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开州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17 浏览次数:7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8分) 
  • 1.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堪称“军神”的刘伯承,bēn fù 朝鲜战场却长眠异国他乡的毛岸英,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方志敏……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造就了zhǎn xīn 的祖国。我们青少年不能甘于píng yōng ,成天过着yǎng zūn chǔ yōu 的生活,到头来毁了自己的一生。 

  • 2.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澈(dēng chéng)  

     
     

     黄澄(dēng chéng)  

     
     

     生(jiān jiàn)  

     
     

     督(jiān jiàn)  

     
     

     弱(bó báo)  

     
     

     饼(bó báo)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 3. 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 . (zhǐ) 妒嫉 跃跃欲试 B . (gōng) 矛盾 情不自禁 C . (bó) 牲蓄 喜不自胜 D . (hùi) 簇拥 肃然起敬
  • 4. 小刚在学习“出谋划策”时,不知道“谋”的意思。通过查字典,他找到了“谋”字的三种意思。(见图)在这个词中,“谋”应该是第(  )种意思。 
    谋 móu ①计划,计策,主意:有勇无~。②设法寻求:~职。为人同~幸福。③商议:不~而合。
    A . B . C .
  • 5. 下面加点词语、名言警句或歇后语使用有误的是(  ) 
    A . 明明在爷爷七十大寿时,写了书法作品“福如东海迎古稀 , 寿比南山至期颐”送给他。 B . 哥哥今年十五岁,年方及笄 , 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 C . 看到兄弟二人热心帮助盲人,爸爸高兴地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D . 你这答案牛唇对不上马嘴,这真是马背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这学期,课外阅读对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②我们阅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
    ③大量的阅读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④我们班还被学校评为“课外阅读先进班级”的光荣称号。 

    A . B . C . D .
  • 7. 下列句中使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 . 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C . 居住在繁华都市,我却不时想起家乡那朴素的小院,想起院中那棵大榆树。 D . 在外品过不少山珍,却无论如何也忘不了母亲做的那一桌普通的家常菜。
  •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煮酒论英雄、火烧赤壁、千里走单骑……我们都能在《三国演义》中读到。 B .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这个回目写到了孙悟空、猪八戒与牛魔王斗法的精彩情形。 C .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武松醉打蒋门神……《水浒传》中到处都是英雄的豪情壮志。 D .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关羽。
三、基础(15分) 
  • 9. 词句段运用。 
    1. (1) 注意例句中带点的词语,照样子,补充“动静结合”的语句。 

       例: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的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 

        大雨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 

    2. (2) 读例句,体会人物的内心,再根据提示,照样子写一写。 

       例: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回想自己的童趣生活,仿照例句写一写“期待落空”时失落或者“梦想成真”时欢喜的情形,注意用上动作、语言或神态等描写方法。 

        

    3. (3) 读例句,体会先概括后举例的表达方法,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例: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 

  • 10. 根据语境填空。 
    1. (1) 诗中有情,如“,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送别之情;诗中有趣,如“牧童归去横牛背,”的天真童趣;诗中有爱,如“临行密密缝,”的厚重母爱;诗中有志,如“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报国之志。 
    2. (2)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这首小诗中暗含的中国四大名著依次是《》《》《》《》。 
四、阅读理解(51分) 
  • 11. 阅读群文,完成练习。 

     汉字与书法 

     [材料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据考证,约在殷商后期,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秦朝时产生的小篆,差不多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几乎同时,还产生了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材料二]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演变发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不同字体各具美感,这是中国书法艺术赖以存在的基础。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的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的绵婉使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字体无不体现着线条的和谐之美。 

     [材料三]汉字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难怪中国人爱将“字画”连在一起,汉字本来就是可以入画的。 

