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培优卷】第五单元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人教版生物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3-10-15 浏览次数:3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2·怀化) 在细菌和真菌培养过程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此过程相当于以下哪个步骤(   )
    A . 制作培养基 B . 消毒 C . 恒温培养 D . 接种
  • 2. (2022七下·济南开学考) 市售的塑料杯装酸奶,从外观看,哪个最可能是变质的(  )
    A . B . C . D .
  • 3. (2023八上·柳州期末) 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大蒜和生姜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生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强 B . 大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强 C . 大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生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强 D . 大蒜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比生姜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强
  • 4. (2023八上·罗湖期末) 为探究多雨季节与脏衣服长霉的关系,一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实验材料

    一小块干净的布

    一小块干净的布

    一小块脏布

    一小块脏布

    环境条件

    湿润

    干燥

    湿润

    干燥

    实验结果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发霉

    A . 1号与3号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B . 4号的实验结果预测为脏布没有发霉 C . 2号与3号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D . 1号与3号的环境条件模拟的是多雨季节
  • 5. (2023八上·潮安期末) 勤洗手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某洗手液上标注“有效抑制细菌”,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进行验证,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设置了对照实验,方案严谨科学 B . 实验前配制的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要进行高温灭菌 C . 洗手后按指印的操作步骤相当于接种 D . 按指印后,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 6. (2023八上·鞍山期末) 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变量是面包 B . 最先长出霉菌的是①号面包 C . 该实验说明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D . 由结果可推断低温和干燥利于食品保存
  • 7. (2023八上·常平镇期末) 某兴趣小组用同一种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和乳酸菌,并于温暖处静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下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培液中缺少( )

    A . 有机物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无机盐
  • 8. (2022八上·高州月考) 某实验小组探究大蒜和生姜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抑菌圈越小,代表抑菌效果越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菌种

    蔬菜汁

    抑菌圈大小(直径,单位:厘米)

    圈1

    圈2

    平均值

    1

    大肠杆菌

    大蒜汁

    1.70

    1.66

    1.68

    2

    生姜汁

    0.00

    0.00

    0.00

    3

    枯草芽孢杆菌

    大蒜汁

    1.14

    1.30

    1.22

    4

    生姜汁

    0.71

    0.75

    0.73

    A . 1、2组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蔬菜汁 B . 由实验数据可知,生姜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效果 C . 由实验数据可知,大蒜的抑菌效果强于生姜 D . 1组和3组不能组成一组对照实验
  • 9. (2023·襄阳模拟) 下列有关菌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 B . 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形成,大小一致 C . 菌落是肉眼可见的细菌或真菌集合体 D . 可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 10. (2023八上·花都期末) 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加盖后放置在不同温度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细胞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A . 培养基1号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造成的 B . 培养基1号和2号可看作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温度 C . 培养基3号全表面清晰是因为100℃下细菌被杀死了 D . 培养基1号中能观察到较大的青绿色、绒毛状的菌落
  • 11. (2022八上·茂南期末)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上大小差不多的馒头,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后进行培养。数日后观察馒头发霉情况记录如下:

    装置

    处理方法及培养环境

    实验现象

    不给馒头洒水,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没有发霉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上长满了霉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冰箱冷藏室(4℃)

    馒头没有发霉

    对上述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馒头为霉菌提供了有机物 B . 甲和丙装置形成对照,变量是水分 C . 实验现象说明: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D .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有什么影响,需要乙和丙做对照
  • 12. (2022八上·光明期中) 关于细菌、真菌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土壤、水、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B . 农贸市场内的空气中细菌、真菌的含量比通风的高山上要多 C . 冰箱内由于温度低,所以没有细菌和真菌 D . 靠近酒精灯火焰的周围可能没有细菌和真菌
  • 13. (2022·东莞模拟) 在表中所示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36小时后获得如下结果,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

    温度

    培养皿上的菌落数

    琼脂、糖类

    30℃

    35

    琼脂、糖类、维生素

    30℃

    250

    琼脂、维生素

    30℃

    1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

    150

    A . I和Ⅲ B . Ⅱ和Ⅲ C . I和Ⅱ D . Ⅱ和Ⅳ
  • 14. (2022·乌海模拟) 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4

    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全表面呈浑浊

    5

    接种细菌,并置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则呈浑浊

    A . 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B . 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 C . 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 D . 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 15.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下列关于图中菌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为细菌菌落,乙图为真菌菌落 B . 无法区分图中是否为真菌菌落或细菌菌落 C . 菌落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D . 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可以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大小和颜色等得出
二、判断题
  • 16. (2020八上·宁德期末) 为了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某研究小组在无菌固体培养基上均匀涂抹被检测的细菌,放置浸泡不同液体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圆形滤纸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判断。

    1. (1) 培养基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2. (2) 抗生素b对该细菌的抑制效果更明显。
    3. (3) 丙滤纸片浸泡无菌水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4. (4) 培养基表面涂抹被检测细菌的过程相当于接种。
三、实验探究题
  • 17. (2023·惠东模拟) 手机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手机依赖症”。由于人的手经常接触手机,手机表面温暖、潮湿,非常适合细菌的生长。《Live Science》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最近国内微博、微信又对此大量传播。央视和北京卫视通过某科研单位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编号

    培养基组分

    蛋白胨、NaCl、蔗糖、水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水

    1. (1) 央视和北京卫视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法。培养基上生长的有多种形态,说明附着在手机上的细菌有多种。
    2. (2) 该实验需选用培养基(填“甲或乙”),原因是可以使培养基凝固,以便观察实验结果。
    3. (3) 如图,在固定面积用无菌棉签取样,制成细菌悬液,然后取该悬液在培养基上涂抹,这个步骤即为,该步骤前需要采用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4. (4) 两电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但实验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你认为两电视台可以如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 (5) 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手机上的细菌数目如此之多,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启示:。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手机依赖症”,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