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阶段训练...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高二上·大理开学考) 读下图,据此可知,当时( )

    A . 区域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 B . 战争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C . 游牧与农耕文明融合加速 D . 区域性大国间冲突加剧
  • 2. 西汉时期,武帝以景帝第九子身份继位,昭帝是武帝的幼子,宣帝是昭帝的侄孙,哀帝、平帝都是元帝的庶孙;东汉时期,大多数皇帝不是嫡长子,安帝、质帝、桓帝、灵帝都出自诸侯。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
    A . 政局不稳影响皇位更替 B . 嫡长子继承制遭到废止 C . 各地王国力量日趋强大 D . 儒家思想的地位被削弱
  • 3. 西晋政府规定官员应按品级占田:“其官员品第一至于九等,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同时,还规定了编户民所占土地的数量“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等。这一土地制度( )
    A . 加剧了土地兼并的发展 B . 以重建小农经济为目的 C . 推动九品中正制的形成 D .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
  • 4. 下表是唐代部分年份科举考试内容变化情况:这反映了( )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

    明经科考试加试《老子》策两条,进士加试帖三条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玄宗御注《老子》成;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两条策,加《老子》策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

    “令习《老子》、《庄子》”等,“每年准明经例考试”

    唐大历十一年(776年)

    将从明经派生出来的道举和进士、明经并列

    表1

    A . 道家思想影响扩大 B . 科举考试形式不断完善 C . 儒道文化融合明显 D . 宗教与政治已紧密结合
  • 5. 《宋神宗实录》初编于哲宗元祐年间,书中大量采用了司马光《日记》;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又因所谓神宗末年的“宜仁谤史”涉及孟太后及高宗继位正当性的书写问题,再次重修。这种现象表明( )
    A . 实录作为信史记述非常审慎 B . 历史叙述随研究深入更完善 C . 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D . 原始史料能准确地再现历史
  • 6. 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封授制度,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各自的地方。清朝赐封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规定辖区及权限,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乾隆皇帝时提高驻藏大臣地位,西藏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这表明中央政府( )
    A . 坚持僧俗结合的行政方式 B . 对西藏的管理趋于严密 C . 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D . 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
  • 7. 鸦片战争期间,清宗室耆英在奉天部署海防,提出“严守口岸”“以守为战”的战略防御措施;鸦片战争之后,耆英在江南整军经武,提出“水陆并重”“改革水师定制”“师夷长技”等海防思想。上述材料说明( )
    A . 鸦片战争推动晚清制度变革 B . 近代海防观念已初步显现 C . 清廷军事装备深受西方影响 D . 派国防实践成效显著
  • 8.  1908年,清政府批准邮传部右侍郎盛宣怀的奏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与萍乡煤矿合并扩充为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发行股票,此后公司多次发行股票。该股票的发行( )

    A . 改变了洋务企业的性质 B . 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局 C . 有利于该企业的持续发展 D . 开辟民办企业发展新途径
  • 9.  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颁布婚姻条例,明确规定男女婚姻应遵循个人自由意志原则。此后,边区各县解除婚约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如下表:这主要体现出陕甘宁边区( )

    年份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件数

    70

    77

    125

    242

    203

    173

    133

    A . 民众权利意识加强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 C . 民事判决更加合理 D . 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提高
  • 10.  1959年春天,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南屏镇的容国团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夺得新中国在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其照片登上《人民画报》封面(见图3)。周总理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视为1959年两件大喜事,将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乒乓球热随之迅速风靡全国。( )

     《人民画报》1959年6月1日(11)封面容国团夺冠

    A . 反映群众性体育运动水平提高 B . 使乒乓球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项目 C . 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展现了新中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 11. 罗马帝国前期,盛行于希腊化世界的叙利亚和亚历山太里亚的吹制玻璃技术传到了意大利坎帕尼亚地区,当地生产出上色和雕花的玻璃器皿,并逐渐发展为帝国工艺生产的中心。这表明( )
    A . 罗马注重继承希腊文化 B . 跨区交往促进文化交融 C . 贵族需求刺激工艺创新 D . 行省制度推动技术传播
  • 12. (2023高二上·宜春开学考) 1297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欧洲大陆北部筹划反法联盟。部分英国贵族拒绝应召服役及缴纳赋税,并集结大量军事力量对抗王室,王室被迫妥协,反对派贵族进而要求王室承诺此次征税不会成为先例,再次强调征税的“公议许可”原则等。这一事件( )
    A . 反映了英国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B . 标志“王在法下”原则的确立 C . 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意识形成 D . 加速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衰落
  • 13. 郑和下西洋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理论是中国传统的浑天说,浑天说所谓的球形大地,大半个在水中,小半个在水上。大航海时代的西欧航海家则确信地圆说。这使得哥伦布等人的航海( )
    A . 经济动因持续且强劲 B . 更加具有开创性色彩 C . 目标不明又非常危险 D . 规模空前和影响深远
  • 14. 以下为关于美国若干北方城市中黑人人口增长表这一状况( )

     

    1910年

    1920年

     