     [材料四]以下是不同时期汉字书写的样式范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材料五]书法,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楷、行、草)的艺术。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国际艺苑上一直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结晶与象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书法艺术魅力的认识,书法越来越受重视。学习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提高其文化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1. (1) 阅读材料,按照汉字的演变过程,结合汉字特点,给下列选项排序。 

       

        

    2. (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楷书是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②中国书法字体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③楷书方正端庄,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  

    3. (3) 请仿照材料三中示例“‘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自选一个字或词语,写一写它们的“形”让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思。 
    4. (4) 班上不少同学认为学习书法没有用,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劝劝他们。 
    5. (5) 芳芳读完材料后,对楷书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请你根据学过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帮助她完成下列任务。 

       ①查找图书。下列不适合作为参考的是哪一本书? 

       A.颜真卿《颜勤礼碑》 

       B.王羲之《兰亭序》 

       C.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②网络搜索。上网搜集有关楷体书法资料,可以检索关键词:。 

       ③请教别人。她向教书法的王老师请教的问题:。 

  • 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帽计 

     长征期间,贺龙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敌军一面死死盯住不放,一面派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那时,正值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战士们虽然人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仍然热得汗流浃背。忽然,天空中传来了“嗡嗡嗡”的飞机声,敌机来了。贺龙同志命令全体战士到山林中隐蔽。敌机飞了一圈,没有发现可疑迹象,便摇头摆尾地离开了。战士们刚要起身赶路,侦察员前来报告:“后面有一个团的敌军赶上来了。”贺龙同志听了,点了点头,只是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队伍翻过了一座大山,眼前是一块平坦的山坡,贺龙同志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下了一道命令,要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这时正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的时候,战士们听到这道命令,都面面相觑,感到莫名其妙。战士们尽管有些想法,但军令如山。贺龙同志一声令下,战士们就把草帽统统扔在道旁,顿时道路两旁都是红军的草帽。①贺龙同志见了,哈哈一笑,命令部队迅速转移。 

     一个团的敌军从后面急急赶来。敌军都没有草帽,在酷热的太阳下,早已晒得人困马乏,眼冒金花,突然发现这个山坡上遍地都是红军扔掉的草帽,顿觉喜从天降,一窝蜂似的往前抢草帽。敌军军官认为红军是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就不去阻拦当兵的抢草帽。②这支敌军戴上红军扔下的草帽后,一个个眉开眼笑,背着枪追赶红军去了。这时,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这支敌军不以为意,想着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可敌机的驾驶员却不是这样想的。这些天他们天天飞呀,飞呀,到处寻找红军,连一点儿红军的影子都没看到,为此,他们没少挨长官骂。他们一看地上的军队都戴着草帽,草帽上都印有红五角星,顿时喜出望外。几架飞机像饿鹰抓小鸡一样地俯冲下来,对着这批“草帽”敌军一阵狂轰滥炸,机枪横扫,直打得这一个团的敌军官兵血肉横飞,叫苦连天,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红军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人人拍手叫绝,个个称赞贺龙同志的神机妙算。 

     (有删改)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①面面相觑: 

       ②丢盔弃甲: 

    2. (2) 默读文章,按照故事的线索和发展顺序,补充故事的主要内容。 

       贺龙命令战士扔草帽→ 

    3. (3) 阅读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想法。 

       第①处贺龙同志“哈哈一笑”,他心里想:。第②处敌军“眉开眼笑”,他们心里想:。 

    4. (4)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贺龙将军使用“草帽计”,他是怎么想的?请将他的思维过程梳理出来。 

       Ⅰ察天时: 

       Ⅱ观地利: 

       Ⅲ算人心:一是空中敌机驾驶员:;二是地上敌军:。 

       ②贺龙将军的办法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看法。 

        

    5. (5) 贺龙将军用智慧取胜,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习作表达(30分) 
  • 13. 习作。 

     题目:这件事了我 

     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教育、改变、感动、激励、影响”这五个词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围绕这一题目,写一篇习作。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当时“我”的表现写具体,并写出真情实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