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完美测...

更新时间:2023-10-26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日要求)
  • 1. 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生物。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它是多细胞生物 B . 其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 C . 灯塔水母属于扁形动物 D . 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
  • 2. 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动物类群。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
    A . 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B . 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C . 身体有无分节 D . 体表有无外骨骼
  • 3. 秀丽隐杆线虫早已知晓“长生不老”的秘密,饥饿状态下可使细胞进入静止阶段,身体发育停滞从而抑制衰老。下列不属于秀丽隐杆线虫特征的是( )
    A . 寄生生活 B . 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C . 无脊椎动物 D . 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
  • 4. 下列不属于蛔虫、线虫主要特征的是( )
    A .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 . 体表有角质层 C . 有口有肛门 D . 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 5. 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其中分类中的湿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骨头等,可引入蚯蚓进行处理净化。下列不属于蚯蚓可用于处理湿垃圾原因的是( )
    A . 蚯蚓能以湿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富含养分 B . 蚯蚓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C . 蚯蚓可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能在湿垃圾中生活 D . 蚯蚓肠璧具有较发达的肌肉,消化能力较强
  • 6. 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使身体运动更加灵活 B . 靠刚毛或疣足完成运动 C . 身体有口有肛门,食物山口进入,食物残流由川门排出体外 D . 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 7. 下列各种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动物

    特征

    A

    珊瑚虫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

    蛔虫

    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

    血吸虫

    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D

    螨虫

    体表有坚固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A . A B . B C . C D . D
  • 9. 图中所示动物拥有罕见的分支状身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内的消化管、神经、血管等结构都会在身体分叉处形成分支。消化管前端有口,分支末端长着肛门。该动物属于( )

    A . 环节动物 B . 节肢动物 C . 线形动物 D . 扁形动物
  • 10. 十一黄金周,小明随父母到海鲜市场购物,他看到了许多种类的海洋动物,并一一对父母进行了介绍。下而是他的部分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 虾和蟹的身体都分节、有外骨骼 B . 河蚌和缢蛏都用鳃呼吸 C . 甲鱼俗称鳖,体表覆盖角质的甲 D . 章鱼是常见的海洋鱼类
  • 11. 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活动范围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 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B . 有翅能飞 C . 具有二对足,尤其是跳跃足 D . 头部长有多种感觉器官
  • 12. 果蝇是经典的实验材料,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与这种小小的昆虫分不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果蝇的头部有单眼、复眼、触角各一对、口器一个 B . 果蝇的胸部有二对翅,适于飞行 C . 果蝇的身体表面没有被覆外骨骼,皮肤容易受伤 D . 果蝇的胸部有二对足,适于跳跃
  • 13. 下列有关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B . 鸟的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这些特点都与飞行相适应 C . 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D . 蝗虫有三对足、两对翅,善于跳跃、适于飞行
  • 14. 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组是真正的鱼(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金鱼    ④章鱼    ⑤鲈鱼    ⑥鲨鱼    ⑦鲸鱼    ⑧海马

    A . ②④⑤⑦ B . ①②⑤⑧ C . ③⑤⑥⑧ D . ③④⑥⑦
  • 15. (2017八上·南山期中) 我国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生物种类繁多.有关下列四种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剑尖枪乌贼身体柔软,是软体动物 B . 细点圆趾蟹具有保护内部器官的甲 C . 巴浪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同时张合 D . 黑脚信天翁体内的气囊可辅助呼吸
  • 16. 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菜青虫对农作物危害很大。它们分别属于( )
    A .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 B .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 C . 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D . 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 17. 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 青蛙体表没有覆盖物,失水较快 B . 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 C . 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 . 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
  • 18. 下列关于动物类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有口无肛门 B .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体都分节 C . 两栖动物少数能完全在陆地上生活 D . 鸟类体温恒定
  • 19. 下列哪项不是青蛙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
    A . 用肺呼吸,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B . 有鼓膜感知声波 C . 用四肢爬行或跳跃运动 D . 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 20. 蜥蝎能够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 B . 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C . 肺较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D . 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 21. 我国某地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A . 青蛙 B . 老鹰 C . 老虎 D . 乌龟
  • 22.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下列关于布谷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气囊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B . 骨骼轻、薄、长骨中空 C . 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 D . 体温恒定
  • 23. 如图是狼和兔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①是门齿 B . 甲是兔的牙齿,乙是狼的牙齿 C . 甲中有①的分化与植性生活相适应 D . 牙齿的分化增强了动物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 24. 鼠在十二属相中排在了第一位。下列对鼠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体表被毛    d.变温动物    e.牙齿分化    f.体内有膈

    A . Abede B . abedf C . acdef D . abcef
  • 25. 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临朐虹鳟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与其水中生活相适应 B . 蟾蜍皮肤湿润裸露辅助呼吸,与其水陆两栖生活相适应 C . 寿光大鸡虽飞行能力不强,但仍保留着双重呼吸的特点 D . 大熊猫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体温不恒定,牙齿分化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 26. 下面是部分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从形态方面看:甲的身体星对称,无前后、左右、背腹之分;其它三种动物的身体都呈对称,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
    2. (2) 从结构方面看:乙与甲相比,有专门消化食物的[];丙和丁有排出食物残渣的肛门,但丁与生活相适应,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生殖器官发达。
    3. (3) 从生理方面看:甲能靠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一[]铺助捕食、防御敌害;乙可利用能伸出口外的[3]捕获食物。
  • 27. 蝗虫是一类危害玉米、高粱、水稻等农作物的农业害虫,如图尼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图(去掉部分翅),其中①、②、③表示身体结构,Ⅰ、Ⅱ.Ⅲ表示身体分部,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内填序号,____上填结构名称)

    1. (1) 蝗虫的头部的视觉器官是靠着它蝗虫可以看到玉米等植物;蝗虫的口器适于暴食农作物,危害很大。
    2. (2) 蝗虫食量大,繁殖能力强,危害很大,灭蝗要尽可能在蝗虫的期进行。
    3. (3) 小明将蝗虫的头没入水中发现蝗虫依然存活,但将蝗虫胸腹部没人水中,蝗虫很快死亡,这是因为水堵住了蝗虫气管在体表的开口[],导致蝗虫无法进行气体交换。
  • 28. 下面是田野里常见的几种动物,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没有
    2. (2) C类动物只靠呼吸就能满足体内氧气的需求了。
    3. (3) D类动物的身体呈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有利于飞行。
    4. (4) E类动物的牙齿出现了,从而提高了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能力。
  • 29. 春末夏初,在雨后的地面上有时会发现蠕动的蚯蚓。如图是在“观察蚯蚓l”的实验时所观察到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

    1. (1) 观察蚯蚓时,应经常往其体表滴水,目的是保证它能够正常的进行;观察时还会发现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这一特点对其生活的意义是:
    2. (2) 图中标号①是蚯蚓身体的(选填“前"或“后")端。如果用手触摸蚯蚓身体的腹面,会发现有许多被称为刚毛的结构,它们能增加蚯蚓运动时,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3. (3) 为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我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设计完成实验:第一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