    北方城市

    人口

    占比

    人口

    占比

    增长百分比

    匹兹堡

    25623

    4.8%

    37725

    6.4%

    47.2%

    芝加哥

    44103

    2.0%

    109458

    4.1%

    148.2%

    底特律

    5741

    1.2%

    40838

    4.1%

    611.3%

    纽约

    91709

    1.9%

    152467

    2.7%

    66.3%

    A . 反映美国内战后南方经济的逐渐转型 B . 体现出美国种族矛盾的缓解 C . 主要受国际战争刺激美国经济的影响 D . 使美国黑人的法治意识增强
  • 15.  1939年春天,设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的馆长提交了年度报告。报告指出,1938—1939年是博物馆运作最好的一年,有超过45万的参观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思考如何应对未来战争,包括壕沟和防空洞的修建,应对毒气攻击的防御以及有效伪装的方法。这表明( )
    A . 绥靖政策已经丧失人心 B . 帝国战争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 C . 民众对战争的担忧加剧 D . 全民社会动员取得明显的成效
  • 16.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联邦德国对通讯、邮政、铁路等大型国有企业实行改组上市,并在保留政府控股权的前提下逐步减少政府的持股比例以推进私有化。这体现了( )
    A . 福利国家制度出现了危机 B .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C .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被放弃 D . 国家持续干预经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化快速发展,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治理方式逐渐式微,乡里制度逐步向地方基层政权转化。战国初期,由于郡县制度尚未形成,乡直接向国君负责。战国中后期,随着郡县在各诸侯国推行,国君开始将乡里制度移入县制内。至战国末年,逐渐将原来不同层级、不同名称的基层政权组织统一为以县统乡、以乡治里的两级制基层政权组织体系。

    ——摘编自孙平《我国古代农村三位一体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县始终是地方基本治理单位,历代王朝对百姓的控制主要通过县级政权展开,所谓“六部之事系于一人”。劝农桑被历代王朝列为县级政权的“百政之首”,不少县官在劝农桑方面尽职尽力。各类民、刑案件必须先赴县衙投诉,县衙不能无故拒绝受理。县级政权还负责捕盗和维持社会治安,战时守卫本土。历代县衙还是国家赋税的直接征收者。历代统治者还把县级学校当作县政和基层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赵秀玲著《中国乡里制度》

    材料三

    柳宗元指出:“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乡里虽属地缘性的社区组织,但乡里之中相当多部分是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血缘群体,由于宗族内部的贫富分化,族长常常兼宗法地主和乡里头目于一身。他们把官府赋予的行政权力与自身的族权结合起来。他们秉承官府的政令,负责乡民的教化、户籍、赋税、力役、缉盗等事宜,还代表乡民与官府交涉有关事情。乡里保甲组织还有以礼俗乡约教化民众的职能。因乡规乡约多由乡民讨论制定,比较结合本地实际,且寓官府政令于教化之中,容易增强乡民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等著《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乡里治理方式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三,简述县的治理与乡里自治的区别和联系。
  • 18.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拉丁美洲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成立了“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办公室”,协同其他政府和私人团体,利用广播、出版印刷和电影等宣传媒介,在拉美国家进行文化宣传活动,并对纳粹的宣传活动予以反击。美国对拉美的文化外交,促进了美国文化外交手段中文化宣传政策和文化交流政策的结合。

    ——摘编自郑欣然《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文化外交》

    材料二

    在拉丁美洲地区,美国学校起步比较早,影响深远。美国学校是美国全球布局的一支“隐性”力量,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些美国学校早期主要是由美国的教会组织、在拉美的美国商业企业或社会团体等创建。一个目的是为暂时居住在拉丁美洲的美国青少年儿童提供一个与美国国内教育水平相匹敌的教育项目。另一个目标是使拉丁美洲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国家继续学习英语,同时要求艾掌握的英语知识和使用英语的能力达到在美国上大学或生活所需的双语能力。

    ——摘编自王金兰《二战后美国在拉美开办美国学校的背景及特点分析》

    材料三

    在文化上,为了与前苏联宣传抗衡以及消除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在巴西的文化影响,美国的公共信息、文化交流和教育援助项目等有效地促进了美国文化价值观、思想、标准和生活方式在巴西的广泛传播。美国政府在战后初期采取了各种措施试图让巴西按照美国确定好的方向发展,致使巴西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拉美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是“有形”的,见效快,但很容易导致变化也快,甚至是“可逆转”的。而文化的影响却是“无形”的,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会大大有助于文化输出国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

    ——摘编自王晓德《美国“文化帝国主义”与拉丁美洲》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拉美独立后推行的主要外交政策,并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时期美国对拉美开展文化外交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在拉美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影响。
  •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国外著作传入中国的概况

    1605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开始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名著《几何原本》,至1606年共译出《几何原本》前六卷。

    1841年

    林则徐委托袁德辉根据1836年伦敦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翻译成《四洲志》,是第一部介绍西方各国地理知识的译著。

    1896年

    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经济学名著《原富》(《国富论》)。

    1898年

    上海同文书局出版卢梭著《社会契约论》的第一个中译本《民约通义》,宾告了卢梭学说在晚清传播过程中译本时期的开始。

    1899年

    王寿昌口述、林纡执笔翻译出版小仲马著《巴黎茶花女遗事》(《茶花女》)。

    1913年

    清末魏易翻译的《元代客卿马哥博罗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由正蒙印书局出版。

    1919年

    马君武从1902年开始翻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至1919年才正式出版。

    1920年

    陈望道根据日译本和英译本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印刷出版,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全译本。

    1929年至1937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万有文库》,包含《汉译世界名著初集》一百种和《汉译世界名著二集》一百五十种。

    1942年

    梅益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新知书店支持下,于1942年翻译出版了苏联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73年

    李启斌翻译哥白尼著《天体运行论》,内容包括《天体运行论》六卷集的序言和第一卷。

    1981年

    至今

    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近850种。

    ——摘编自赵稀方《翻译与现代中国》等

    从材料中概括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安东尼·吉登斯在他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中指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是一种剧烈变化.即吉登斯所说的“现代社会制度从传统的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是断裂的”。这种“断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二是现代化变迁的范围;三是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即在旧秩序中无法简单找到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

    运用所学知识,在·夕外历史中各举一例,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赞成该观点或提出一个相反的观点,用史实阐述理由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