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10-17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语段横线上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前几日到乡下去看望年迈的祖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____;轻淡的,____,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 . ④① B . ②③ C . ②① D . ④③
  • 2. 下列名句默写错误的一项是( )
    A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B .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卢照邻《曲池荷》 C .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D .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小枝。—秦观《春日》
  •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观看了电影”长津湖”,我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那么伟大与可敬。 B .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 . 泰山精神大致可归纳为”会凌绝顶”的攀登意志、”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不让土壤”的博大胸怀、”捧日擎天”的光明追求、”国泰民安”的美好寄托这五个方面。 D . 红旗渠精神虽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但它未过时,在当代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使其放射出更灿烂的光芒。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彻底治理驾乘电动车不戴头盔的现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B . 不可否认,”泰山秀城”为推广和宣传泰山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C . 从9月20日起,东平县进入防汛战时状态,成立金山坝防汛指挥部,启动大汶河下游、东平湖二级湖堤防洪。 D . 我们阅读陈毅元帅的石刻”泰岳高耸万山丛”,能够感受到元帅的气概与泰山己浑然一体。
  • 5. 依据《每日一读》,下列对《月下独酌(其一)》(李白)的默写错误的一项是( )
    A . 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 B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D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6. 依据《每日一读》,下列对《论语》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子曰:”巧言另色,鲜矣仁。” B .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C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D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完,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再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 (1) 对文中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眺望”指从高处远望,而“望望”是指看看的意思。 B . “眺望”写出了五壮士虽身处绝境,却心系群众和部队的安危。 C . “望望”写出了五壮士虽被群敌围攻,却毫不畏惧的神情。 D . “眺望”和”望望”,两个词语意思差别不大,可以互换。
    2. (2) 对这几段文字的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几段文字写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被迫就义,令人无可奈何。 B . 这几段文字是情感的最高潮,将作者对五壮士的赞颂之情推向极点。 C . 这几段文字写出了五壮士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忠诚与留恋。 D . 这几段文字写出了五壮士对群众与部队成功转移的欣慰。
    3. (3) 对这一部分写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写五壮士高呼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 B . 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感人肺腑。 C . 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地写出五壮士对敌人的恨,对祖国与人民的爱。 D . 卒章显志,点明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不动摇,抗战必定胜利。
    4. (4) 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下列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他们喊出了普天下中国人的心声。 B . 因为这口号声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侵略者斗争到底的坚定决心。 C . 因为他们没有枪支弹药了,心理战是唯一能采用的战术。 D . 因为他们人虽然少,但喊出的口号很响亮。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③这次,我看到了草原。④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⑤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⑥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⑦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⑧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 (1) 上文的句序已被打乱,正确的顺序为( )
      A . ③⑥⑦①④⑤②⑧ B . ③⑥①⑦④②⑤⑧ C . ③⑥①⑦④⑤②⑧ D . ③⑥⑦①④②⑤⑧
    2. (2) 对“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一句运用到的修辞手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拟人 B . 比喻 C . 夸张 D . 对比
    3. (3) 下列选项是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一项是( )
      A .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B . 在这种境界里,连驶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C .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D .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4. (4) 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 B . “翠色欲流”是近镜头描写,化静为动,凸显草的色泽和生命。 C . “轻轻流入云际”是远镜头描写,写出了草原与长空相接、翠色千里的特点。 D .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流入云际”是说翠色流入云间,自相矛盾。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歌呈现了辽阔的千里江南春景图。 B . 诗歌中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C . 诗歌中有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D . 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明丽清新的江南景色。
    2.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歌中“千里”是虚指,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江南春景之盛,视野开阔。 B . 诗歌中“四百八十”则是实指,这些错落有致的寺院更增添了春景之绚丽多姿。 C . 《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 . 这首诗是写景抒怀之作,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3. (3) 下列对诗歌表达的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达了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B . 表达了回首往事时的亡国之痛。 C . 表达了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D . 表达了对亲人和对家乡的思念。
  • 10. 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或为加点汉字规范加注拼音。                                                        

    lóng

    zhuō

    xiāo

    黑魑

    热血

  • 11.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1) ①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狼牙山五壮士》)

      气壮山河:

      ②我醒来时,白昼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花之歌》)

      硕大无朋:

    2. (2) ①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自天涯。(《浪淘沙》)

      簸: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酒旗风。(《江南春》)

      郭:

  • 12.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春天,一滴水珠汇集不成辽阔的海洋。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 (1) 金沙水拍云崖暖,。(《七律•长征》)
    2. (2) 茅檐长扫净无苔,。(《书湖阳先生壁》)
    3. (3) 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师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式:同“轼”,车前横木,用作动词,指扶轼而听。②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③壹:确实。④男:当时称丈夫的父亲为男,即公公。⑤苛政:残暴的政令。⑥小子:古时长者称晚辈为小子。这里指孔子称他徒弟。⑦识(z hì):同”志”,记住。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使子路问之。使:

      。然:

      ③何为不也?去:

      ④苛政猛虎也。于: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②子之哭也,查似重有忧者。

    3. (3) 选文深刻揭露了什么现象?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拣麦穗

    张洁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对呀!”

     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长在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他把旱烟锅子朝鞋底上磕着:“娃呀,你太小哩。”

    “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

     听了他的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了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他又乐了。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个话,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次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有一年,过腊八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爱我呢?无非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生得及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吧?

     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选自《张洁文集》,有删改)

    1. (1) 简要概括卖灶糖老汉这个人物形象。
    2.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黄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3. (3) 文中两处提到一个小火柿子,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 (4) 请探究本文作者表现出的情感。
三、习作(50分)
  • 16. 请以“我要向大自然说声对不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规范,卷面干净: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代替,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