是“偷、跳、舞、环、踩”,也是用右脚踢,用以左脚作不同的姿势配合。大五套则是同时运用两脚踢,分“对,岔、绕、掼(guàn)、挝(zhuā)”。

    ——现代汪曾祺《踢毽子》(节选)

    1. (1) 三段阅读材料中,既写到毽子制作,又写到踢法的是(    )。
      A . 阅读材料一和阅读材料二 B . 阅读材料一和阅读材料三 C . 阅读材料二和阅读材料三 D . 三段阅读材料都是
    2. (2) 根据阅读材料,制作一只毽子需要的必备材料是 和 
    3. (3) 根据上面阅读材料,下面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多选)
      A . 踢毽子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 B . 从古至今,毽子的踢法花样都很多 C . 踢毽子时可以用到身体的不同部位 D . 制作毽子必须用活公鸡的羽毛
    4. (4) 联系上下文,阅读材料三划线句子中的“贼”能否换成“看”?请说明理由。
    5. (5) “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做毽子的“乐”有哪些?请结合阅读材料至少列举出两个方面。
    6. (6) 结合阅读材料三,请用第一人称“我”,以作者的口吻介绍一只令他自豪的毽子。
三、表达运用(共30分)
  • 9. 习作题。在故事和小说中,环境和人物的行为总是密切相关的。请你来创作一个与环境有关的探险故事,可以从以下地点中选择一处作为故事的发生地(也可以自己想象一个地点),并从下面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作为伙伴,同时再带上一个自己的好朋友,和他们一起去探险吧!

    地点:

    ①丛林:这是一片位于热带的原始丛林,全年高温多雨。丛林中随处可见各种危险的生物。丛林中土著民很多,他们热情好客,有着极强的适应自然的生存本领。

    ②沙漠:这里昼夜温差极大,沙尘经常肆虐,流沙可以在几分钟内吞掉一匹骆驼。沙漠中有一处绿洲,经常有运送生活必需品的驼队往来这里。

    人物:

    ①思哲,男孩,12岁,体格健壮,野外生活经验丰富,性格开朗:喜欢单独行动,急躁,挑食。

    ②怡可,女孩,13岁,性格内向,不擅交流,动手能力强,乐于助人:胆小,极怕爬行动物

    要求:题目自拟:文中涉及班级、老师或同学的名字请用“×××”或健康的昵称代替;不少于450字;网络流行语言慎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